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沉淀,华夏文化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因而使得古文化古文字彰显出无穷的魅力。
这就带来今天的话题,我们常见的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个成语里面的三秋是不是三年?如果不是,那么这个三秋到底是代表着多长的时间?
再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古人不用三冬三夏,偏偏独钟三秋这个时间标志呢?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回到这个成语原本的语境中去,这样才能最大可能接近原创含义,也就能够探究三秋到底是多长时间。
其实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句话出自《诗经》关于采葛的一个章节,它的原文我们抄录于下: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很明显,通过原文的意境来看,这是一首有关采摘农作物的一段诗词,大概的意思是,彼时去采葛藤,需要等三个月的时间。
而要是采摘萧藤的话,需要三秋,这里的三秋到底指的是什么?我们先按下不提,继续往下看。
要是要采摘艾草的话,需要等三年。对于艾蒿来说,从下种到成熟,刚好是三年。
于是新的问题来了,从三个月到三秋然后是三年,这里有个时间段的顺序,也就是说,从三个月到三年,时间段貌似是递增的。
这岂不是说,三秋是介于三个月到三年之间的时间段,再进一步来说,我们之前认为三秋就是三年,显然是不合适的,因为古人不会把三年用两个称谓来表达。
这样一来,三秋显然要比三个月要长,但绝不会是三年,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之前关于三秋是三年的认识是错误的。
那么回到问题本身,这个三秋到底是多长的时间?大于三个月小于三年,这样模糊的界定似乎也交代不过去。
其实这是一首原生态的情诗,叙述的是少女去采葛藤,因为男主思念,仅仅是一天的时间,对于男主来说就像葛藤的生长期一样漫长,叫人急不可耐想见一面。
而我们经过史料查证,葛藤的生长期就是在三个月,这也就坐实了这首诗的意喻素材确有其事,也很切合诗意。
那么要是姑娘去采摘萧藤的话,如果姑娘一去不归,对于男主来说就更加难熬了,因为萧藤的成熟期更长,等待见面的时间几乎是遥遥无期。
但问题是,这个遥遥无期总归是有时间限制的。经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发现,古代的萧藤其实就是青蒿,而青蒿的开花采果期是九个月到十个月。
姑娘要是去采摘艾草的话,艾草的生长期恰好是三年,时间长了不好,时间短了难以入药。
于是一个时间序列跃然纸上,姑娘采摘葛藤,男主要等三个月,姑娘采摘萧藤也就是青蒿,男主要等三秋,要是采摘艾草,就要等三年。
那么这里的三秋到底指的什么?其实这里的三秋是一个时间的艺术表达,古人往往用秋来代表一个季度,三秋就是九个月。
这样一来时间界定就清晰起来,姑娘采摘葛藤,象征着男主眼巴巴要等三个月。姑娘采摘青蒿,男主就要等九个月,姑娘采摘艾草,男主就要期盼三年,才能一睹芳容。
问题似乎得到解决,三秋就是九个月。但随之又来新的疑问,为什么古人喜欢用秋来做计量单位,其实这也好理解,因为秋天代表着萧杀,是寄托思念最好的环境画面。
尤其是对于相思相恋的爱人来说,秋天更能衬托出一种思念的情愫,这种情愫放到冬天有些太过,放在夏天又不切合实际,于是只好用秋天的萧萧来加持情感。
当然还有人会问,为什么古人要用三这个词汇,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在国人的意境里,三是一切数字的基础和来源。
中国的道德经说的很明白,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更重要的是三五七九在意境中称其为阳数,三是起点一直到九为阳极,代表着事物发展的逻辑线。
结语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经过以上的分析推演,现在我们明白三秋不是常说的三年,而是九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