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河南一农民带着祖传的乾隆真迹《嵩阳汉柏图》去参加某鉴宝节目。一位叫刘岩的鉴宝专家花了17万从这位农民手中买走了这幅古画。
两年后,这位农民发现自己曾卖给刘岩的古画,居然在拍卖场卖出了8700万的高价,随即将专家告上了法院。
那么,最终结果如何呢?
前些年的时候,鉴宝类节目频繁出现在各大卫视。在电视里,各个专家口若悬河,动不动就对一些古董开出几百万甚至几千万的高价。
这也让不少人在心中泛起涟漪,但凡家中有点老物件的,都会送去鉴定。
河南有位叫朱云的农民,在看到鉴宝类电视节目后,就想起自己家中有一幅祖传下来的画。
据说这是乾隆皇帝的真迹—《嵩阳汉柏图》。老人家也时常在外面炫耀,说自己家中有乾隆的真迹。
但大多数人都只是打个哈哈,然后取笑老人异想天开,表示乾隆真迹怎么可能会在他一个普通农民的手中呢?
于是乎,老人做出一个重大决定,那就是前往电视台参加鉴宝节目。
到了节目现场后,负责接待朱云的专家叫刘岩。
当朱云介绍这是乾隆皇帝的真迹后,在场的观众都沸腾了,纷纷聚焦于此,想要一睹所谓的乾隆真迹。
在场的专家也都纷纷起身,仔细的端详这幅画。刘岩在看了几眼后,就突然将朱云叫到一边,让他们晚上在宾馆等自己,到时候详细的谈谈。
朱云一听,觉得有戏。到了晚上,朱云早早的就来到了刘岩所说的宾馆。而刘岩也早早的在宾馆内进行等候,看样子还很着急的样子。在看到朱云带着画到来后,就立刻相迎。
朱云本以为专家是来告诉他这幅画是真的的时候,没想到刘岩却表示这是后人仿制的,价值并不高。
听到这里,朱云有些失望。毕竟自己不远万里赶到这里,就是希望能够得到这是个真品的消息。
但最终,专家表示这是假的。随即,朱云就道谢,然后准备卷画离开。
这个时候,刘岩突然拉住了朱云。表示这幅画虽然是假的,但仿造水平非常高,几乎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也是一件非常值得收藏的藏品。
朱云听完后,有些讷然的站在原地。刘岩随即表示,自己可以为朱云寻找一个买家,如果价格合适的话,就直接卖出去。
听到这里,朱云也是非常感激。本以为要白跑一趟,没想到还有意外的收获。
过了几天后,刘岩又找到朱云,表示他的画找到了买家,对方愿意出17万元。
17万人民币,听起来也不是个小数目,朱云也都有些激动,最终同意卖掉这幅“赝品”。
在钱到账之后,朱云就开开心心的回去了。在他看来,这是一份稳赚不赔的生意。
但在两年后,朱云突然看到一个新闻,顿时就傻了眼。
当时,一则:乾隆御笔的《嵩阳汉柏图》在北京保利拍卖行以8736万元天价成交被刊登在新闻上。
朱云当时楞了一下,这幅画的名称不就是自己卖出去那副呢?之后,朱云开始到处查阅相关资料,最终发现,卖出这幅画的,就是当初劝自己把画卖掉的刘岩。
想到这里,朱云气不打一处来。自己仅得了17万,刘岩却拿了8700多万,整整差了500多倍。
最终,朱云选择将刘岩以及买家程某都告上了法院。
此时在当时也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引起全国百姓的关注。在采访刘岩的时候,询问其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刘岩表示,这笔买卖是双方都认可的,跟他自己没有关系。
在问道为什么会卖出如此高价的时候,刘岩表示这是买家自我炒作而已。他是自己卖给自己,等于没花多少钱。
在联系买家询问的时候,买家没好气的表示“关你们什么事?”然后就聪明的挂断了电话。
但朱云却坚定的认为这是刘岩和那个程姓买家做的局,目的是为了低价收购他手上的这幅画。
毕竟如果刘岩鉴定这是乾隆真迹的画,朱云肯定不会17万就出手这幅画。刘岩对此也解释,自己并没有说这幅画是赝品,他本身就是个老物件,是古董,只是不清楚是不是乾隆本人所画的而已。
总之,刘岩这边说辞非常多,就是不承认联合买家骗了朱云。
最终的结果,也让朱云非常灰心。因为这次交易没有书面凭据,都是口头协议,所以取证非常困难,最终这件事也不了了之。
引以为戒文物鉴定方面,本就良莠不齐。有负责任、有良心的专家,但同时也有唯利是图,为了达到目的而不惜手段的专家。
而且,经常活跃在各大电视台所谓的鉴定师,其实大部分都是获得了一些相关机构资质的鉴定师。他们从事这个行业,更多的其实就是为自己牟利。
因此,大家在鉴定古董和藏品的时候,应当擦亮眼睛,不要上当受骗。
那就是个王八蛋,愧对自己的专业,不论真假他都不应该自己买!摸着良心那钱好花吗?哈哈!好花啊!哪特么有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