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0日这一天,几乎在同时,中国女排和河南俱乐部公布了新的人事任命。女排的新任主教练是赵勇,河南则新来了个体育总监加西亚。
在公布新帅人选的同时,排管中心主任赖亚文接受了采访,公布了选帅过程:我们征求了郎平等老女排主教练的意见。郎平对年轻教练寄予厚望,表示机会应留给年富力强的教练员,会为年轻的教练员、运动员加油鼓劲。在十几名推荐报名人选中,中心就符合选聘条件的候选人在全运会资格赛期间一对一听取了排球界领导前辈以及各地女排一线队主教练的意见建议,其中大多数推荐赵勇担任主教练。
从赖亚文的采访中,不难发现,整个选帅过程是缜密而慎重的。其中,郎平、排球界领导前辈、各地一线队主教练都发表了意见,而赵勇能够当选,也是众望所归。
再来看看河南俱乐部聘请的体育总监加西亚。在公告中,除了看到一个工作简历,知道他在武汉三镇、大连人、中国足协U系列国家队当过技术总监、体育总监等职务外,并给没人知道俱乐部为什么在这个时候请这么一个人?这个体育总监出笼的过程是怎样的?他是谁请来的?他的职责以及工作范围是什么?
没人知道,你猜吧。
据说这个加西亚的简历去年就在俱乐部出现过,只是因为某种原因,一直没有上任。联想起之前傻大姐亲自面试杨戟,李玮锋亲自找来南基一,而俱乐部又一直没有设立过教练委员会等类似机构,这个加西亚的到来,大概又是某个领导一拍脑袋就决定的。
这就是河南俱乐部一直被外界讥讽为“业余三十年”的根本原因。
说来有些难以置信:动辄上百万、上千万的买卖,并没有经过专业人士或机构研究、监督、审核,都是由那些自以为是的俱乐部高层领导拍脑袋决定的。 而俱乐部的体系管理更是有着重大缺陷,一些本该是常设的机构却常年缺失。
任何一个成熟的俱乐部,都设有教练委员会或类似机构,负责对引援、教练、青训等重大投资和决策进行评估,成员都是专家,也有一套不断完善的程序。 但在这里,最终的结果还是行政领导说了算。
河南俱乐部就筛选不出几位有能力、人品好、有忠诚度的专业人才吗?背后原因耐人寻味。
真正的管理者,主要精力需要放在顶层设计、制度建设上,而不是自我感觉良好地插手于专业性很强的微观事务,使具体工作变成一地鸡毛,引发一系列灾难。
加西亚的到来,会不会成为第二个南基一?会不会又造成国有资产流失?走着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