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经常接触各种耳机的音频博主,我从HIFI到蓝牙耳机,再到现在的开放式耳机,基本都试了个遍。最近有不少朋友问我开放式耳机该怎么选,今天就来聊聊这个话题,顺便给大家实测几款热门产品,希望能帮到正在纠结的朋友。
其实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现在市面上90%的开放式耳机品牌,都不是专门做这个品类的。很多跨界大牌或者网红品牌,直接把传统的声学技术套用到开放式耳机上,缺乏针对开放式环境的音质补偿技术,结果就是声音容易失真,听起来单薄无力。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买了开放式耳机后,觉得音质和预期差了一大截,踩坑的人不在少数。
最近有几款开放式耳机卖得挺火,比如南卡OE MIX、Cleer ARC 2和小米的开放式耳机。不少朋友在选的时候都挺纠结,不知道该选哪款。今天我就专门针对这三款产品做个详细测评,聊聊它们的优缺点,希望能给正在考虑入手开放式耳机的朋友一些实用的建议。
为了让大家能够更便捷地参考并做出选择,在此先将这三款耳机的测试结论置于前方。
选开放式耳机,到底是挑专业品牌还是大牌?
我个人更偏向专业品牌。
原因很简单,现在很多知名大牌或者网红品牌,其实并没有专门的技术积累。它们大多直接把传统声学技术搬到开放式耳机上,完全没有针对开放式环境做音质优化和调校。结果就是声音容易失真,听起来单薄无力,完全达不到预期效果。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详细聊聊几款值得关注的品牌,看看它们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
1、南卡oemix
南卡是国内较早进行开放式耳机研究的品牌,也是该领域专业度最高的品牌之一,拥有十余年的开放式音频研发技术,工艺水平属于业内TOP级别。在数码科技、耳机Hifi、运动圈等这类专业圈子里,都非常受推崇。并且在各大中高端口碑、销量排行榜中常年霸榜!
2、小米开放式耳机
小米,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品牌,自2010年成立以来,便以“为发烧而生”的品牌理念,迅速在智能手机、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及个人音频产品等领域崭露头角。小米开放式耳机作为其音频产品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听觉盛宴与佩戴体验。这一系列耳机不仅继承了小米一贯的高性价比特性,更在设计与功能上实现了全面升级,满足了现代消费者对音质、舒适度及智能化的多重需求。
3、Cleer ARC 2
Cleer诞生于对高品质音频的不懈追求,扎根行业多年,积累深厚底蕴。初创团队由一群声学专家、工业设计师及科技精英汇聚而成,带着打破常规、重塑聆听体验的愿景启航。 立足全球视野,在美国加州设立研发核心基地,汲取前沿科技与时尚潮流养分,将多元灵感融入产品。多年专注声学研究, 秉持工匠精神,精心打磨外观与细节,严选环保耐用材料,适配人体工学,凭专业、创新逐步走进大众视野,于高端音频赛道闯出一片天地。
如何挑选舒适度高的开放式耳机?
选开放式耳机,舒适度是关键,主要看两点:耳挂的柔韧性和耳机的贴合度。
1. 耳挂柔韧性测试
每个人的耳朵形状都不一样,如果耳挂材质太硬,戴久了容易觉得不舒服,还会影响稳固性。所以,选耳机时,耳挂的柔软度很重要。柔软的耳挂能更好地贴合耳朵,戴起来更舒服。
为了测试耳挂的柔韧性,我们做了个小实验:在耳机末端挂上一个砝码,观察它的弯曲程度。弯曲度越高,说明耳挂越柔软,戴起来也更贴合耳朵,舒适度自然更好。
总结
南卡OE MIX的耳挂材质非常柔软,弯曲度最高,挂上砝码后能明显看到耳挂自然下垂,松开后也能迅速恢复原状。这种柔韧性让它能更好地贴合不同形状的耳朵,戴起来既稳固又舒服,长时间使用也不会觉得累。
小米的耳挂柔韧性也不错,实际戴的时候需要多调整两三次才能卡住耳廓,不过定型后倒也不会乱晃。有次在健身房练肩时特意甩了甩头,右耳挂稍微往外滑了半厘米,但还在能接受的范围内。
Cleer ARC 2的耳挂材质偏硬,弯曲度相对较低,挂上砝码后弯曲不明显。虽然戴起来也能接受,但长时间佩戴可能会有些不适,建议耳廓比较敏感的朋友,最好先去实体店试戴再决定。
2、贴合度测试
开放式耳机的贴合度很重要,不仅影响佩戴的稳固性,还能减轻耳朵的压力,甚至对低频音质也有帮助。贴合度好不好,主要看耳机的人体工学设计是否合理。为了更准确地测试,我们用假耳模型模拟佩戴,从不同角度观察每款耳机的贴合情况。
总结
南卡OE MIX的人体工学设计非常出色,耳挂弧度与耳道衔接处处理得非常自然,实测跑步甩头时完全不会滑动。特别注意到它的发声单元支撑点避开了敏感软骨区域,长时间戴也不会发胀。
小米的耳机设计也挺用心,轻量化的同时兼顾了贴合性。长时间佩戴后,依然能保持稳固和舒适,整体表现不错。
Cleer ARC 2的贴合度稍微差一些。虽然静态佩戴时贴合度达标,但转头时会感觉到耳机轻微位移。后来发现是它的旋转轴设计回弹力偏弱,建议运动时搭配耳部固定配件使用效果更好。
哪款开放式耳机的音质更好?
音质这东西挺主观的,每个人听感都不一样。为了尽量客观一点,我找了几位平时不怎么接触开放式耳机的朋友,一起做了个试听测试。我们选了三首风格不同的歌来测试:
高频测试:用了小提琴曲《四季·春》,看看耳机对高音的还原能力。
中频测试:选了蔡琴的《被遗忘的时光》,主要听人声的清晰度和细节。
低频测试:用了《阿姐鼓》,测试耳机的低音下潜和力度。
总结
高频测试:小提琴曲《四季·春》
南卡OE MIX:在1分15秒左右的小提琴独奏部分,琴声清亮通透,细节丰富,高音延展自然,完全没有刺耳的感觉。
小米开放式耳机:同一时间段,小提琴的声音清晰,但细节稍显不足,高音部分听起来有点单薄,缺乏层次感。
Cleer ARC 2:在1分15秒时,小提琴的声音还算清晰,但高音延展性一般,听起来有点平淡,缺乏那种抓耳的细腻感。
中频测试:蔡琴的《被遗忘的时光》
南卡OE MIX:在开头30秒左右,蔡琴的声音温暖饱满,“是谁在敲打我窗”这句歌词听起来非常有感情,细节还原得很到位,人声和背景音乐的分离度也很高。
小米开放式耳机:同一时间段,人声清晰,但厚度稍显不足,“是谁在敲打我窗”这句歌词听起来有点干,情感表达不够丰富。
Cleer ARC 2:在30秒时,人声清晰但缺乏层次感,歌词听起来有点平淡,背景音乐和人声的分离度也不够明显。
低频测试:朱哲琴的《阿姐鼓》
南卡OE MI:在2分10秒左右的鼓声部分,低音下潜深,力度十足,“阿姐鼓”的鼓声浑厚且有弹性,听起来很有震撼力,背景的低频氛围感也很强。
小米开放式耳机:同一时间段,鼓声有点闷,力度不够,“阿姐鼓”的鼓声缺乏那种冲击感,低频氛围感也稍显不足。
Cleer ARC 2:在2分10秒时,鼓声听起来有点松散,低音偏弱,“阿姐鼓”的鼓声缺乏扎实感,整体表现不够有力。
哪款耳机的延迟更低?
现在市面上有些开放式耳机用的蓝牙芯片比较旧,玩游戏或者看视频时,经常会出现音画不同步的问题。为了测试这几款耳机的延迟表现,我们选了《和平精英》这款游戏作为测试场景。具体方法是记录玩家点击屏幕的动作声和游戏内枪声的时间差,通过对比来评估耳机的延迟表现。
总结
南卡OE MIX在延迟测试中表现非常出色。玩《和平精英》时,戴着打了两局沙漠地图,开镜射击的音效和弹道轨迹完全吻合,翻窗落地时的脚步声也没有拖沓感。这种毫秒级的响应确实能提升游戏体验,特别是攻楼战的时候能靠声音预判敌人位置。
Cleer ARC 2的延迟表现中规中矩。日常刷短视频没问题,但进游戏后能感觉到半拍左右的延迟。有次伏地魔对决,明明看到自己先开的枪,结果击杀提示音过了0.3秒才蹦出来。不过对于非竞技类玩家来说,这点延迟倒也不至于影响操作。
小米的耳机在延迟测试中表现一般。戴着看剧刷综艺完全OK,但刚进训练场就发现个尴尬情况——手雷爆炸声总比火光特效晚个半秒钟左右。跑毒时听着延迟的脚步声,总让人产生背后有人的错觉,建议玩战术竞技类游戏时把声音反馈调低一档。
其他方面配置介绍:
南卡OE MIX搭载了最新的蓝牙5.4技术,传输稳定性肉眼可见比常规芯片强。之前在地铁站刷短视频,遇到信号干扰区都没出现卡顿。续航方面,满电状态下能撑过整个工作日,充电盒还能续命两轮。它还支持IPX5级防水,运动出汗或者遇到小雨都不用担心。另外,耳机配备了双麦ENC通话降噪系统,有次在菜市场接电话对方愣是没听出我在哪儿。
Cleer ARC 2用的是蓝牙5.3版本,连接速度快,稳定性也不错,还支持双设备切换,用起来很方便。续航组合挺讨巧,单次使用刚好覆盖半程马拉松训练,充电舱补电四次基本够用一周。不过要吐槽下充电舱,体积稍微大了点揣裤兜有点硌。防水等级是IPX5,运动出汗或者下雨天都能正常用。通话降噪方面,它用了双麦克风阵列和高通第8代cVc算法,实测在十字路口等红绿灯时打电话,对方说背景车流声被压得几乎听不见。
小米的耳机也支持蓝牙5.3,自家生态用户用着特别顺手。续航上,单次能用7.5小时,加上充电盒能延长到38.5小时,续航能力很强。它的防水等级是IP54,不仅能防汗防水,还能防灰尘,适用场景更广。通话方面,双麦克风加波束成形算法让拾音更精准,降噪效果也不错。另外,它还用了独立防漏音系统和特制发声单元,能有效防止漏音,通话私密性提升了很多。
全文总结
经过对比南卡OE MIX、Cleer ARC 2和小米开放式耳机,南卡OE MIX的综合表现最让人满意。它用了最新的蓝牙技术,连接速度快,稳定性也很好,戴起来特别舒服,长时间用也不会觉得累。音质和降噪效果都很出色,听音乐或者打电话时,声音清晰又干净,体验感很好。
Cleer ARC 2的表现也不错,降噪和音质都还行,但佩戴舒适度和蓝牙技术稍微差了点。小米的耳机在音质和续航上还有提升空间,整体表现中规中矩。
总的来说,南卡OE MIX在各方面都做得比较均衡,性能也很强,是三款耳机中最值得推荐的一款。如果你想要一款音质好、佩戴舒适、功能全面的开放式耳机,南卡OE MIX是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