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的故事,总是比电影情节还要精彩些。有时候你会发现,台前和幕后的人生交错得像一部大戏。就拿童自荣和李连杰这两位不同行业的大咖来说,他们之间的一次宴会小插曲,就能牵扯出那么多话题,让人忍不住想琢磨。这事儿发生在一次圈内的聚会上,当时李连杰作为功夫巨星,自然是众星捧月,而童自荣呢,这位为他经典角色配音的“幕后英雄”,也被热心人介绍给了李。结果让人大跌眼镜的是,李居然对着这样一位资深艺术家冷淡回应,态度敷衍得有点过分了。当时场面那个尴尬啊,大概谁都看出来了。
有人说这算什么事啊,不就是没聊几句嘛,可还有不少网友觉得,这背后可是藏着尊重与否的问题呀。因为如果没有童自荣赋予声音灵魂,那些银幕上的英雄形象可能也不会如此深入人心。所以双方各执己见,有人为李叫屈,说明星忙碌难免疏忽;也有人替童抱不平,说这么重要的一份工作却常年得不到应有的认可。这讨论来回拉锯,看似鸡毛蒜皮的小摩擦,却反映了一种职业价值观念的不平衡。
其实,要理解为什么很多人会站在童那边,还真不能只看这一件事。他从一个普通少年成长为国宝级配音演员,其实走过了一条特别坎坷但又特别执着的路。据说小时候,他就迷上译制片,经常跑去电影院听那些优美动人的配音声线,然后偷偷模仿。从十三四岁起,他脑子里盘旋最多的念头,就是自己能不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但梦想再好,也需要现实支撑。他为了这个目标报考表演系,又靠着扎实基础进入上海电影译制厂,可以说一路拼到嗓子沙哑、咽喉肿痛,都没喊一句累。
刚开始的时候哪有今天这样的成就啊,那时候收入低微、工作环境有限,加上录音设备落后,一个字读不好全组推倒重来都是家常便饭。而他的坚持,从来也不是嘴上说说而已。有一年,因为用嗓过度导致声带受损,医生明确要求休息,否则可能永久影响发声,但他还是放下病假单子,一头扎进《少林寺》的录制现场。或许正因为这种豁出去干事业的劲头,他才慢慢打响名号,被大家称作“配音王子”。
可别以为这个称号只是浪得虚名。在他手里诞生过多少经典作品?比如《未来世界》里的机器人,《佐罗》中风流倜傥又正义凛然的大侠,还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小和尚觉远——这些人物之所以立体鲜活,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他的声音赋予了每个角色独特性格。《佐罗》更绝,为同一部影片塑造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他硬是在不同时间段调整自己的嗓音状态,把身份差异表现得淋漓尽致。不夸张地讲,如果没有这把黄金般温润磁性的男中音,中国观众对于这些外国影视作品可能真的不会记忆那么深刻。
不过,再大的光环笼罩,也掩盖不了一些遗憾。同样是付出专业能力,在国外,人们更多倾向于直接表达感激,比如法国影星阿兰·德龙曾亲自在公众场合拥抱感谢他,说他的声音让自己感觉更加真实可信。而国内某些情况吧,就稍显含糊或者冷淡了。一边是真诚道谢,一边甚至都有点轻视意味,这种巨大反差,不仅让当事人无奈,更引发不少行业内外人士关于艺德问题的新思考。我跟你讲,每次聊到这里,好多人都会问:怎么回事?是不是我们本身对幕后工作的认识还太浅薄?
当然啦,比起纠结过去那些失望瞬间,现在提起晚年的童老师,你看到更多的是释怀和安宁。他早已经超越个人恩怨,把精力投入到新的创作领域中去了。这几年,即便宣布半隐退状态,他仍旧参与大量优秀项目,比如动画大片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混沌等角色,由此证明宝刀未老。同时呢,各种朗诵活动、公益演讲也少不了他的身影,用另一种方式继续传递文化感染力。如果细数下来,会发现如今围绕在他生活周围的一切,无论家庭还是事业,都透着一种平静且坚定的氛围。
现在回头看看当初那场所谓争议事件,其实更像是一粒石子投进水塘,引发短暂涟漪罢了。不过它确实提醒我们,对于任何职业,我们是否都给予足够尊重?尤其对于像配音演员这样默默奉献型工种,他们明明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却总容易被忽略掉。那么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该如何避免类似情况再发生,是不是值得每个人想上一想呢?
至于童先生本人嘛,目前正在专注完成三项新计划,包括举办大型唐诗朗诵音乐会,以及尝试拍摄历史纪录片等内容。如果实现的话,将再次刷新大众对文艺工作者创造潜力认知。我相信,每一步迈出去,都饱含深厚文化积淀,同时也是践行初心使命最好的体现。所以这么多年过去,我始终愿意相信,只要保持纯粹赤诚,坚持朝光亮地方走下去,那么即使途中遇到再多阴霾,也一定可以拨开云雾迎来晴天,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