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最近的一纸决定,让不少人直呼“这不是在开玩笑吧”。中国未来三年的会费比例从15%涨到了20%,每年多出16亿人民币的支出压力直接扑面而来,着实让人感觉被平地摔了一跤。更扎心的是,这事儿咱们还真没办法不认账,只能默默掏钱。可问题来了,为什么偏偏是我们?涨得这么猛,又凭什么呢?
事情得先从背景说起。去年12月24日,也就是圣诞节前一天,人家联合国第五委员会就聚在一起敲定了未来三年的会费分摊方案。这份新规则可谓让人大开眼界,中国贡献比例一路飙升到20%,而像日本这样的发达国家反倒享受降幅,从8%直接滑到6.9%。至于美国嘛,还是22%的老大哥地位稳如泰山,但有个很迷惑的现象——拖欠费用居然成了常态,却没人敢动它半根汗毛。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跟我一样纳闷,这到底是什么操作逻辑?
中方显然也对这个结果颇为不满,说白了,就是四个字:既不公平。我跟你说,为啥觉得亏?因为我们的经济虽然看上去挺牛气,总量摆在那里,可要一拆解,每个人均收入其实还远远比不上那些早已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小伙伴。一句话总结就是,我们才刚迈进发展的大门口,你咋就把我们当成顶级富豪使唤了呢?
再看看日本,不仅趁机削减自己的缴费比例,还甩出了理由,说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大、货币贬值严重,要是负担太重那真吃不消。而美国这边更绝,不但继续霸占头名交最多,还用实际行动告诉全世界:“别催我,我慢慢交。”这种“先消费后付款”的玩法,在普通人的生活里估计早被各种信用评级拉黑千百遍了,可放到国际舞台上却依旧潇洒自如。话说回来,如果换作你是负责财务预算的人,会不会偷偷翻几个白眼,然后忍住内心吐槽:这是怎么回事啊!
不过,对比之下,中国近年来在联合国缴费上的曲线简直堪称教科书式的斜率攀爬。从2013年的5.1%,逐渐往10%、15%冲刺,如今一下子跃到了20%。可以想象,再过几年,是不是连和美国肩并肩都指日可待?与此同时,日本则一路向下跌,从巅峰时的10%缩小到今天不到7%的水平。这种此消彼长之间,总给人一种味道复杂的情绪。
其实很多争议点都集中在一个核心矛盾上,那就是总收入和人均收入之间的不协调关系。按照联合国制定会费标准的方法,他们主要参考的是各成员国整体经济体量的数据,也就是说谁赚得多,就应该理所当然掏更多。然而,问题恰恰就在这里。如果单纯看总盘子,那么中国确实位列全球第二,仅次于老美。但如果切换视角,以14亿人口基数来计算的话,那平均下来,一些欧美国家随便找出来都是妥妥地碾压局面。这就好比同样是一桌饭,有的人吃鲍鱼喝红酒,有的人啃馒头配咸菜,可最后结账的时候,却要求大家按座位分摊费用……您品品,是不是有点哭笑不得?
还有一个更加隐蔽的问题叫“中国效应”,简单来说,就是由于我们体量够庞大,所以经常带动一些全球数据出现失真情况。例如在环境治理领域,因为中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大面积减少沙漠化区域,于是整个世界地图上的生态评价瞬间提高,看似所有人都获益,其实最大的功臣背后付出的代价只有自己最清楚。同样道理,用总收入评估支付能力,无疑将中国推向了承担超出本身发展阶段义务的位置,而这一切对于其他真正需要帮助的发展中小国家来说,也是某种程度的不公正。
可是话又说回来,多花钱难道真的一点好处没有吗?未必如此。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提升自身话语权和影响力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国际事务中增加参与感,并推动符合自己利益与价值观念的议程,本质上也是一种长期投资策略。当然,这里面少不了风险,比如有人可能利用这一点,把责任强加于你的同时,还顺势转移他们原本该承担的问题。但归根结底,当资金注入能够产生附加值甚至溢出效应时,多花的钱或许最终还能回流,为你赢得更多资源配置机会以及政治支持力度。
啥事也管不了,还好意思说要钱,玩去吧玩去吧玩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