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演义中,虽然有像诸葛亮、司马懿这样一流的谋士,但实际上战场的情况是非常复杂的。因此,还有很多武将展现出了超凡的智慧。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有哪些武将不仅拥有强大的武力,还具备出色的策略才能呢?
在三国演义这本书里,常山赵子龙的名声简直是家喻户晓。他在长坂坡上七进七退,仅次于吕布,连刘备都对他的胆识赞不绝口。但是,赵云并不是那种莽撞的人,他的勇猛和智谋并存。在汉水之战中,他成功解救了黄忠,巧妙地运用了空营计引诱曹操前来进攻,接着四处设伏,最终攻占了曹操的营寨。而在诸葛亮首次北伐时,由于马谡的失误,街亭战败,各路军队都遭受了损失,唯独赵云所率领的部队安然无恙。
虽然张郃的战绩没有关羽那么惊人,但他在运筹帷幄和指挥战斗方面的水平绝对排得上号。尤其是在曹操投降后,张郃战功累累,将灵活用兵发挥到极致。可惜的是,公元231年,在追击诸葛亮撤退的过程中,他不幸被敌箭射中身亡,还是非常可惜的。
说到张飞,大家首先想到的是他勇猛无比的形象,还有他喜欢喝酒、莽撞鞭打士兵的一面。但是,在原著中,张飞其实经常展现出智慧的一面。面对强敌吕布这样的敌人,张飞知道先用言辞激怒对方,让他失去理智。尤其是在当阳桥头一声怒吼吓退曹兵之后,张飞就像被打通了天灵盖般,开窍不少。
说到关羽的武功,简直是个无敌存在。他能够与武艺最高的徐晃一较高下,更别提他那单刀赴会的英勇壮举了。刘备夺取了汉中后,关羽更是一路顺风顺水,巧妙运用围点打援的战术,吓得曹操想要迁都。无论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还是在历史上,关羽都是蜀汉一方最厉害的将领。可惜的是,他那自以为是的性格最终导致他失去了荆州。
提起武艺,魏延并不能算得上是个顶尖的猛将,个人战绩也没有特别出色。但是,五虎将逝世后,魏延成为蜀汉的首席先锋大将。魏延就像曹操麾下的曹仁一样,并没有特别突出的武力,但能够独当一面。自从魏延跟随刘备以来,积极参与南征北战,深受刘皇叔的器重。刘备第一次进入蜀地时,就带着魏延一同前往。攻下汉中后,其他将领都以为会让张飞镇守那里,然而刘备却选择了魏延。
说起江东12虎臣,其中最年轻的就是丁奉。他出身卑微,前期表现平平,不过是一个潜力待发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丁奉成为了东吴的重要人物。在曹丕攻打吴国的战役中,丁奉一箭准确地射中了张辽的腰部,导致张辽在撤退时因伤而死。而在东兴大捷中,丁奉冲在最前线,除掉了魏将韩综和桓嘉。后来的五年里,丁奉还计划了杀害孙綝的行动,为东吴扭转了危机。
说到用武之地,徐晃无疑是五虎将中最强悍的一位。不仅如此,在指挥士兵方面,他也是曹营诸将中的顶尖人物。特别是在面对关羽北伐的时候,其他曹营名将要么被关羽击败,要么不敢与关羽正面交锋,只有徐晃挺身而出解除了樊城之围,并连续攻破关羽的十重围墙,最终彻底击溃了关羽。
张辽是五虎将中最有名气的一个。他参加战斗的次数多的数不清,为曹魏立下了杰出的功勋。在第一次合肥战役中,张辽策划周详,成功地击杀了东吴的勇将太史慈,彻底摧毁了东吴的战斗力。而在逍遥津战役中,他率领八百勇士,战胜了十万敌军,令孙权吓得手足无措,就连江东的孩子们听到张辽的名字也吓得魂飞魄散。
邓艾在武艺方面与姜维不相上下,据说他曾经与三国时期的顶尖高手文鸯交手50回合。邓艾对兵法非常熟悉,在战斗中常常能够预测敌人的意图并主动掌握战局。多年来,他与姜维交战次数很多,胜负难以分晓。尽管在一次阵法的较量中输给了姜维,但并没有对曹魏的根本造成伤害。司马昭率军伐蜀时,邓艾冒险偷渡到阴平,最终借助天降神兵迫使刘禅投降。然而,最终邓艾还是因为姜维的计谋而丧命,这也是他被排在姜维之后的原因。
诸葛亮临终前将蜀汉托付给了姜维,后来姜维几乎成为了整个蜀汉的支撑。要不是有姜维的存在,蜀汉可能早就灭亡了。有人甚至说姜维在文治方面继承了诸葛亮,武功则继承了赵云,可见姜维的才华非凡。
或许没人想到,孙策竟然能成为第一。大家常说江东鼠辈,可这话是从孙权开始的。孙策开局的处境简直是低谷到了极点。虽然他出身于名门世家,但父亲离世早,家族势力早就土崩瓦解。他原以为多立功就能站稳脚跟,却发现老板根本不重视他。为了一点启动资金,他甚至不惜交出家传的玉玺。然而,就在这种困境下,他慢慢夺回了江东失地,重建了自己的势力。最终,在他有生之年,几乎实现了前几代人都未能实现的壮举。他拥有睿智的眼光、独到的谋略和无畏的勇气,可以说他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什么叫做小霸王。
胡打乱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