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训练班案派出的学员—随着戴笠的死,永远潜伏下来没人唤醒

刘洋瀚海聊之 2025-01-16 10:14:36

蒋介石时期,国民党内有支神秘的“秘密小分队”,负责执行隐蔽的艰险任务,由戴笠直接领导。该特务机构行事诡秘,至今难以完全证实其所有活动。

1946年戴笠雨中坠机后,众多特务无法再被激活,诸多秘密随之长埋。缺乏戴笠的影响,解放战争进程显著加快。

隐秘的“精英培训项目”,旨在通过高强度训练培养特殊才能,其运作方式充满谜团,中心思想在于培养杰出人才,但具体细节鲜为人知。

近年来,谍战剧备受欢迎,如《潜伏》中的高级特工李涯属“汉中特训班”,《风筝》亦提及73名自“汉中特训班”派至延安的特工。

剧中或含虚构元素,但必有现实参照。这些参照因素确保剧情与现实生活有所关联,保持逻辑清晰且贴近实际。

沈醉曾为军统“三剑客”之一,他后来出版了《军统对陕甘宁边区的罪恶活动》,详细记载了30至40年代戴笠在陕西汉中设立军统“特训班”的完整经过。

1937年底军统局初建,戴笠即令上海区行动组长程慕颐,顾及蒋介石态度,组建针对共产党员的“特别行动组”。

接到指令,程慕颐立即返乡创立“特训班”,负责在长三角区域招募学员,秘密进行培训工作。

张国焘,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他的到来意外地加速了此事的进展。

他逃离延安投国民党后,蒋介石派他至戴笠麾下。为取悦新上司,他向戴笠献策,首推组建特务班,此计合戴笠心意。

他因程慕颐在温州创办的特训班路途遥远,向戴笠建议就地办班,戴笠对此表示同意。

1939年9月,特训班移至汉中,对外宣称“天水行营战术干部特训班”,别名“汉训班”。

军统首脑戴笠亲任汉训班主任,此举彰显了他对该班级的极度重视。

为便于特务渗透延安,招生时倾向西北籍贯学员,程慕颐负责培训,其缺席时,沈之岳则全权处理各项事务。

沈之岳在两党谍战中举足轻重,为戴笠麾下首要人物,其非池中之物,曾企图谋害毛主席、周总理及张闻天等关键领导人。

延安频繁打击特务,沈之岳却未露破绽全身而退,显其潜伏能力极强,此能力自始便有所展现。

早年,沈之岳被迫加入军统,被捕后他镇定自若,谎称国民党大员为其“亲戚”,因此幸免于特务的毒打。

真相揭露后,此事传至戴笠耳中。戴笠认为沈之岳具备卓越的应变能力,是奇才,多次邀其加入军统局,沈之岳最终应允。

为全面提升能力,戴笠送沈之岳至浙江警校深造,期间他广阅马列书籍,终实现文武兼备,成为全能之才。

王芳回忆,抗战初期,沈之岳在上海、杭州等地诱杀了多位中共党员。

国共实现第二次合作后,戴笠评估沈之岳已趋成熟,决定派其前往延安。

沈之岳接到两任务:一是搜集延安中心情报,二是伺机对毛主席等中心领导人下手,成功“解决”一人即算唤醒成功。

1938年春,沈之岳以其为中共的诸多贡献申请入延安红军大学。经调查未发现异常,组织遂批准其申请。

毛主席与张闻天亲发电报,令其赴西安见叶剑英。沈之岳到后,发现杨虎城部已与中共紧密合作。

4月,沈之岳到延安,称自己是访问团肖致平教授的私人助手,成功隐瞒身份,连肖致平也未察觉其真实意图。

肖致平与毛主席交好,且长期同情中共。因此,沈之岳获毛主席、周总理接见。当时他寡言少语,与肖致平、刘永川两位教授交流亦不多。

访问延安一月后,教授们返程,而沈之岳毅然决定留下,立志加入革命事业。

保卫处对这名外来者进行严格政审,多次谈话无破绽。处长周兴负责,邀重庆中共党组织查其“中央大学”学习背景,但戴笠已事先安排妥当。

留在延安期间,沈之岳展现出极高的责任心,无论任务繁重与否,他都勤勉尽责,从不抱怨。

沈之岳凭借这些话语,成功获得了中国共产党的接纳,顺利成为其中的一员。

在红大,沈之岳结识了众多同学,扩大了社交圈,并顺利获取了大量中央机密情报,将其上报给了戴笠。

此人负责培养汉训班,凸显了当时延安敌特形势的严峻性,可见情况十分令人担忧。

全军覆没:战斗或行动的最终结果,即全体人员或力量遭受彻底失败,无一生还或无一成功。

汉训班特务输入方式独特:先培育陕甘宁知识青年,使其以进步身份考入延安抗大等校,随后分配到各单位。

如此,政审易过:本地人就地求学,接纳进步观念参与革命,难以发现漏洞。

戴笠察觉此行动高效,1940年他亲赴汉中,提出要求:务必从共产党处争取群众,从日方夺回汉奸,以提升工作成效。

程慕颐及其团队,自学员至教官乃至更高层级,均可获得20至200元奖励不等。

1941年,程慕颐的特别侦察组成功渗透多个边区,并接近了中共领导人。

汉训班首批特工顺利潜入延安,随即展开渗透行动。

此刻,沈之岳已全身而退,他并不像国民党宣传的那般神奇。

除情报任务外,他主要负责刺杀,但延安已建中央警卫营,领导人皆有武装警卫,沈之岳一直未寻得下手时机。

沈之岳在窑洞旁发现同伙留下的标记,指示他于次日中午在杜甫祠堂会面。

他一整晚紧张得无法入眠,经过反复思量,最终决定放弃前往。

陕甘宁边区保卫处在宝塔山古寺附近捕获一名可疑僧人,经查证为毛人凤手下特务孟之荃,其已在延安潜伏两年。

孟之荃的同伙均已被捕,审讯中他供认军统局派出一特工已潜入延安,可能随时执行刺杀任务。

保卫处处长周兴对此焦虑不已,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着手解决问题。

沈之岳长期在延安潜伏,并被毛主席派去收编新四军,协助张云逸司令。他忠诚执行任务,确保了工作的顺利进行。

新四军时期,他既为共产党人效力,又与戴笠派员紧密接触,搜集众多军中情报,最终导致严重后果。

1941年1月5日,叶挺与项英带领新四军北上途中,遭国民党军伏击,叶挺遭扣押,项英牺牲,新四军番号亦被撤销。

多年后,国民党当局逃至台湾声称:共党军事计划泄露给国民党,得益于沈之岳在新四军内部预先设立的秘密组织所起作用。

史学家认为,沈之岳向戴笠提供的情报对某事件起到了重要作用。

事件期间,沈之岳行动频繁,因其本身负有任务且思维敏捷,故未暴露任何把柄与破绽。

1941年,沈之岳离渝,结束9年中共核心潜伏。张爱萍忆称,其7年间均为模范党员,性格内敛温柔,含蓄深沉。

延安保卫工作严密,加之沈之岳后期长期在外,致使他承担的刺杀任务未能达成。

1941年后,国民党内部风波更甚,大特务戴笠为取悦蒋介石积极行动,西北的程慕颐亦组织潜伏人员成特工网,专注执行破坏任务。

程慕颐为完成任务,组织汉训班培养的“卧底”,历经9期,该组织已壮大至相当规模。

延安情报部门的“三大奇才”之一布鲁亦开始行动,一场激烈的巅峰对决,随之在延安悄然拉开帷幕。

特务吴南山被迫加入汉训班后自首,引出大案。布鲁据此设计劝降计,行动曲折,随即展开收网。

1942年底,布鲁与除奸部门紧密协作,成功捕获51名嫌疑人,另有6人逃脱。

毛主席对锄奸行动非常满意,称赞说:“我们需要更多像布鲁这样的人,若有十来位,将大有裨益。”

戴笠精心策划的布局濒临崩溃,为挽回颜面,他特在重庆白公馆举办“延安烈士追悼会”,蒋介石亲临现场以示悼念。

因此,戴笠在延安的行动受挫,未暴露的特务只得暂时潜伏,进入“沉睡”状态。

延安展开了反特务行动,使得擅长爆破、投毒、暗杀等技能的特务从此消失无踪,不再活跃。

对比汉训班情况与延安抓获的特务,发现戴笠派出的特工远超数十人,且有大量已潜入内部,关键名单由戴笠亲掌,他定会伺机再动。

1946年3月,戴笠未留遗言即坠机身亡,导致其单线联系的特工信息也随之消失。

深度潜伏的卧底往往终其一生都处于隐蔽状态,即“冬眠”之中,极少有机会揭露身份。

新中国成立后,公安部首要任务是追查“戴案”,陆续捕获潜伏特务。然而,无法确保特工已全数清除,历史上遗留的“影子”数量亦无从知晓。

"延安首起反特大案",中国警察网报道,该案标志着延安地区对特务活动的首次重大打击,展现了当时维护安全的坚定决心。

0 阅读: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