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持续聚焦“如何打赢反华决战”议题的美军,又有了最新的实际动作。据美国军事类媒体《军事观察杂志》报道,美国海军陆战队刚刚宣布,计划将F-35B垂直起降隐身战机的采购数量,从之前计划的353架削减到280架,被砍掉的采购量高达73架。
F-35B垂直起降隐身战机
而削减F-35B采购计划腾出来的这部分资金,将被用到采购F-35C隐身舰载战斗机上,采购数量从之前的67架增加一倍,上调至140架,用于部署在航母上编入海军远征部队增强战力。
01.美军“反华决战”计划遭遇问题
至于美国海军这次做出如此采购调整的原因,美媒分析认为是之前被寄予厚望“分散式部署”作战计划实际上并不可靠,无法在美军聚焦的“反华决战”中打出理想的效果,这才使得原本在该计划中担当大用的F-35B遭到了大砍。
所谓“分散式部署”作战计划,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前司令大卫·伯杰上将在任期间,提出的一项旨在中国周边海域与解放军进行决战的作战计划。考虑到解放军拥有强大的“区域拒止\反介入”作战体系,各种射程够远、精度够高、突防能力足够强的先进导弹量大管饱,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传统作战模式已经无法奏效。
美国海军陆战队前司令大卫·伯杰
大卫·伯杰认为,如果继续沿用美国海军陆战队惯用的集群部署、集中作战模式,那么很有可能会出现整建制的海军陆战队部队还在两栖登陆舰上,连海岸线都还没摸到,结果就被解放军的反舰弹道导弹连人带船送去海底喂鱼,以至尚未投入作战便死伤惨重、失去战斗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大卫·伯杰提出,美国海军陆战队应该采用更加分散的部署与作战模式,最大程度避免“集群部署、集中作战”可能导致的惨重伤亡。需要用更多的小型化运输载具分批分散投送海军陆战队,并在中国多个南海岛礁的战术节点上实施登陆占领。在其上部署远程炮兵、导弹,以及F-35B垂直起降隐身战机,袭扰中国海上运输线、解放军海军舰艇,甚至是沿海纵深内陆目标。
如此一来,解放军的“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面对成百上千个目标,自然会超出应对能力上限,美军可以依次为契机把握战机,击败已经被饱和了的解放军“区域拒止\反介入”体系,最终赢得所谓“反华决战”的胜利。
02.美军反华计划不切实际
美军这一套花里胡哨的“分散式部署”作战计划,那说白了就是名副其实的“海上游击战”,只不过取了个听上去比较高大上、有噱头的名字而已。原本不可一世,动动身子就是三五艘航母、两栖攻击舰齐出动,不讲排场都不会打仗的美军,现在却成了鼓吹宣扬“海上游击战”的模样,这本身就已足够讽刺,足以说明美军与解放军战力对比的此消彼长以及“今时不同往昔”。
而在计划的实际可行性上,只能说美国人是“想的很好,但现实很残酷”。F-35B虽然具备垂直起降能力,理论上是可以在稍加平整后的南海岛礁上进行野战起降作业的。但是,F-35B作为第五代隐身战机,本身就有着“娇气金贵”的自带属性,尤其是高腐蚀性的海上环境对其机载先进设备和隐身涂层,更是无可回避的重大挑战。
在航母和两栖攻击舰上部署时,这一问题还尚且好说,毕竟大型载机舰本身就自带完备的航空勤务维保能力,足以在部署周期内对F-35B进行足够的维护保养。可问题是,美军的“海上游击战”构想里,计划要从解放军手中夺取的那些南海岛礁,那绝大多数可都是光秃秃只有石头和海风的一片荒地。
就算美军能先派工兵上岸平整野战起降场地,那F-35B落下来部署后的基本维护保养怎么办?高盐高腐蚀性的海风环境下还是露天部署,生存性暂且不谈,光是F-35B那一身脆弱的隐身涂层就受不了。美军航母上部署的F-35C尚且锈迹斑斑,维保能力堪忧,上了一丁点基础设施都没有的荒岛,F-35B会变成啥样自然可想而知。
部署在航母上的F-35C机队锈迹斑斑
美军现在挥刀大砍F-35B的采购量,原因也不难猜,多半是意识到了此前为了“反华决战”大搞海上游击战计划的不切实际。再加上新上任的总统特朗普主张改革美国的军工生产,调整采购计划;而特朗普身边的当红人物、号称“一字并肩王”的马斯克,更是毫不遮掩的F35计划反对者,扬言继续生产F35这样的“工业垃圾”还不如采购无人机。
忙前忙后吹嘘了一箩筐的“反华绝招”,到头来只是浪费时间、空耗资金的笑话,不是中途下马就是没了下文。类似的问题在近几年来的美军计划里早已不是首例,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