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大山这个名字又回到了我的视野。
前几天刷短视频,蹦出来一个老视频,是大山和马东在春晚上的那段《五官新说》。那浓浓的老外腔配上一口溜溜的相声,笑得我直拍大腿。
这不由让我想起那个90年代横空出世的"洋相声演员"。嘿,说起大山这个名字,那可真是一段传奇。
你说他这个金发碧眼的老外,咋就跟中国相声杠上了呢?关键还真让他给杠出名堂来了!四上春晚,那可不是闹着玩的。要知道,就连很多德高望重的相声演员,一辈子也没机会登上春晚舞台。
这让我想起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有次后台,冯巩看着大山说:"你小子可以啊,一个老外,把我们中国相声都玩明白了。"这话说的,简直就是一记重锤!
搁在当时,谁能想到一个加拿大人,能把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相声说得这么溜?你去翻翻那些年的春晚录像,大山和潘长江的《一张邮票》,跟马东的《五官新说》,那叫一个绝啊!
啧啧,说起那段时期的大山,简直就是春晚的"常驻嘉宾"。那会儿只要听说春晚有大山,收视率准能噌噌往上涨。讲真,我是真服这位老外的勇气。
你想啊,人家明明可以在加拿大过着舒舒服服的日子,非要跑来中国学相声。这不是找罪受是啥?更绝的是,人家还真就学成了!
姜昆老师收他当关门弟子的时候,圈内人都说这是疯了。一个老外,能学好相声?开什么国际玩笑!可人家大山就是不按套路出牌。
那些年,大山说相声的视频在网上疯传。特别是他那段模仿东北、四川、广东各地方言的段子,简直成了经典中的经典。这事搁我身上,打死也不敢想。就算给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说自己能把相声说得比中国人还地道。
可大山就是这么干了,而且干得漂亮!说到这,不得不提一个转折点。
2012年,相声界掀起了一阵"德云风"。郭德纲带着他的"非著名相声演员"们,把传统相声玩出了新花样。这个时候冯巩跟大山说了句话:"想成功,就得跳出舒适圈。"
这话听着简单,可细品起来,味道可不一般。大山一下子就悟了。
他明白了,自己不能一辈子就当个"会说相声的老外"。那多没意思啊!于是,他干脆来了个华丽转身。
现在的大山,成了加拿大的"中国亲善大使",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这条路上,越走越宽。你说这事儿搞笑不搞笑?
一个老外,不仅把中国相声学到了家,还把这门手艺变成了搭建中西方文化桥梁的工具。这操作,简直绝了!回头想想,大山的故事给我们上了一课:人生啊,有时候就得来个急转弯。站在原地踏步,那叫混日子。敢于跳出舒适圈,才能闯出新天地。看看人家大山,从相声演员到文化大使,这转身漂亮不?说到底,人生就是要不停地突破自己。守着一亩三分地刨食,那不是咱们这代人该有的活法!现在每次看到大山在国际场合侃侃而谈,我就在想:这哥们儿,可真是玩明白了!你说说,这不就是给我们打了个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