再度当选日本首相后,石破茂前往秘鲁参加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PEC)。期间,中日领导人举行会谈,时间持续35分钟,涉及多个议题。那么,在与中方的会谈中,石破茂作出了怎样的表态?对此,中方又说了什么?
当地时间11月15日下午,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间隙,中国领导人与日本首相石破茂进行了会面。据悉,此次双方会谈持续35分钟,双方就中日关系发展方向达成一致,同意携手全面推动“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利关系,以及建立具有建设性和稳定的外交关系。
除此之外,日本长期以来一直想要的,这一次中方也终于给了。双方同意保持高层交往,用好经济、人文等领域高级别对话机制,尽快将关于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问题达成的共识转化为行动。
显而易见,中方对日本释放出了一些“善意”,反映出了中方希望通过沟通交流推动中日关系改善发展。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方会放宽对日本水产品的禁令,以及在日本核污水排海问题上“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中方此前就强调过,这些是基于日方遵守相关要求和标准的基础上进行的。
事实上,中方这一次对石破茂抛出“橄榄枝”,愿意与他商讨日方关切的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美国政府领导层的更迭有关。近段时间,随着特朗普胜选即将重返白宫,中美关系成为令人担忧的话题。然而,不容忽视的是,美日关系的变化或许也将变得十分严峻。
在上一个总统任期内,特朗普对日本的态度让人记忆犹新,首先是历史问题上的“仇视”。在谈论美日贸易逆差时,特朗普当着时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面,以“珍珠港事件”作为话题,批评日本的经济政策,并要求日本增加对美国牛肉和汽车的购买量,以缩小贸易逆差。
其次,特朗普在政策实施上,也表现出对日本的“轻视”或“忽视”。例如,他在第一个任期时,刚上任就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并且还要求日本增加同盟军费。可以说,特朗普对日本的这种态度,无疑给石破茂带来了压力。
尤其是在经贸领域,特朗普对日本的态度一直颇为强硬。日本方面不仅担心特朗普再次上台,会对所有进口自日本的商品征收10%至20%的关税,更担忧特朗普可能会推翻现有的国际经贸秩序。要知道,特朗普一直主张美国优先,对多边机制持消极态度,并已明确表示不支持拜登提出的“印太经济框架”。
从2023年日本的出口额来看,美国已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场,超越了中国。而日本的主要出口产品包括汽车、半导体制造设备和电子元件等。如果特朗普按照其施政承诺对这些进口商品加征额外关税,那么日本商品在美国市场的售价将大幅上涨,从而大幅降低其价格竞争力。
此外,特朗普的政策对日本汽车产业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直接出口。由于日本汽车制造商在墨西哥设有大量汽车工厂,这些工厂已成为对美出口的重要生产基地。丰田、日产、本田等公司生产的车辆中,有七到九成出口到美国。因此,如果特朗普对从墨西哥进口的汽车征收高达100%至200%的关税,将对日本各汽车公司造成巨大影响。
除此之外,石破茂本人的性格也可能对美日关系产生影响。毕竟,石破茂以坚持“独立自主”著称,他主张对《美日安全保障条约》进行修订,以纠正美日同盟中的“非对称性”,寻求在政治地位和军事地位上与美国“平起平坐”,这显然与特朗普的“美国优先”存在矛盾。
更有甚者,他还进一步提出,日本自卫队应驻扎于美属关岛,以此加强美日同盟的威慑效能,这种“反客为主”的要求,无疑将会受到普遍偏右翼的特朗普支持者们的抨击。或许是意识到,未来的美日关系可能不会太好,石破茂这一次也对中方作出保证,承诺在台湾问题上,日方坚守1972年日中联合声明的立场没有改变。事实证明,美国政府未来奉行“孤立主义”政策的趋势,对于中日等国而言不仅是挑战,也可能是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