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对师傅端茶递烟,学到技术后取代师傅,师傅老板的信封愣住了

半烟来看生活 2024-12-31 20:04:31

徒弟每天对师傅端茶递烟,学到技术后取代师傅,师傅回到家打开老板的信封,当场愣住了

往事如烟,人生如戏。职场里,我们总以为付出真心就能换来忠诚,却不知,人性深处藏着多少深不可测的秘密。这是我,老林,一个工龄将近三十年的老技术工,关于我和徒弟小王的故事。一个关于信任与背叛的故事,一个关于坚持与希望的故事。

十年前,我还是厂里最受器重的技术骨干,专攻精密零件加工。那时,厂里引进了一批高端数控机床,年轻人玩不转,老工人不愿学,厂长点名让我上手。我花了三个月,把机床吃透,解决了生产线上的不少技术难题。厂长夸我技术精湛,直接给我涨了工资,还说以后要给我招个徒弟传承技术。

徒弟小王,就是在那个时候进厂的。

小王是个瘦高的小伙子,刚进厂就听说我是这里的技术“一把刀”,主动找上门,喊我“林师傅”,递烟端茶,一口一个“您辛苦了”。当时,我心里就想,这小伙子懂事,勤快,有礼貌,将来肯定能成事。

他确实很用心。每天早早到车间,把机床擦得锃亮。我讲解原理时,他听得入神,还会记笔记。一次我试探他,故意讲解了几个参数设置中的关键点,看他能不能记住。第二天,他竟然一点没落下,还主动找我说:“师傅,我昨晚研究了一下,有些地方还不太明白,您能再讲讲吗?”

这样的徒弟,哪个师傅不喜欢?

有了小王帮忙,我的工作轻松了不少,厂长也注意到了他。有一次,小王帮我完成了一项复杂的零件加工任务,厂长当着大家的面表扬他,说:“小王这小伙子,学得快,干得好!”

小王听了,嘴上说:“多亏师傅教得好。”但我分明看到,他眼里闪过一丝骄傲。

慢慢地,小王开始独立上机操作,有时甚至会接替我的工作,直接和厂长对接。有几次,我发现他在调整机床参数时偷偷瞄了我一眼,那眼神中,似乎藏着什么我说不清的东西。

我没有多想,只当是年轻人有冲劲。毕竟,我自己年纪大了,厂里也需要新人接班。我甚至主动找厂长提议:“小王这孩子不错,有潜力,可以重点培养。”厂长点头答应,还夸我心胸开阔,说:“老林,这小伙子将来肯定能接你的班!”

听了这话,我心里有点不是滋味,但也只是叹口气,把这份情绪埋在心底。

一天,厂长突然叫我到办公室,递给我一份文件。看完后,我愣住了——文件上清楚写着,我的岗位将由小王接任,而我被调到仓库做管理。

“厂长,这是怎么回事?”我站起来,手里的文件有些抖。

厂长叹了口气,说:“老林啊,你也快到退休年纪了,车间的活儿太累了,让小王接手吧。你去仓库,工作轻松,待遇不变。”

我咬着牙,问:“是小王提的要求吗?”

厂长避开我的目光,低声说:“年轻人嘛,有想法也正常。你也别多想,调去仓库是好事,清闲。”

走出厂长办公室,我心如刀绞。小王呢?此时正站在车间,目送我离开。他的眼神复杂,但他一句话也没说。

回到家,我气得摔了杯子。老婆问我怎么回事,我只能苦笑:“你教了别人一身本事,最后反倒被挤走,这就是职场啊!”

仓库的日子,清闲是清闲,但我心里憋屈,总觉得不甘心。有时候夜里失眠,想起小王那双眼睛,越想越不是滋味。人心怎么能变得这么快?

一天,下班回到家,发现门口放着一个牛皮纸信封,没有寄件人。我打开信封,发现里面是一张厂长亲笔写的信,还有几张复印的文件。

信里写着:“老林,对不起,厂里有些事情我不好明说。你看看这些材料,心里有数就行了。”

我拿起那些文件,越看越震惊,后背冒出一身冷汗。

原来,小王背地里做了不少手脚。他利用我的信任,暗中篡改了几次生产记录,把一些生产失误的责任推到我头上。同时,他和厂里几个副职领导套近乎,送礼、吃饭,甚至还通过不正当手段搞到了一些技术认证文件,这些东西,厂长早就知道了。

但厂长为什么不揭穿?因为厂长自己也怕被牵连。他默认了小王的行为,甚至利用我调离车间来平息事态。

我看完后,心里复杂极了。愤怒、悲伤、失望,一时间涌上心头。但更多的,是一种说不出的解脱感:原来,不是我做错了什么,只是人心太复杂。

那之后,我表面上依然平静地在仓库上班,但心里已经有了决定。

三个月后,厂里出了事。

小王接手车间后,一次大订单出了重大失误,损失惨重。厂长勃然大怒,当着全厂人的面把小王狠狠批了一顿。我站在人群中,看着小王低头挨骂,心里五味杂陈。

几天后,小王主动找我。他站在仓库门口,手里提着一袋水果,局促地说:“师傅,我来看看您。”

我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说:“我不是你师傅了。你现在是车间主任,我只是个仓库管理员。”

小王低下头,沉默了一会儿,说:“师傅,当初的事,是我不对。我年轻气盛,做了不少错事。现在厂长已经让我停职反省了,我真的知道错了。”

我没有回答,只是盯着他。他放下水果,悄悄走了。

两个月后,我被厂里突然通知提前退休。厂长亲自找我,递给我一个信封。里面是我的退休补偿金,还有一封感谢信。

“老林,你为厂里贡献了三十年,这是厂里的心意。退休后好好休息,有什么需要,随时找我。”厂长语气中带着些愧疚。

我接过信封,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退休后,我开始在家照顾孙子,帮老婆种种菜,生活倒也惬意。有时候,我会想起小王,想起厂里那段日子,但更多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人生就是这样,有苦有甜,有得有失。

或许,小王的所作所为在年轻时看似得意,但职场终究是个讲究本事和人品的地方。他的下场如何,我不想知道,也没必要知道。

人生中,师徒关系是一场缘分。师傅授艺,徒弟学艺,这是双向的信任,但有些徒弟学到的只是技术,却丢了做人最基本的底线。

我不后悔教小王,因为我教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做人的道理。至于他是否学会了,就不是我能控制的了。

正如厂长信里最后的一句话所说:

“老林,人可以输在起点,也可以输在途中,但真正的赢家,是能笑着走到终点的人。”

0 阅读:3

半烟来看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