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00万套空置房?

翔哥说地产 2025-01-05 13:10:47

1

华尔街日报最近给中房空置率估了个数——5400万套。

国内机构根据七普数据的测算是20%,大概是6300万套——

这其中大部分的形成,都来自于2015-2017年的炒房热潮。

之前解释过,为什么宏观会“鼓励”当年的炒房,因为当时经济中“需求缩的厉害”,一方面是因为从人口红利中真正拿到分配优势的资本大举撤出(至少2万亿美元),另一方面是人口基本面拐点导致的经济降速恐慌。

你坐上时光机回到那个时点——很难不“默认”这种疯狂逆周期是“必须”的——群体效应导致的“迷信政策”。

但炒房+定向刺激的成本随后就出现了:

1、生育率比预期更快的下降,逆周期反而做空了长期经济因素;

2、房地产泡沫处于高位,居民部门债务触顶导致向上力量消失;

3、存量货币沉淀+空转,和存量空置房一起成为巨大的系统性隐患。

这就是政策的反噬。

近两年存量房挂牌市场一度高速供给,快速打压市场价向下,虽然很多都没有真的卖出去。

下降预期越发牢固,系统性风险就越大——严重打击居民账面财富,然后拖累消费信心。

2

然后口风就变成了现在的“托市”——本质是对上一轮泡沫逆周期的妥协。

仔细想一下,空置房代表什么?

其实就是结构性错配——即部分人获得了大量购买力(获得多余资产),而另一部分人反而相对减少了购买力(使得需求减弱)。

再想一下,为什么上一轮逆周期之前出现长时间需求紧缩?

因为人口红利期的利润,并没有让大部分居民部门匹配获得,反而把利润给了投机资本(以及背后主宰的神仙)大规模套现的机会。

也就是说,分配机制其实很多年前就错了。(见我扒一扒系列,90年代他们就建仓,和之后政策路径高度契合)

所以真正导致2021-2024房价下跌的,并不是经济学家口中的“刺激不够”,而是之前一次次逆周期导致的反噬效应。

这种反噬让总人口拐点比各路专家预计的时点,提前了7、8年。

让宏观债务指标恶化的速度,比90年代的日本更快速。

然而,我们现在又得面对新一轮的逆周期吹泡泡。

宏观的心里或许也很挣扎,因为教训就在眼前,相比于2015年,现在容纳成本的空间已经几乎归零。但不托,系统性风险——即之前自己亲手养大的怪物——就会立即将自己反噬。

站在这个角度,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当年日本的僵尸经济不立即出清,因为这需要勇气和魄力——把利润吐出来+接受数据卸妆。

3

我们都知道“杨贵妃和荔枝”的故事——有些人把它叙事得很浪漫,但它其实是个反面教材——为了搏她一笑,浪费了财政资源。

当然,荔枝并不会以一己之力摧毁唐朝财政,但仅是其中一面——且无法制约。

入不敷出怎么办?

唐玄宗身旁,有两大集团——

1)贤相集团:提倡宏观过紧日子,不增加税负;

2)聚敛集团:想方设法获取财政收入,维持扩张。

一开始,贤相集团占上风,但随着体系越来越庞大,开支实在无法缩减,玄宗就只能倒向了聚敛集团。

但民间哪里有那么多资源呢?温和的敛财手段效果也一般。

于是地方要负荷的支出越来越沉重,手段越来越激烈,后来终酿成了大患。

0 阅读: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