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出兵参战对俄乌战争有不小的影响,只是乌克兰不时编造有关的假消息,只有少量消息相对可靠。2025年2月18日,首次证实第一门朝鲜制造的M1989型“谷山大炮”被摧毁。这次战斗由乌克兰无人机部队完成,地点在库皮扬斯克附近,这是一次战术性的胜利,但是仅限于象征性的胜利,对战场实质影响有限。
乌克兰无人机摧毁了朝鲜军援的“谷山大炮”
M1989型“谷山大炮”是一款履带式自行火炮,采用170毫米口径,发射普通弹的射程可以达到40公里,与北约155毫米火炮的最大射程相当,如果使用火箭增程弹,射程可以达到60公里。“谷山大炮”的主要缺点只是射速慢,每五分钟只能发射两发炮弹。
从炮口和炮管比例可以判断,应该就是“谷山大炮”
长期以来,M1989型“谷山大炮”被视为朝鲜射程最远的身管火炮系统,在远程打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如今在俄乌战争中,其大射程的特点相当有价值。按印度媒体《欧亚时报》的说法,它有效弥补俄罗斯反炮兵能力的一个关键缺陷。目前俄罗斯军队的反炮兵作战过度依赖多管火箭发射系统,缺少大射程的身管火炮。M1989型谷山大炮在射程上,可以有效压制西方提供的远程火炮。
2024年11月时,这款“谷山大炮”在穿越俄罗斯火车线路上被人发现。到2025年1月,到达了前线阵地。虽说这次M1989型“谷山大炮”被摧毁了,还是在夜间,主要还是无人机利用热成像功能发现了自行火炮发动机的热信号。但是没太大的影响,至少有200门同款大炮抵达俄乌前线,少量损失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毕竟现代炮战就是要承受损失的。
“谷山大炮”在穿越俄罗斯火车线路上被人发现
更值得关注的是,被摧毁的地点在库皮扬斯克,这是哈尔科夫州和卢甘斯克州边境一座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城市,可能意味着,俄罗斯军队在这个方向上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伴随着越来越多的朝鲜部队进入俄罗斯,战线上已经发现了很多明显的变化,乌克兰方面呈现了越来越明显的败势。
目前乌克兰发布的有关朝鲜军队的战报往往不实,需要仔细分辨。乌克兰国防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夫宣称,12000名朝鲜军人已经有4000名死伤,这完全就是单方面的说法,无法证实。尤其是这么大的伤亡,只俘虏2人,很显然并不成比例。
俄军的无人机学校
但是,他也证实,朝鲜官兵作为俄罗斯军队的一部分行动,双方执行的是“联合行动”。还有约有1000多名朝鲜官兵在学无人机。刚参战时,朝鲜军队没有无人机装备,如今开始接受新军事装备的训练。他一并承认“朝鲜士兵学习速度很快,仅用几个月就能适应现代作战战术和战略。”
“火星-11”导弹试射画面
朝鲜军队正在向俄乌前线增派部队,重武器也一并到达,不仅有重型火炮,还有KN-23战术弹道导弹,一般称为“火星-11”导弹,是朝鲜在2019年5月才首次发射的一款短程弹道导弹,射程为800-900公里。在2024年初,俄罗斯军队开始使用KN-23导弹打击乌克兰目标,到2024年时,已使用60多枚。
这对于俄罗斯确实是一个好消息,在实战当中,战术弹道导弹的应用非常广泛,需求量非常大,仅靠俄罗斯自产的“伊斯坎德尔”-M导弹完全不能满足需求。
乌克兰国防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夫
乌克兰国防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夫表示,KN-23战术弹道导弹在最初使用中,精确度存在严重缺陷,误差范围为500至1500米。但是俄罗斯导弹专家进行了技术改进,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的精确度明显提高,威胁也更大。布达诺夫表示,对KN-23 导弹的改进成为“俄朝日益加强的军事合作的一部分”。
朝鲜也在借机检验自己的武器装备
西方媒体相信,这款导弹的制导系统采用了西方制造商生产的零部件。根据乌克兰方面报道,从所谓“残骸”中发现美国、荷兰和英国在内的九家西方公司生产的关键部件,显现外部制裁对朝鲜无效。西方分析后认为,KN-23与俄制“伊斯坎德尔”-M导弹有一定相似之处,对乌克兰的反导系统构成了挑战。
根据美国智库利用卫星图像分析,在2024年11月时,朝鲜就开始扩建一座武器工厂,建造一座新的导弹组装大楼,预计其面积将比原有设施扩大60%至70%,以扩大KN-23导弹生产。
朝鲜军队获得战斗经验,还提升了军工
朝鲜参与俄乌战争,不仅获得宝贵的战斗经验,还在实现军事技术的现代化,按美国媒体《军事观察》的说法,俄罗斯为了获得支持,到2024年底,从朝鲜获得了超过600万发炮弹。而俄罗斯对朝方提供回报少不了,正在在技术、科学和工业等多个领域加强军事合作。
朝鲜为俄罗斯支持相当大,付出不小,收获更大,只是对俄罗斯来说,只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