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古以来与中国的交往都非常密切,从唐朝时候开始就曾派遣使者到大唐来进行学习交流,宋朝、元朝和明朝时期日本都曾作为中国的藩属国对当时的朝廷进行纳贡。
大约是从明朝开始,日本逐渐不满自己“弹丸之地”的物资匮乏,总是寄希望于抢夺中国的物资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因此当时日本许多海盗集团时常侵扰着我国东南临海一带。
当时的明朝可谓是国力强势,但也被日寇给弄得慌了神,斥巨资在沿海地区建起巡防。是什么给了日本这样的底气呢?据说有一个中国商人给日方提供了枪支弹药,所以才让日本敢来进犯我国。
下海经商明嘉靖年间亚洲各国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进行着贸易往来,在此契机之下,沿海地区也开始滋生许多海盗。他们在海上横行霸道、肆意地掳掠过往的船只、杀人越货,使得人神共愤。
他们的行径给正常贸易的商人带来了巨大损失和威胁,明朝也曾组织人马前去讨伐,但对方的实力也不容小觑,几次都败下阵来。无奈之下,嘉靖帝只能宣布闭关锁国。
然而没想到即使是锁住国门的情况之下,也没能拦得住海外贸易市场的蓬勃发展。明的不行就来暗的,有些商人瞅准了这个商机,逐渐干起来走私的买卖,并且获利颇丰。
在这群走私的人当中,有一个是来自于安徽省的汪直。他从小就特别的聪明,在我们的惯性思维里总是觉得聪明的孩子应该好好学习、考取功名。
但是汪直却读书一点兴趣都没有,他更热衷于经商做生意。但一般的蝇头小利他又看不上,因为他发现了一个更加赚钱的门道,那就是走私货物到国外。
早期的时候汪直就从东南亚打开市场,那个地方的人非常贫穷,所以汪直走私的物品基本都是生活的必需品。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东西让汪直大发了一笔横财,也更加坚定了走私的心。
随着商业之路的拓宽,东南亚地区已经无法满足汪直的野心了,他将目光投到了日本。嘉靖十九年的时候,海上贸易的禁令开始有所松懈,汪直也看到了这个前往日本走私的契机。
他跟几位好友一起赴广东进行海外贸易,主要是购置一些硝黄丝棉等货物,然后销往日本和印度等地。当时这些东西都属于违禁品,不过在日本的当地却有着非常大的市场。
不久后汪直就在日本站稳了脚跟,并且还得到了战国大名松浦隆信的邀约,允许汪直在日本的平户岛和松浦津两个地方建立海上贸易的基地,而且松浦隆信还送了他一套豪华宅邸,让他常驻在此。
与明朝对抗汪直在日本建立了基地之后,其发展的脚步也逐渐加快,没过多久他就成为了海上贸易中的佼佼者。而且他也开始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舰队,然后一边开战贸易一边收割其他海盗集团。
有文献记载汪直的舰队是这样描述的:联舫120步,可容2000人,上可驰马。他不断地吞并那些活跃在江浙一带的海盗,形成了巨大的规模,然后自己组建成了亚洲大型的武装海商集团。
当时朝廷鉴于他的威慑力,曾多次出兵围剿,但都落了下风。后来地方官员开始默许这种走私行为之后,汪直与朝廷之间的关系有所缓和。而且鉴于贸易的长远考虑,汪直对朝廷还是抱着很大的期望。
那些年为了回报地方官的“默许”,汪直曾配合当地官府平定那些整天烧杀抢掠的海盗,而他的舰队也在此期间奠定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
但朝廷觉得他的威胁还未消除,于是在嘉靖三十二年的时候,朝廷委派俞大猷率军偷袭沥港围剿汪直。后来汪直带领自己的走私团队奋起反抗,但最终败下阵来,只能匆匆逃往日本。
这一战过后,汪直多年苦心经营的双屿沥港两大港口的成果付之一炬。虽然朝廷赶走了汪直,但是却种下了诸多恶果。一来是汪直彻底选择投靠日本人;二来是沿海一带再无和平的经商环境。
汪直逃到日本后,便长期以松浦为据点继续进行贸易。当时为了对抗明朝廷,汪直在这里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国号为宋,他也自称为徽王。他给手底下的人都封官授爵,看起来非常的正规。
在日本敛财汪直在经历过一场恶战之后,又迅速通过在日本的贸易渠道恢复了元气。当时的他几乎控制了整个亚洲地区的很多海上贸易要道,三十六个岛屿都是听从他的调遣。
而他做这一切都是要跟明朝廷谈条件,要求他们开放贸易港口。汪直当时看到中国已经卷入了“全球化”贸易的漩涡当中,是不能够独善其身的,而明朝的“闭关锁国”政策显然不合时宜。
唯有开放港口才能更好地促进贸易的发展,而朝廷也能提升自己的经济实力。那时候葡萄牙和西班牙等国在商人不断地涌入亚洲市场,他们带来很多火药和枪炮,想用来置换其他的物资。
日本当时一穷二白,非常希望自己的经济能够更上一层楼,所以汪直的到来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当他们看到葡萄牙人手上的枪炮时,更是羡慕不已,日本找到汪直做中间人购置一批武器装备。
汪直就用中国的丝茶瓷等东西去跟葡萄牙和西班牙人置换他们的枪炮,然后在将这些枪炮换取日本人手中的白银和粮食。正是由于这个交易,使得日本很快就成为了亚洲的军事强国。
在拿到先进的武器之后,日本又学习了西方的文化,此后他们便开始了对外扩张的步伐,首当其冲的就是离他们最近的朝鲜半岛。然而朝鲜半岛只是日本的垫脚石,他的目标是地大物博的中国。
不久之后日本就开始频繁地登陆我国沿海地区以及东北内陆地区,明朝廷为了抵御外敌几乎耗费了倾国之力,可以说如果没有汪直的话,那么日本就不会发展这么快。
而汪直也因为这件事情被中国人痛骂为“败类”,但是他却被日本人歌颂了数百年。在当今的松浦史料博物馆门前,他们给汪直立了一个不到一米高的铜像。
这个汪直的铜像没有任何表情,他身穿着明朝时期的服饰,左手拄着一把剑,右手举起来像是在打招呼。这个造型一直被中国网友吐槽“很奇葩”,不知道日本人想表达些什么。
汪直的结局也很凄惨,后期他接受了朝廷的招安政策,最后还是被处死了。但他生前一直不遗余力地让朝廷开通国门,据说是为了更多百姓谋福祉,因此他的功过在后世难以定论。
明朝的禁海确实是败笔,明末国内天灾不断,还不知道开海去找出路,亡国是必然的,那些东南大家族个个偷偷的出海经商,富的流油,国家却穷的揭不开锅!
汪直是海盗没错,尽管有大明海禁的原因。但汪直算不上败类,更不是汉奸,他不过是雇佣了很多日本人为其工作。现在纪念他的也多是其后代,他被杀后后代就定居日本了。他死后出了个比他更出名的海盗——郑芝龙,严格说来郑芝龙才算汉奸,他先被南明政权收编,但一看形势,就又投靠了满清。不过郑芝龙有个好儿子,接受南明政权册封,为汉族政权抵抗满清入侵。更由于赶跑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殖民者,成了民族英雄载入史册。
人才啊!如果任命他是明朝洋务大明朝会怎样。
自西汉初:日倭贼:即是东瀛出名的海盗!
不愧是汪[笑着哭]汪精卫也是亲日。狗也汪汪
还以为是鉴真和尚了
应以史为镜,不要学把自己玩儿死的大明
这还不是明朝关闭海贸的原因
汉奸,那还用问?什么难以定论。
所以汉奸最可恨,抓到汉奸一定要灭九族。
也是有本事的人!不是什么败类,别用现代的眼光去评价古人
很正常,我们反对的敌人必赞同,我们赞同的敌人必反对!
没有汪直也会有李直、陈直……
倭寇祭拜海盗头子不是理所当然[呲牙笑]
有个太监也叫汪直,跟这个什么关系?
可能对日本有利 谁对你有利 你肯定赞美[吐舌头咯][吐舌头咯][吐舌头咯][吐舌头咯][吐舌头咯]
东南省份江苏,安徽,浙江,福建自古以来就是汉奸叛徒的最大来源地
不懂历史别乱发
鬼子侵略鼻祖
都是人才[点赞][点赞]牛逼
日本一直不是中国的福 却经常成为中国的祸患 不该让它继续存在 除非 成为… 算了 我只选择灭之
汪直这个历史人物怎么定性有争议,绝对不是汉奸,当时日本内乱,他雇佣很多日本人充当打手,是日本人老板,大明错误海禁政策让正常海上贸易没法进行,海盗丛生,也可以说是海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