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今年就要退休了的老教授,因发表论文不达标被学校考核为不合格,怒退朋友圈,怒发“罪己诏”,简直怒发冲冠了。

老教授在“罪己诏”里我说,自己2021-2024年发表论文16篇,完成教学任务和研究生指导,四年考核都合格,还有一年优秀,怎么合到一起就不合格了呢?

从这个教授的履历看,也不是个碌碌无为之辈,到了退休的年龄了,还写了那么多论文,还要教学,带研究生,应该给个嘉奖才对,居然给个考核不合格,颇有一些羞辱的意味,让一个兢兢业业的老教授情何以堪?

一个老教授在退休之年没有得到表彰,反而得个考核不合格,令人感到悲哀,不是为这个老教授悲哀,而是为那别样的考核而悲哀。考核不是不需要,可你考核一个就要退休的老教授,是不是有那个必要?到底有什么意义?对老同志照顾一下有何不可?何必搞得那么冷血?

像这种社会怪现象,又不独存在于高校,许许多多的行业都普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考核,非升即走的,末位淘汰的,非奖即罚的,就像催命鬼一样,搞得人形容憔悴,苦不堪言。六旬教授被考核不合格,是这一社会现象的一个极端案例。

人为什么会退休?为什么不一直干到死?就是因为人有个自然规律的制约,会老,会体力不支,会精力不济,会不能胜任工作了,需要退下来休息了,安度晚年了。那些对一个即将退休的进行考核而且还考核不合格的人,不是不懂这些道理,而是人情寡淡。

人类社会不是动物世界,还是需要一些人情味的,没必要搞得那么冰冷,没必要把一个六旬教授逼到发“罪己诏”的份上。
不懂装懂!他是二级教授!
退休在即,问题是他还没退啊!拿的工资也不是退休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