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论文说过一句话:选择背井离乡都是因为在本地没有能力的!
这个社会就像一台计算器,我们就好比内存,每一个APP都在不断的占用你的容量,你会越来越累。
正因为这样,你需要不断的挣扎,不断的努力,以满足自身一切的开销,而那些背井离乡的我们呢?到头来终归就是一句:父母没陪伴好,钱也没挣到。
人一到中年,就会发现该来的一切都要来了,父母生病频率加高,孩子越来越需要经济支出,就业机会越来越少,最终迷茫了,看不懂了。
认识一个老板,50左右了,生意难估计是亏了200多万,父母还在,并且经常生病住院,这个老板在没有任何办法的情况下,经常问哪里可以试药,给父母缴纳费用,难得实在没有办法了。
最后有没有去也不知道。
辛苦打拼半辈子了,结果父母需要的时候一点办法也没有。
我的一个同事,42岁,父亲做手术硬生生的拿不出1000元,母亲给他发消息,说还差5000元,最后着急的他都哭了。
真搞不懂这样背井离乡的意义是什么。
大部分人还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
然而却没有任何办法去改善命运,但命运这个东西好像一直很差,差到让你永远喘不过气。
见过一个贵州的做安装投影机工作的,因为母亲岁数大了,需要照顾,这个朋友义无反顾的撤深了,撤之前还和女朋友分手了,并且放弃了一切工作。
他说了,自己老妈都照顾不好,还活着干啥,于是潇洒的回家陪伴父母去了。
挺佩服的,但这种人太少太少了。
大部分打工人都是一个两难的局面,没有任何自由选择的权利和经济。
就这样,跟机器人一样继续打工,不敢想后面的生活。
说说自己吧,40了,负债140个,天知道每天晚上都是怎么睡着的。
父母老家留守,回去也是拖累他们,留深也是翻身无望,每天就喜欢胡思乱想,没办法了,彻底没办法了。
所以,打工的尽头到底是什么?
陪伴父母和背井离乡哪个重要?
也许只能在无奈中找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