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会前贺龙与陈毅因一事“吵架”,周总理劝道:还是听我的吧

又困了 2022-10-14 00:03:35

新中国成立后,全国进入了全面的发展,体育事业也是发展的一部分。1963年10月3日,周总理、贺龙、陈毅三人一起,共同接见了要去国外参加运动会的代表团。

就在这时,贺龙和陈毅因为一些事情的不同观点,二人在现场“吵架”,各自说得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周总理看着两位老帅的看法不同,劝道:还是听我的吧。

那么,贺龙与陈毅具体因为什么事情发生“争吵”的呢?一旁的周总理又是如何巧妙地化解问题的呢?

贺龙担任中央体委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体育方面的发展还是比较落后的,主要是由于历史原因。建国初期,国家肯定要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经济建设和民生上面,体育方面的工作暂且由新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主管。

直到1952年11月,中央在征得贺龙的同意后,由他担任中央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主管全国的体育工作。许多人会觉得让战功赫赫的元帅管理体育,是不是有些大材小用了,实际上并非如此,贺龙的工作不仅仅是管体育,他还兼任了许多要职。

贺龙担任中央体委主任的兼职,他本人还是西南军区司令员,主管西南军政委员会和西南军区的工作,身兼数职,责任重大。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贺龙就对体育运动有很深的兴趣,在八路军120师,他组建了一支“战斗篮球队”。这支篮球队由贺龙亲自带队,在各大比赛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贺龙一上任,就对各大球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既是军人出身,又是统领大军的主帅,严格的要求是贺龙做事的标准。每一场比赛,贺龙的胜负欲望很强,这也难怪,他将比赛比喻成战场,只能赢不能输。

在贺龙主持体委工作期间,我国的体育事业发展得很快,在组织的支持下,运动健儿们奋勇拼搏,拿下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共打破世界纪录145次,获得了13项世界冠军,有两百余人获得体育运动荣誉奖章。

与此同时,贺龙积极向全民推广体育运动,中国的青少年比父辈平均身高增加了三厘米左右,都是在贺龙的领导下创造出来的佳绩。

贺龙与陈毅“争吵”,周总理解围

尽管贺龙身兼数职,他的军政要务很多,但对体育事业的发展依旧非常上心。平日,贺龙非常关心体育运动员的健康、生活情况,尽量给他们安排好的训练环境,确保能够保持竞技水准。

1962年9月,为了摆脱国际奥委会等组织的控制和歧视,印尼总统苏加诺提出,要在第四届亚运会后举办一场不受大国控制的新兴力量运动会,该提议立即得到了中国和众多亚非拉国家的支持。

根据苏加诺的提议,新兴力量运动会在1963年11月在印尼雅加达举行,参加此次运动会的有48个国家和地区的2404名运动员,规模还是比较大的。

对于新兴力量运动会,贺龙非常关注,他要求运动员们要好好比赛,在优势项目中拿金牌,劣势项目中奋勇争先,缩小差距。1963年10月3日,贺龙带着周总理和陈毅等人接见了前往印尼参加新兴力量运动会的我国体育代表团。

大赛前贺龙要动员一下,给参赛的球员鼓鼓劲,分析一下各项目的优劣势。当贺龙说到羽毛球项目的时候,他要求运动员们把羽毛球所有冠军都拿过来。

一旁的陈毅听了贺龙这句话,当场插了句嘴,他说:我不同意,贺老总你是体委主任,要多拿金牌没错,可你们把所有金牌拿回来了,我这个外交部长就不好做咯。

当时陈毅担任外交部长,负责主持外交工作,贺龙听了陈毅这句话,还是摇了摇头说:不,我还是希望全部拿回来。

陈毅摆了摆手,笑着说:不能都拿嘛。贺龙也不退让,坚持说:陈老总,能拿的还是要拿回来的!两位元帅在“吵架”,一旁的同志们听了都哈哈大笑,台下的运动员们也发出一阵笑声。

陈毅与贺龙争执一番后没个结果,只好求助身边的周总理说:好,那咱们都听周总理的吧。周总理早就想说句话了,只是刚刚两位元帅都觉得自己有理,一时不好插话。

周总理起身看了看陈毅和贺龙,耐心地说道:我看不能都拿,也拿不到,要鼓励我国运动员创造好成绩,也要欢迎兄弟国家的运动员创造好成绩。周总理的这句话非常有水平,既没有帮陈毅说话,也没偏袒贺龙,站在完全公正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周总理一言既出,在场的人无不叹服,两位老帅也欣然接受,不再为是否拿金牌的事情争执不下了。

结语

站在陈毅的角度上来讲,他主持外交工作,需要与各国外交人员交流往来,一切以和为贵。运动会比赛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不要因为胜负欲望伤了各国运动员之间的和气,这是最主要的。

站在贺龙的角度考虑,他主管体育工作,运动员的成绩就代表着一个国家的体育水平。贺龙希望运动员们在比赛中拿出全部实力,争取在优势项目中拿下所有冠军,取得好成绩,这是他身为体委主任的一种责任和态度。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