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5636ee7cd892cf0cdeb38e4ff636ac3d.jpg)
很多事猜到了开端,猜不到结局;而有些事呢,根本也没有给你猜的时间,直接就进入到结局了。
没错,说的就是玉米。
春节长假刚刚过完,玉米市场就已经按捺不住了,喊涨之声遍地而起,直接把看涨的情绪推上了巅峰。
而助推看涨情绪的有多个因素:
比如,首先就是中储粮再次释放的增储消息。
这个消息有两个特征,一是扩大增储规模;二是长假还没放完呢,就发布了增储消息,而转天东北三省部分地区的具体增储的库点就马上公布了,速度可谓是迅雷不及掩耳。
又扩大增储,又这么时间紧迫,很难不让人浮想联翩。
所以,这也是玉米看涨的第一动力。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918229765fbb09ff92da4ae3bfb2e463.jpg)
而第二个动力则来自于中美互加关税引发的思考。
其实这个思考就有点多了,因为就当前情况来说,远不会波及到玉米,而且就算波及到玉米,影响也非常有限。
因为我国进口玉米已经呈下降趋势了,比如,去年我国进口玉米数量为1376万吨,同比下降了50%。
而根据国内需求来看,接下来对进口玉米的需求也会骤减,所以进口量也会进一步下滑。
另一方面,从进口玉米占比来看,美玉米占比连续缩小,巴西玉米占比持续增加,所以美玉米的波动对进口玉米的影响变得有限。
第三个助涨因素则是玉米的供需变化。
严格来说,年前玉米售粮进度过半,确实给年后减轻了不少压力,但是即便如此,考虑到质量问题,年后玉米的压力并不算小。
但是由于玉米一直处于谷底震荡状态,所以企业们也都不着急补库,多是维持刚需,因此年后必然有部分企业面临刚性补库的需求。
这部分需求叠加玉米供应压力减轻,以及中储粮急匆匆地增储,共同助推了玉米的看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cea1ec0034a6d3f550890d9459cb954b.jpg)
第三个因素还得得益于天气。
前面我们说了,年后玉米供应压力虽然相对减轻了,但是考虑到天气以及质量问题的话,压力依然不小。
但是妙就妙在,年后天气突然给力。
因为马上又有一波新的冷空气来袭,这意味着潮粮玉米暂时安全,不必着急卖粮。
同时这也是为什么深加工频频提价以后,玉米价格还没跌,原因很简单,因为上量还不够大,心态是一方面,天气则是另一方面。
所以,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年后的玉米就如离弦的箭一样,一发而不可收拾了。
但这肯定不会是持久了,因为玉米的市场条件并不能支撑。
虽然在深加工频繁提价下,玉米的上量依然有限,但这个有限显然是暂时的,只要天气条件好转,或者玉米价格涨到一定高度以后,上量必然再次汹涌。
所以,不必怀疑,玉米必然会再次走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5/55bd11b17d88a7ddb129e53dc5e957e1.jpg)
其次,如果仔细观察市场就会发现,增储是在东北三省地区,但是东北的玉米并不一定有多激动,反而华北激动得不得了。
为啥?
因为都在赌,赌年后玉米的最低点。
但是这个最低点是多少,那就是人人想法各异了。
东北不着急,是因为很多东北企业要等地趴粮,因为根据规律,地趴粮集中上市的时候也就是玉米的最低点。
而华北为啥这么激动呢?
因为年后开工,不少贸易商也开始为中转流通做打算了。
所以年后的玉米注定复杂,不仅复杂在不同地区情况各异,也复杂在不同地区买卖主体双方的心态也不一样。
所以,别着急,玉米的热闹才刚刚开始。
本文完,感谢阅读!随手点赞,给个支持。
进口玉米根本不算什么,进口转基因才是重点,如果不进口转基因,至少得一半土地种大豆,也就是玉米减产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