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刑警》:是久违的纪实刑“真”

戏客 2024-12-13 13:55:52

刑侦题材的剧集一直热度不减,该题材下也涌现出无数经典的作品。

大家喜爱的原因有很多,大致总结起来不外乎:案发过程离奇、破案过程曲折、案件分析严谨吸睛……也正因为这样,不少作品在呈现的时候会有意强调案件的离奇,构造反转再反转的叙事迷宫;或者对案件人物的背景加以丰富,以复杂纠葛的人物关系构造独特的剧情宇宙;又或者通过赋予主角一系列破案天赋,以特点鲜明的主人公提升可看性。近期,有这样一部“素面朝天”的刑侦题材剧集热播,广受好评。说它“素”,是因为它几乎是平铺直叙案件本身,对其他环节不加渲染。它以纪实的手法真实地、客观地呈现每个案件,向观众展现案件侦破的各个环节,讲述刑警的少年壮志不言愁。

它,就是《我是刑警》。

关注刑侦本身,从案件出发,《我是刑警》的开头就是震惊全国的西山矿1.28特大杀人抢劫案。从1991年大山子派出所副所长高建设雪夜遇害,配枪被抢,多年来案件毫无进展,凶手一直逍遥法外,

到1995年,工资款发放在即的西山矿遭遇歹徒持枪抢劫,现场共发现11具尸体,其中包括一名,8岁的儿童。

两个案子,有效线索少,都发生在春节前,成为不少市民的噩梦,更是对刑警队的当头棒喝。必须破案,这是刑警的天职,也是对百姓的交代。

大学毕业的秦川,放弃分配的工作,回到河昌。为了找出杀害他师父高建设的真凶,也为了守护这片他热爱的土地。

在会上,他明知参会领导都是专家,他才刚来就跟胡局闹了别扭,但还是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为案件侦破提供了有参考性的方向。

在那个监控尚不完善的年代,排查可疑人物的手段比较局限,就是分区域摸排,挨家挨户问,挨个儿排查。警力不够,就从各地抽调人手;摸排范围大,就加班加点。

这一次,他们的对手十分强劲。不仅懂得销毁证据、破坏弹道,而且警惕性高,提前大半年为自己制造了不在河昌的证据。更可怕的,是他们冷血凶残,这种凶残不仅是对受害者,当他们内部成员中枪或暴露时,他们的枪口也毫不犹豫地对准了自己人,甚至毁尸灭迹。

当真相告破,被问及作案原因时,他直言:杀害高建设,是为了抢枪;杀害西山矿工人,是为了抢钱。至于为什么要干这些事,犯罪嫌疑人则把一切归根到了命运:因为命里没钱。

原因简单直接,却让人冷汗直流。同样泯灭人性的,还有张克寒——当街爆头,抢劫数目巨大,每半年就出现作案,气焰嚣张。八年时间里,他犯下数起恶性案件,而警方却连基本的嫌疑人锁定都十分困难。

他有极强的反侦察意识,彼时,监控已经在各街道、重要部门中开始运用,但是他的身影总能恰好躲开监控;他来去成谜,宾馆、餐馆、酒店,按道理人的衣食住行总会留下痕迹,但他选择住在荒郊的坟墓里,得以躲过一次次盘查;他缜密谨慎,和家里从来都是单线联系。并且约定暗号……他自认为天衣无缝,甚至在超市的监控中还看向镜头,向警方挑衅。这样的人,是社会治安的极大隐患。当然,案件的破获没有捷径,需要证据。上千号人投入监控排查,日夜轮替,才在监控中拼凑出他的印记。

还有花季少女雪地遇害案,因为距离案发时间过去了五年,调查起来困难加剧……

一桩桩要案、陈案的破获,背后折射出刑警们的付出和努力,他们以鏖战的姿态,誓将每一个犯罪分子绳之以法;

还有侦破手段的进步,从“人海战术”摸排到通过监控锁定目标,从DNA检验技术尚未成熟,检验费用高达2000元,到DNA已经可以帮助警方快速找到犯罪分子;

以及案件侦破时的阻力,这份阻力不仅来自外部,也来自跨地区合作内部时的掣肘,还有面对庞大排查数据时,基层的疏忽……真实、详实的纪录,全面的展示,这是《我是刑警》,也是观众所喜爱的刑侦题材剧集的模样。

ps:严禁私自转载!转载或者合作,请联系作者xkxike@qq.com

0 阅读:10

戏客

简介:聚焦热门影视剧筹备,关注娱乐圈最有潜力的新生代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