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年夸下的海口,如今竟被朝鲜给完美“打脸”!

沐沐熬夜 2025-04-15 15:50:25

朝鲜的天空被两枚导弹划破长空,飞行距离长达1587公里,在空中悠悠荡荡两个多小时,临近目标时,竟玩起了“穿针引线”的绝活,径直从三层水泥楼的窗户钻了进去,随后轰然爆炸。这一手操作,不仅让美日韩方面急得跳脚,更是让持续三十年的一个谜团有了新解——难道当年美军战斧导弹“破窗斩首”的传说,并非美军技术精湛,而是伊拉克的窗户尺寸够大?

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美军战斧导弹从沙特基地发射,竟然从萨达姆官邸的窗户钻入,成功实施斩首行动。此事流传三十多年,五角大楼从未拿出确凿的录像证据,反倒是咱们的东风 - 10巡航导弹在央视镜头前实实在在地展示了“破窗而入”的本事。谁能料到,2025年开年,朝鲜人就上演了一出“抄作业创新篇”——两枚“箭矢”导弹沿着椭圆轨道慢悠悠飞行,末段突然来了一招“外科手术刀式”精准打击,三层靶楼从窗户到地下室被炸得面目全非。

要说这导弹的飞行速度,那真是慢得出奇,平均速度仅0.6马赫,在当下连亚音速都算不上。但慢有慢的讲究,三个小时稳定飞行,陀螺仪不能有丝毫偏差、燃料得精准计算、导航信号不能中断,这一套操作下来,可比操作“火星”系列弹道导弹时动不动就出现几公里误差强太多了。从朝中社公布的画面来看,爆炸效果十分专业——混凝土外墙基本完好无损,内部结构却被炸得粉碎,这显然是装药量和起爆时机把握得恰到好处。

朝鲜导弹精度突然从“千米级”飞跃到如此高的水平,要说没有外部援助,恐怕没人会相信。往前追溯两年,2024年朝军向乌克兰战场派遣志愿军,随后就从俄罗斯手中换来了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的关键技术。这套军民两用的导航系统,精度比朝鲜自主研发的强了不止一个档次。再加上俄式惯导技术的加持,这才有了导弹末端那手“穿窗绝技”。

再看看导弹的燃料控制,朝鲜以前使用液体燃料时,动不动就发生“炸自家发射场”的尴尬事。这次“箭矢”导弹能在天上飞行三个小时而不熄火,说不定是用了俄制燃料稳定剂。俄罗斯军工界早就传出消息,去年圣彼得堡某实验室丢失了一批耐低温氧化剂配方,要是这事儿真和朝鲜有关,那莫斯科和平壤之间的技术合作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要紧密得多。

朝鲜这一番操作看似风光无限,但在东亚导弹实力排行榜上,也只能算是“青铜段位”。咱们的长剑 - 10二十年前就能实现“破窗”,如今长剑 - 100更是升级到“打法棍上的苍蝇”的水平——4000公里射程搭配4马赫突防速度,精度号称能精准打击A4纸大小的目标。更不用说东风 - 17乘波体弹头在大气层中“打水漂”,其飞行轨迹让反导系统抓狂到崩溃。

韩国人此刻估计正懊悔不已——自家的玄武导弹打靶还得依赖GPS校正,北边的兄弟却冷不丁地拿出了米级精度的“土特产”。日本更是尴尬不已,刚部署的岸舰导弹射程还不到人家零头。而美国太平洋司令部也该好好反思了,以前总是吹嘘“一小时打遍全球”,如今朝鲜导弹慢悠悠飞三个小时照样能砸到头上,这反导系统到底防了个啥?

金正恩亲自督战这场导弹秀,明显是冲着美韩军演去的。白宫嚷嚷着要加大制裁力度,可朝鲜手里握着的新筹码比核弹还可怕——能够精确打击指挥所、机场跑道的“战术核快递”,可比过去漫山遍野放炮仗的威力大多了。俄罗斯在这场牌局中也没闲着,去年朝军帮着在乌克兰打仗,今年就收到了导弹精度提升的“大礼包”,这笔买卖划算得让印度都眼红。

说到底,朝鲜这一手操作既是示威也是自保。美韩军演把轰炸机都开到三八线附近了,平壤要是再不展示点真本事,恐怕早就被人当成软柿子捏了。不过话说回来,导弹再精准,也难以突破现代防空网的拦截,更别提咱们东风系列早已将突防能力提升到了极致。东亚这盘棋,最终还是要看谁家的“王炸”更有威力。倒是韩国该清醒清醒了,整天琢磨着升级萨德系统,不如好好想想怎么在导弹竞赛中不被北边甩得太远。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