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部“老大”城市,终于告别高奢酒店荒漠丨2025全国市场扫描②

酒管财经 2025-04-16 09:53:49

谈及武汉,很多人脑海里会第一时间浮现热干面、黄鹤楼、武大樱花……

但相较于这些刻板印象,武汉在奢华酒店布局上倒显得有些“与世无争”。

一直以来,业内调侃武汉是高奢酒店荒漠,甚至还不如同为中部城市的长沙。

截至2024年,武汉仅拥有费尔蒙、万达瑞华两家奢华酒店,而同期长沙已聚集瑞吉、柏悦、W酒店等5家奢华酒店。

近日,继武汉城建集团与四季酒店集团宣布签约合作打造华中首家四季酒店后,万豪丽思卡尔顿也传出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正式开业,有望扛起武汉顶奢酒店品牌的首面大旗。

两大高奢酒店的布局动向,再度引发业内对武汉酒店市场的重点关注。

这位常住人口、GDP总量、人均GDP等数据均位列中部第一,头顶国家中心城市、九省通衢等众多城市光环的中部老大,是否正在下一盘重塑奢华酒店布局的大棋?

01从“江城四少”到“酒店荒漠”

其实,武汉并不是一开始就是“奢华酒店荒漠”。

作为经济重镇,早在民国时期,武汉前有接待过胡志民、尼赫鲁等外国政要的江汉饭店(原德明饭店),后有因“武昌鱼”而出名的璇宫饭店。

加上建国后建的汉口饭店、胜利饭店,被业内并称为“江城四少”。

1986年,晴川饭店与洲际建立合作,更名武汉天安假日酒店,成为武汉最早与外资管理方合作的酒店之一,全国同期筹建的还有广州白天鹅、南京金陵、成都岷山等几大知名饭店。

1999年,武汉首家国际五星级酒店——位于汉口建设大道金融街的武汉香格里拉大酒店建成开业。

自2010年起,武汉高星酒店的数量经历了显著增长,花山希尔顿、万达嘉华、万达瑞华、汉口喜来登、汉阳洲际相继开业,至2023年,武汉已拥有16家五星级酒店。

但自此之后,武汉高端酒店市场便开始走下坡路,甚至错过了不少顶奢酒店。

2018年,武汉绿地中心项目因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空域管制和限高问题被要求停工整改,最终绿地集团放弃与丽思卡尔顿的合约,选择换牌为自营品牌绿地铂瑞酒店。

同期,绿地集团签约的美诺酒店、施柏阁酒店、朗廷酒店、温德姆酒店也基本都陷于停滞。

凯悦以接盘璞瑜酒店的形式首入武汉市场,但接盘后却换牌为凯悦酒店,随后,凯悦酒店集团陆续签约了武汉中心君悦酒店、武汉中南路逸扉酒店与武汉东湖阿丽拉酒店等,却先后陷入了停滞、换牌等窘境。

其中,武汉中心君悦酒店因业主方泛海控股陷入债务危机项目已搁置多年。

此外,当年泛海签约的武汉华尔道夫酒店、武汉瑞吉酒店、武汉艾迪逊酒店等奢华酒店,目前也都杳无音信。

武汉东湖阿丽拉酒店更是降档换牌成凯悦旗下的凯悦臻选酒店。

2021年,康莱德酒店与世茂三度合作,官宣签约华中首个武汉康莱德酒店,但后续能否成行仍是未知数。

同年,远洋集团宣布与万豪集团合作打造武汉远洋里AC欧轩酒店,但到目前为止该酒店仍未开业。

此外,武汉天地的四季酒店、周大福金融中心的瑰丽酒店、武汉光谷新世界的芊丽酒店等多家高奢酒店以换牌、取消、摘牌等方式“错过”武汉市场。

而现存、在建的高奢酒店也是命运多舛。

武汉华侨城JW万豪酒店早在2022年就已签约,至今仍未进入开工阶段;

国华美高梅酒店自2018年开工,开业时间一直待定;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武汉富康索菲特酒店项目高调宣布“复工”,仪式结束后不久就被媒体曝出工地现场门庭冷落,无施工人员踪影。

国际奢华酒店供给不足,老牌五星豪华酒店又逐渐老化,可以说武汉奢华酒店已处于“青黄不接”的断档状态。

02中部老大,为何屡屡错失高奢酒店?

在最新的国内主要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武汉拿下了中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商贸物流中心、对外交往中心以及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共5个“中心”,是同类城市中最多的。

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是武汉唯一的“国际级”表述。

要知道,除了武汉,全国目前只有上海是5个中心的功能定位。

拥有如此核心枢纽地位的武汉,相较于成都、南京、重庆等其他同级别的大城市,为何在奢华酒店的数量和质量上显得不够匹配其城市地位?

首先,是城市定位与客流。

工业和制造业一直是引领武汉经济发展的龙头,虽为核心交通枢纽但大型会展需求的相对匮乏导致其高端酒店的需求并不强烈。

华美顾问更是发文指出,武汉酒店市场若想有所作为必须撕掉“中转站”标签。

得益于会展业的发达,北上广深等城市的高端酒店市场有着充足的客源保障,而武汉的会展行业无论是在规模还是影响力等方面都与以上城市有着较大差距,并集中体现在会展硬件的不足,也直接影响到酒店客源市场。

2023年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显示,武汉排名全国第11位,不仅落后于北上广深,甚至不如成都、南京、杭州、长沙、青岛、厦门等城市。

▊ 2023中国城市会展业竞争力指数总排名(TOP30)

其次,高端商业地产与酒店联动不足。

近年来,武汉高端商业地产如恒隆广场、K11汉口、万象城等尚未发展成熟,而这些商业地产多聚焦于购物中心和写字楼,缺乏与高端酒店的紧密联动。

受困于当下地产市场形势,武汉还有不少条件合适的综合体项目已取消或搁置之前引入高端酒店的计划。

据悉,香港恒隆集团是沈阳康莱德酒店的业主,并计划在昆明恒隆广场引入君悦酒店和在无锡恒隆广场引入五星级酒店,而武汉恒隆广场项目在规划之初就没有酒店业态。

此外,金茂四新方岛项目A3地块(拟规划星级酒店和办公),也调整为住宅用地,此前宣传的万豪酒店宣告取消。

香港嘉里集团旗下拥有香格里拉、盛贸、嘉里等多个酒店品牌,旗下的嘉里建设的武汉嘉里项目同样没有酒店规划。

高端商务需求不足、配套物业较少等多重历史因素的叠加下,武汉的“奢华酒店荒漠”就这样一步步形成了。

03高端遇阻的武汉发力中端酒店

酒店选址,首先考虑的是旅游热度、消费和经济水平。

先来看一组数据:

2024年前三季度,武汉的GDP和社零总额均为中部第一,社零总额增速亮眼(5.2%),为全国第四。

去年国庆假期,携程、去哪儿、飞猪、马蜂窝等多个旅游在线平台的数据显示,武汉位列十大热门目的地。

2024年第三季度,武汉星级饭店(不仅限于五星级)营收4.16亿元,为华中第一,平均房价552元,为中部第二。

高景气的武汉酒店市场,似乎又在颠覆外界对其高端酒店荒漠的传统认知。

基于国内高端酒店市场业绩承压的大背景,被称为奢华酒店荒漠的武汉,2024年居然没有新开一家标准五星级以上酒店。

然而,武汉中端市场的爆发,又成为不容忽视的亮点。

数据显示,武汉2024年全年新开中端以上连锁品牌酒店47家,创下近5年新高。

2024年,洲际酒店集团在武汉新开3家中端酒店,分别是后官湖假日酒店、金银湖智选假日酒店和东湖智选假日酒店。

同年,希尔顿酒店集团旗下中端品牌在武汉新开4家酒店,分别为希尔顿欢朋和希尔顿惠庭品牌。

不止国际品牌,本土酒店品牌也在武汉市场集中发力。

2024年,华住在武汉新开酒店12家,包含美仑国际、美仑、漫心、桔子水晶、城际等酒店品牌。

亚朵2024年在武汉新开酒店14家,其中亚朵S品牌3家,亚朵品牌7家,轻居品牌4家。

去年,万达酒店集团携旗下两大高端品牌万达锦华、万达颐华再度落地武汉,武汉也成为万达酒店集团旗下品牌在国内布局最多的城市之一。

到了今年,原万科君澜酒店暂改牌晟云酒店,意向引入明宇品牌;朗廷集团首入武汉,将带来旗下中高端酒店毅风酒店的华中首店。

业内人士指出,近两年国内高端酒店的日子变得不再好过,武汉集中发力中端市场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奢华酒店的落位,本质上仍是对城市CBD的背书,背后更隐藏着由酒店、开发企业和投资者等多方构筑的财富逻辑体系。

据克而瑞统计,武汉CBD、汉口滨江商务区、楚河汉街商圈等商业商务集群在高端酒店落地后的3—5年内,资产价格分别累计上涨41%、174%和61%。

今年,武汉发力中端酒店的同时也开始布局奢华酒店,意在补全最后一块短板,打破中部地区的酒店市场格局,更折射出武汉从“工业重镇”向“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转型的野心。

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武汉这座曾经的“酒店荒漠”有实力变成“酒店绿洲”。

END.

统筹 | 劳殿 编辑 | 阿渲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酒管财经原创内容,未经授权,禁止任何转载;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