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2月24日至2025年,俄乌冲突将满3年。这1000多天里,国际社会势力纷纷介入,东欧局势动荡不安,但和平仍未显现。
直到此刻,深度介入俄乌争端的各国才意识到问题,认识到中国此前的选择才是正确的。
【俄乌冲突:美国一手策划?】
提及俄乌冲突,众人常一关键点:俄对乌开战前,美情报部门已借国际媒体向全球预告,俄乌可能爆发战争。
遗憾的是,当时这一状况仅被视为美国试图离间俄乌,对此,国际上多家媒体迅速采取行动,明确澄清了这一误解。
辟谣未果,战争旋即爆发。东欧天际阴云密布,炮火肆虐,城市沦为废墟,平民流离,手足相残于硝烟之中。
众人因而视此为美国人预见力超群,然而,事情真相仅能用“预见力超群”四字简单概括吗?
战前,美军、情报系统及智库已针对俄乌紧张局势深入分析,并设身处地模拟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军事打击行动,进行演练。
此外,美国多次向乌克兰供武,前国务卿布林肯透露,2021年冲突爆发前,美国已向乌克兰提供包括防空导弹在内的武器系统支持。
同时,有消息称,俄乌战场期间,俄罗斯虽持续受西方经济制裁与封锁,但俄军所用武器中,至少有67%以上零部件源自美国制造。
俄罗斯卫星通信社依据线索推测,俄乌冲突可能是由美国策划引起。这一猜测大胆且基于现有证据。
美国以经济手段诱使乌克兰亲近西方,同时联合西方对俄罗斯施压,引发战争,最终使美国自身获得了巨大利益。
【俄乌冲突:除美国外,没有赢家】
俄罗斯卫星通信社的说法虽惊人,却揭示真相:在俄乌冲突中,除美国外,卷入各方均未获利。
首先分析冲突双方,即俄罗斯与乌克兰。
乌克兰作为冲突主战场,自冲突爆发便承受了巨大苦难,无需多言,其遭遇前所未有。
城市化废墟中,基础设施损毁严重,数百万民众流离失所。经济垮塌,通胀猛增,物资匮乏,民众生活困顿。年轻一代的未来被战争的阴霾笼罩。
即便在俄乌冲突期间,国际资本大鳄仍未收敛,据互联网公开资料,它们趁乌克兰忙于战事,无暇他顾,大量低价收购该国优质资产。
战争结束后,乌克兰重建家园和恢复经济将面临诸多挑战。国际资本低价收购的资产或成经济复苏大碍,导致乌克兰长期难以摆脱战争阴影。
俄罗斯虽军力强盛,但长期战争导致国内经济承压。加之国际社会金融制裁与孤立,使其经济一度深陷困境,难以自拔。
数据显示,2022年战争初爆时,俄罗斯GDP损失至少2.2%。虽战争刺激工业,经济增速达4.1%,但战争拉动不可持续,且现因外交陷内耗,增速能否平稳,尚难确定。
欧洲各国作为美国盟友,在冲突中追随美国对俄罗斯制裁。但这成为了欧洲的噩梦开端。
俄罗斯为应对欧美制裁,采用能源作为反制手段。
美国凭发达能源储备幸免于难,而追随其后的欧洲则深陷能源危机,工业成本飙升,民众负担加重,失业率攀升,经济增长放缓,部分国家现衰退迹象。
能源短缺加剧社会动荡与政治危机,致经济衰退,欧洲对美国依赖加深,美国借此巩固欧洲主导地位,使欧洲面临成为其附庸的风险。
【俄乌冲突:中国的中立才是解决之道】
美国凭借战争手段深入乌克兰,控制欧洲,削弱俄罗斯。直至此时,战争各方才意识到,中国的中立立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中立使中国免于直接军事冲突,同时在复杂国际局势中保持战略灵活,增强了中国的外交话语权。
中立立场为中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俄乌冲突期间,中国强化与其他国家经贸合作,特别是与欧洲互动,巩固了经济地位,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此外,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树立了独立自主的国际形象。中国坚守外交原则,拒绝外部干涉,彰显国家意志与自主决策力,国际地位随之提升。
当前中国已成为他国难以企及的存在。因此,对比中俄乌冲突立场时,人们感慨中国最初的选择才是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