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毛主席在苏联挑食,他想吃鱼,苏联人就送来一条冻鱼,谁料竟惹怒了主席,刚准备开席,他就说出了这样一番话:“我只吃活鱼,要是死的,我可就要把这道菜扔出去了!”

向来节俭的毛主席为何会嫌弃冻鱼?苏联冻鱼究竟有何猫腻?

在毛主席去苏联之前,苏联就先来过中国一次,只不过,双方闹得并不是很愉快。
1949年初,米高扬来到了中国。
本以为苏联作为客人,肯定会客客气气,谁料,对方刚下飞机,就显得趾高气扬,好像有人欠他几百万一样。
一方面,苏联当时是瞧不起中国的,瞧不起以毛主席为首的领导班子。
他的理念还和红军时期一样,觉得只有工人阶级才能领导革命,只有掌握大城市才有资格建立政权,反观我党呢?不光将农民阶级与工人阶级相提并论,甚至地位还略高一筹。

而地盘方面,农村亦是主要的根据地,这根本不符合苏联共产党的理念。
在他眼中,毛泽东就是妥妥的“异类”,自己比这些“土包子”高贵的多,能够表现出这样的姿态也就不难理解了。
第二,1949年初,国共两党的胜败还是个未知数,渡江战役还没开打,就连北平城都还没拿下,中共手里只有半壁江山,反倒是蒋介石手中仍有数百万可战之兵。
谁胜谁败尚未可知,在米高扬看来,自己所访问的不过是一个“割据政权”,我党若是想要实现统一,必定要有求于苏联、有求于自己,这次会谈毛泽东肯定会放低姿态,让他去和斯大林说说好话。
为此,米高扬这才表现出了一副高傲的神态。
第三,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苏联其实并不支持中国共产党统一全国,他们反倒是觉得国共两党划江而治挺好。
毕竟只要战争还未结束,中国还处在分裂之中,他们就有谈判的筹码,例如旅顺港、东北的铁路、西北的领土,以及蒙古的事情就都好商量,掐着我党我军的命脉,就不怕毛主席不肯撒手。

届时,苏联就将取得巨大的利益,这也是美苏两大国早就商量好的,也就是几个月前德国那边出事了,双方把精力放在了欧洲方面,暂时忽略了中国战场,否则的话解放战争未必能打成如今的样子。
三者合一,米高扬能给我党好脸色才是怪事。
不仅如此,此人还十分没有城府,连表面工作都不愿意装,看到前来迎接的毛主席等人后,竟直接撇了撇嘴,那意思再简单不过:“来迎接我这样的大人物,你们就穿这个?”
是的,毛主席等人依旧是那身粗布麻衣,没有西服、没有中山装,甚至连一双锃光瓦亮的皮鞋都没有。
这也就算了,国情不同不理解也正常,更可气的是,当毛主席打算握手问好之际,米高扬居然连手套都不愿意摘,就这么戴着握了握,同时侧了一下帽子,敷衍的向其他人点头示意。
这已经不能算是不尊重了,完全就是不礼貌的蔑视,一旁的毛岸英同志年轻气盛,皱了皱眉立刻就要说话,没想到毛主席却一把将其按下,示意他不要在意这些细节。

见此情形,大家也就没再多说什么,而是径直走向了屋内,打算先吃点喝点再谈正经的事情。
这也难怪,毕竟谁人不知苏联人爱喝酒,并且一喝完酒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我方正是想借着酒桌拉近与他的关系。
然而,接下来便出现了整场“宴会”最令人愤慨的一幕。
诸位落座后,简单聊了几句便动起了筷子,米高扬上来就夹起了一块鱼肉,见状毛主席顿时一喜,要知道在此之前几位去过苏联留学的干部就提到过米高扬爱吃鱼,他本人更是曾大力提倡过鱼肉罐头产业的发展,这才特地抓了一条大鱼用来款待,如今一看传言非虚啊!

可就在下一秒,鱼肉都没放进嘴里,只是看了看米高扬就一脸嫌弃的摇了摇头,随即吐槽道:“这鱼肉不新鲜啊,我只吃刚刚打捞上的活鱼,不吃你这死鱼。”
这也算是半个国宴了,在两国高层的交流中,一般情况下只有敌对国之间才能说出这样“找茬儿”的话,闻听此言,正常来说我方就算直接掀桌子都无可厚非。
现场众人脸色铁青,显然已经有这个念头了,唯有毛主席不然。
他脸上的尴尬只停留了一瞬,旋即便立刻笑着回答道:“不好意思米高扬同志,我们不知道苏联人有不吃死鱼的习惯,没关系,这道菜我们吃。”
此话给足了米高扬面子,同样也是一个极好的台阶,本以为米高扬会借坡下驴,可事实却是否定的,他竟直接驳了毛主席的好意,然后更加不屑的讽刺了起来,大致意思就是说,他早该想到以中国共产党的能力,很难在数九寒冬弄来活鱼做菜。

一听这话,饭显然是不用吃了,包括毛主席在内再也没人说话。
次日清晨,正式的会谈开始,米高扬的态度仍是一样,不光用得是命令的口吻,还大放厥词,称希望中国共产党能够停止内战,实行划江而治的策略。
这无疑是在赤裸裸的干涉中国内政,以此为基础,后续双方的交谈自然十分僵硬,基本没谈出什么有价值的内容。
既然这么不愉快,年底毛主席又为何要亲自去苏联访问呢?

原因有很多,首先,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承认新中国政权的国家,再加上很快就到斯大林的诞辰了,来而不往非礼也,他去答谢没什么不妥。
其次,此行也是为了商议一些个两国之间的纠纷,例如当年苏联与国民党政府签订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还有铁路、旅顺港等等问题。

最后,虽说早在当年六月,我党就宣布了施行“一边倒”政策,告诉世人我们将投身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当中,但今非昔比,如今的中国即将统一,价码还是要重新谈判的。
我们可以倒向苏联,也可以倒向美国,别说什么意识形态的问题,在国家关系之中利益才永远是第一位的!
此番前去,如果苏联不能给到新中国合适的好处,那中美蜜月期可就要提前开始了,届时别的问题先不说,台湾的解放肯定板上钉钉,再加上美国那强大的经济体量,咱们的获益没准儿会更多。
此行的重要性可想而知,为了彰显诚意,临行前毛主席还特地准备了一份丰厚的贺礼。
12月6日出发,十天后,一行人终于抵达了冰天雪地的莫斯科。
作为新中国的领袖,外加之有意拉拢,苏联方面也展现出了极高的礼遇,将毛主席安排在了克里姆林宫国宾馆不说,当晚斯大林更是亲自接见了他们。

简单寒暄了一阵,斯大林便带着毛主席等人赶去了国宴,而接下来就到了他老人家代表中国“报仇雪恨”的时候了!
各自落座后,斯大林礼貌的叫来了国宴大厨,并让他为毛主席介绍起了今晚的菜品,看看有无忌口、有无更换的必要。
听着前面的介绍,毛主席的脸色并无波动,还是直到听见自己想要听见的那道菜后,他这才露出了笑意。
介绍完毕,毛主席直接“感谢”起了斯大林,大致意思就是说,中国人素来讲究以礼待人,东道主请客,无论吃什么菜我们都不挑,都会无条件的信任和赞美。
闻言,斯大林的脸色顿时一僵,席上众人亦是神情各异,中方这边在暗自偷笑,苏联那边则是十分尴尬。
因为他们都听出了毛主席话中的深意,很明显他正是在讽刺之前米高扬的行为。

并且还没等他们缓过劲来,毛主席又紧接着补了一句:“但是,我只有一点要求,那道鱼必须使用活鱼,如果是死鱼,那我可就要把它扔出去了!”
这话听着真提气!在场的国人无不昂首挺胸,但问题也接踵而至,苏联人会作何反应?经过这么一搞,接下来的谈判到底该如何进行?

毛主席说出这句话后,斯大林等人说不生气是假的,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谁让是他们有错在先,米高扬犯的错他们只能代为受过。
因此,即便再不情愿,斯大林也只能一字一句的将“要求”告知了厨师。
据传,十二月的莫斯科天寒地冻,为了给毛主席弄一条活鱼来,苏联外交部甚至动用了军队,费了好大的劲儿方才抓到。

当然这并不是关键,关键是毛主席的这招“下马威”有没有在接下来的谈判中起到作用。
事实证明还是有的,本来斯大林的态度十分强硬,如今这么一搞,失了气势的他只得偃旗息鼓,支支吾吾半天最终选择了回避。
不仅如此,在面对有关《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问题时,他还干脆玩起了拖字诀,连续拖了好几天愣是表示“只谈风月,不谈国事”。
见状,毛主席说不生气是假的,可他却并没有被愤怒影响了理智。
思虑再三,一招妙计横空出世,无他只四个字,那就是以退为进!
为了逼斯大林表态,毛主席当即向苏联方面表现出了回国的想法。

什么都没谈成就提前回国,这代表着什么可想而知,不管真相如何,外界肯定觉得中苏关系将会恶化,届时美国趁虚而入可就麻烦了!
苏方深知,此事表面上是中国有求于苏联,实际上又何尝不是苏联求着新中国倒向自己呢?
因此,为了避免事态恶化,斯大林总算做出了决断,提出愿意与新中国签署新的友好协定。
闻讯,毛主席顿时眉头舒展,然后直接给国内的周总理发去了一份电报,内容很简单,只一句话:“即刻启程赴苏,共同商定新约!”
一听这话,周总理等人顿时喜笑颜开,因为他们知道,这场“战争”终究是毛主席胜了!

准备了一番后,次年1月20日,周总理一行人抵达了莫斯科,新条约很快签订,并且在他们的努力下内容还增加了许多,不仅是废除过去的旧约那么简单,还有例如中国收回中长铁路的归属权,苏联愿意归还旅顺港、苏联将大力援助新中国的发展等等等等。
而这也正是后续大量苏联专家、学者赶赴中国援建、苏联给我们批了几十亿的贷款、一五计划能够如此迅速取得成功的根源所在。
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此举也意味着新中国彻底倒向了苏联的怀抱,得知此事后,美国也不再抱有幻想,先是用第七舰队堵住了台湾海峡,随即又派兵干涉起了朝鲜战争,当然这也都是后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