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再押注波音!45亿美金打造的“星际航线”是绝地反击,还是下一个太空灾难?

Science科学 2025-03-23 02:18:10

当波音公司的“星际航线”载人舱在2024年6月完成首次载人任务后,NASA却在庆功宴上宣布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他们即将启动第二次试飞计划。

这个曾被氦气泄漏、推进器故障和宇航员滞留危机笼罩的太空舱,真的能担起国际空间站轮换任务的重任吗?

一、九死一生的首飞

6月的那次任务堪称惊心动魄——28个姿态控制推进器中5个突然失效,首次对接空间站时被迫紧急中止。

当宇航员威廉姆斯和威尔莫尔最终通过SpaceX龙飞船安全返回时,NASA工程师们发现更可怕的隐患:舱内存在可能引发灾难性事故的氦气泄漏。

“这就像明知刹车失灵的汽车还要继续上路。”前太空系统指挥官鲁迪·里多尔菲直言,“NASA似乎忘了,他们差点就失去两位顶尖宇航员。”

二、45亿美元换来的教训

这个始于2014年的项目,预算早已从最初的42亿暴涨至超50亿美元。更讽刺的是,NASA在2016年曾秘密追加2.87亿美元“加速计划”,换来的却是长达10年的拖延。波音自掏腰包填补的15亿美元亏损,让这个百年航空巨头在季度财报会上颜面尽失。

“这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系统性质量失控。”NASA监察长办公室的措辞异常严厉。当审计报告揭露波音存在质量控制漏洞时,外界才发现:那些导致推进器失效的O型密封圈,竟来自同一批未达标的供应商。

三、NASA的豪赌

“龙飞船的成功返航,恰恰证明双系统的重要性。”NASA商业载人计划经理史蒂夫·斯蒂奇在记者会上反复强调。但批评者指出,所谓“双保险”正在变成风险叠加——如果2025年的无人试飞再出纰漏,美国将面临同时失去两家载人飞船的窘境。

更令人担忧的是,波音刚获得美军第六代战机合同。里多尔菲警告:“当工程师团队不得不同时分心战斗机研发,谁能保证星际航线的改进质量?”

四、太空竞赛的暗黑法则

在这场价值千亿的太空博弈中,NASA的抉择折射出令人不安的现实:当商业利益捆绑国家战略,安全底线是否会沦为谈判筹码?航天史学家发现,自航天飞机退役后,美国载人航天对私营企业的依赖度已从30%飙升至82%。

“我们别无选择。”斯蒂奇的表态意味深长。

随着2025年7月“11号机组”发射计划临近,五艘龙飞船的储备量根本不足以支撑长期轮换。如果星际航线再次失败,国际空间站可能面临首次“空窗期”。

您认为NASA应该继续押注波音星际航线,还是全力支持SpaceX?

美国的航天事业跟我国比起来的差距会不会被拉大?

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观点。

0 阅读:0

Science科学

简介:带给大家最新最新奇的科学类信息和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