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老冤家"去世,许世友回忆:他那个脾气,很多人都受不了

张五笙说历史 2024-08-13 08:22:49

1980年的一个寒冷冬日,北京城笼罩在一片肃穆的氛围中。一则消息悄然传开:开国上将王建安病逝。许世友坐在办公室里,听到这个消息时,陷入了沉思。

他和王建安,这对曾被称为"山东双雄"的革命老战友,有着近半个世纪的恩怨情仇。许世友轻声叹道:"他那个脾气,很多人都受不了。"这句话,道出了两个性格相似却又矛盾重重的革命老战友之间复杂的关系。

回溯到1932年,红军队伍中,两个年轻人崭露头角。许世友成为红12师34团的团长,而王建成(即王建安)则担任红10师30团的政委。

两人都是湖北老乡,曾一同参加黄麻起义,性格上都是直来直去、脾气火爆的主。谁能想到,这两个看似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日后会上演一出跌宕起伏的"老冤家"戏码。

1934年,王建成的仕途更进一步,被提拔为红四军的政委。两年后,许世友也不甘示弱,升任红四军军长。

这一升一降,让两人成了军政搭档,本该是珠联璧合的好局面。然而,命运弄人,1937年的一场风波,彻底改变了两人的关系。

那时在陕北,抗大正在开会批判张国焘。会议进行得如火如荼,却不慎伤及了其他红四军的高级干部。

许世友心中的怒火蹭地一下窜了上来。他一拍桌子,决定带领几十个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返回川陕老区打游击。这个决定如同一颗炸弹,投入了平静的湖面。

王建安得知此事后,心中天人交战。他深知许世友的决定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最终,他选择了向保卫处报告。许世友的计划被搅黄了,他怒不可遏,认定王建安背叛了他们。从那一刻起,两人之间的裂痕再也无法弥合。

抗战爆发后,命运再次将两人推到了一起。他们都被派往山东,一个在胶东,一个在鲁中。有一次,在一场干部会议上,两人不期而遇。会场的空气仿佛凝固了,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种令人窒息的尴尬。

许世友站起来,目光如炬,当着众人的面讽刺道:"看啊,这不是我们的'叛徒'吗?"王建安面无表情,但紧握的拳头泄露了他内心的波澜。

然而,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1948年,毛主席亲自出面调解两人的矛盾。他先找王建安谈话,委以重任,让他攻打济南,还安排他担任山东兵团副司令,许世友则任司令。随后,毛主席又和许世友长谈,劝说他与王建安携手合作。

许世友听了毛主席的话,内心激荡。他深知大局为重,于是主动向王建安伸出了橄榄枝。两人重修于好,配合默契,仅用8天就攻下了济南。这一战役,不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也让两位"老冤家"重新找回了革命友谊的温度。

建国后,王建安因为说话太直,得罪了不少人。然而,叶剑英元帅却对他的工作作风大加赞赏。1979年,王建安重新出山,担任中纪委常委。他负责处理涉及军队的信访件,秉公办事,不畏权贵。

1980年,王建安病重。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向妻子提出了五个"不要":不要追悼会,不要遗体告别,不要保留骨灰,不要占用公墓,不要通知亲友。

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将军,选择了一种极其低调的方式离开人世。他的遗体被捐献给了医学事业,直到一个月后,他的老部下和战友们才得知这个消息。

许世友听闻王建安的离世方式,不禁感慨万千。他回忆起两人的恩怨,又想到王建安一生的坚持和奉献,不由得对这位老战友肃然起敬。

回首往事,许世友和王建安的关系可谓跌宕起伏。从并肩作战的战友,到势同水火的对手,再到和解后的革命伙伴,他们的故事犹如一部小型的革命史诗。1955年,一件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许世友和洪学智这两位上将,竟然向中将詹才芳敬礼。

这背后有一段渊源:詹才芳曾是红九军的政委,获得了中将军衔。而许世友和洪学智虽然曾是詹才芳的下属,但后来的发展却超过了詹才芳,成为了上将。这一幕,仿佛是对革命历程的某种致敬。

说起来,詹才芳还和另一位传奇人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那就是何畏,一个1900年出生于海南琼海市的革命志士。何畏的一生堪称传奇。

7岁随父亲去马来西亚,18岁就成为马共要员,却被驱逐回国。回国后,他在厦门大学读书,与郭沫若等人创立了创造社。1926年,在郭沫若的引荐下,何畏进入黄埔军校第五期学习。

何畏的革命生涯可谓精彩纷呈。1927年参加广州起义,两年后又投身百色起义。1932年10月,他加入张国焘阵营,担任12师师长。

次年,随着红四方面军的扩编,何畏晋升为第9军军长,詹才芳则成为他的政委。两人携手指挥了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等重大战役。1935年5月,何畏率部接应红一方面军,完成了著名的"懋功会师"。

战场上,何畏身先士卒,曾11次负伤,落下一条胳膊和一条腿的残疾。许世友评价他说:"这人脾气挺大,不过确实有两下子。"

何畏的脾气确实火爆,曾鞭打过师长徐顺礼,还用枪威胁过作战科长周希汉。但他对下属虽严厉,却也体贴,曾给受罚的团长送鸡汤。有一次在毛儿盖开会,他甚至用枪指着首长,可见其性格之烈。

然而,何畏的结局却成了一个谜。1937年4月,他在延安突然失踪。关于他的去向,众说纷纭:有说他遭害,有说他叛变投敌,还有说他回乡饿死。

直到1946年,他给家里寄了一封信,称自己在广州救济院安老所,还提到娶了个叫罗明新的妻子,生了一儿一女。1955年,又有传言说他回到老家,与原配曾国彩和儿子何达梭一起生活。

何畏本来前途无量,有望成为上将,甚至大将。可惜他性格固执,立场不够坚定,最终葬送了自己的事业。在延安期间,他曾担任抗大副校长,组织对他还是很重用的。但他选择离开革命队伍,这成为了他人生的重大转折点。

回到许世友和王建安的故事。两人同为"山东双雄",性格相似,都是直言不讳、脾气火爆的人。他们的关系经历了从合作到对立再到和解的过程。

毛主席在化解他们矛盾中起了关键作用。王建安为人正直,不畏权贵,对自己和家人要求严格。他生活简朴,去世时的安排也体现了他低调的作风。

许世友晚年回忆起王建安,虽然承认他脾气不好,但仍然欣赏他的为人和性格。这段复杂的革命友谊,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也折射出那个激情燃烧岁月里革命者的赤诚与矛盾。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长河中,许世友、王建安、何畏、詹才芳等人的故事,犹如一幅幅生动的画卷,展现了那个时代革命者的坚韧、勇气、矛盾与困惑。

他们的经历,不仅是个人命运的写照,更是一个时代的缩影。从他们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革命的艰辛、胜利的喜悦,也看到了人性的复杂与历史的无情。

这些革命前辈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便是在最艰难的岁月里,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与和解、信任与背叛、友情与敌意,都是如此真实而复杂。

他们的经历,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国革命的曲折历程,也让我们对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有了更加立体和真实的认识。

在今天回望这段历史,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撑着这些革命者在腥风血雨中前行?又是什么样的力量,让他们能够在矛盾和困惑中找到方向?

也许,答案就藏在许世友最后的那句感慨中:"他那个脾气,很多人都受不了。"这不仅是对王建安的评价,更是对那个时代所有坚持革命、不畏艰难的战士们的赞誉。

如今,许世友、王建安等人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故事仍在激励着后人。他们的经历告诉我们,革命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正是在这样的矛盾与和解、对立与团结中,中国革命才最终取得了胜利。他们的故事,永远是中国革命史上不可磨灭的一页。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