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中国西南边陲之地。这里风景宜人,景色秀美,也是人类文明重要的起源地之一。
历史的悠久给云南留下来许多文化的瑰宝,“乌铜走银”便是其中一个。
可是到了科技发达的今天,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却要濒临失传,真正会这项技术的人全世界恐怕十个人都不到。
那么为什么受人追捧的“乌铜走银”会有失传的风险呢?而需要学习“乌铜走银”这项技术的人又有什么特别要求呢?
非物质文化遗产——乌铜走银乌铜走银,从字面上看主要的使用材料便是铜和银。这项工艺十分复杂,且是云南独有的铜艺制作方法。
以铜为胎,在胎上打磨各种精美巧致的花纹,随后将融化的金水或者银水填入花纹中。等待冷却以后,再重新进行打磨,直到表面变得光滑平整。
等到过段时间,底铜便会呈现出乌黑的颜色,而原先图案中嵌入的金水或者银水也会变成黑白色或者黑黄色。
在这种图案的装饰下,整个工艺品便会变得十分雅致,古色古香。
富人们通常会在自己的文房四宝上使用这种工艺,给自己的书房平添一种典雅之色。
“乌铜走银”发展至今日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
而真正要追溯到它的源头,恐怕要从清朝雍正年间算起。
相传在云南红河石屏地区有一个岳氏家族,而家族里面有一个能工巧匠,名叫岳富,极善于制作铜制工艺品。
“乌铜走银”这项工艺便是他发明的。而关于这个发明还有一个十分有趣的故事。
岳富在一次制铜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将自己的金戒指掉入了高温的熔炉中。还没有等他来得及反应,金戒指便立刻化成了一滩金水。
岳富见状,是又气又恼。许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他将身边的银、铝等金属材料也全部一股脑儿地丢进去,之后便不管不顾地离开了。
在他第二天打开炉子以后,没想到却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他发现炉中出现了一种颜色黑亮的合金铜,黑色中呈现若隐若现的金黄色和银白色的线条,他试着用这种合金铜制作成工艺品。
没想到这次意外却让有了不一样的收获,他仔细研究了一段时间,终于发明了一种新的制铜工艺——乌铜走银。
在他拥有这项新的技术以后,他大胆尝试和创新,所制作的工艺品也越来越精美,一时间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
由于技术的保密性和复杂性,岳氏一族在很多年里一直垄断着这项工艺技术。
由于“乌铜走银”才刚刚发明出来,因此不算是非常有名。
而它发展的鼎盛时期应该是在清末民初。在经历了一代又一代岳氏匠人的改善,乌铜走银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
产品的产量和销量也达到了一种规模。
售卖乌铜走银工艺品的店铺也从小小的石屏县开到了云南的省会——昆明。产品除了售卖给中国人以外,也迎来了一堆海外的买家,他们大多数都是用来自己收藏或者是赠予贵客的。
乌铜走银由于工艺的复杂,因此售价也是十分高昂,大部分都是有钱人争相恐后地去购买。
云南当地政府则把它当作代表本地工艺水平的礼物送给那些客人。
一些居心叵测的人看到了乌铜走银的利益之高,便开始有了其他心思。
由于岳氏是一家垄断的,那些想要学习这种工艺的人便开始走一些不寻常的道路。
有的去给岳家做了上门女婿,而有的便偷偷在店里学习。
自此乌铜走银便不再是岳氏独有的一项技术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战争爆发,社会动荡以及经济的萧条,乌铜走银的发展也开始步入了瓶颈期。
这种工艺品很难在卖出去了,因此经营“乌铜走银”工艺品的店铺大部分都关了门。
为了自己的生计考虑,许多匠人也不得不寻找其他的出路。
直到民国成立以后,这种濒临灭绝的情况才有所好转。
20世纪50年代,政府决定要保护、挖掘和拯救那些快消失殆尽的文化遗产。很幸运的是,“乌铜走银”便是其中的名单之一。
那时的“乌铜走银”传承者已经不再姓岳,而是落到了一名叫苏继承的匠人手中。
“乌铜走银”便在苏继承的引领下再次回到了大众的视野中。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苏继承的离世,乌铜走银又再次走向了没落。
即使后来有匠人重新拾起了这份手艺,但是终究没有让乌铜走银走向原先的辉煌。
时间来到了21世纪以后,我国政府十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一时间,那些快要失传的物质文化遗产慢慢有了生机。
独到精湛的技术,奢华典雅的品貌让国家注意到了“乌铜走银”,并且将它列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单。
时至今日,乌铜走银的手艺已经传承到了一位叫金永才的老人手上。
百年手艺难传承金永才,一位地道的云南人。
那年十八岁的金永才在机缘巧合下遇到了“乌铜走银”的传承人——李加汝。
李加汝也是从岳氏手中接下了这个沉重的担子,考虑到万一自己走后,“乌铜走银”无人可传,便考虑将这项独门技术教给金永才。
可是一开始他并没有将这个想法告诉金永才,而是在和他每日相处的情况下观察着金永才。
金永才的勤奋和努力李加汝都看在眼里,内心也一点一点地被这个淳朴善良的年轻人给打动。
在思考许久后,他终于决定将这个快要失传的手艺传授给了金永才。
在传授给金永才前夕,李加汝提出了一个看似十分荒诞的要求,那就是想检查一下金永才的手汗是否有酸味。
这让他万分不解,但是对于师傅的要求金永才自然不能拒绝。
直到后来他才明白了师傅的良苦用心。原来这项手艺的祖师爷岳家深知手汗的酸碱性对于“乌铜走银”的重要性。
再经历了多次实践以后,他们发现酸性的手汗才能让手下的作品更加完美,金属的品质才能彻底地体现出来。
金永才在学习“乌铜走银”这个手艺时,可谓是吃了不少苦头。工艺十分繁琐复杂,最主要的有以下十个工序。
第一个步骤便是化料,在炼制铜料的时候,匠人根据温度的变化,放置其他金属材料,经过多次的淬炼,才得到一块特殊的合金材料——乌铜。这是此手艺最重要的一个步骤,也是开端。
第二步便是打片,就是根据所要制作的器具的大小将炼制好的乌铜打磨成片,既不可以太薄,也不能太厚。
第三个步骤便是放样,就是将器物进行分类,并且在白纸上一比一比例的绘制描摹。
第四步则是下料,还是顺着上面的步骤,将乌铜按照画好在白纸上的形状、大小进行裁剪。再将铜片清理干净以后,将设计好的设计图贴在这些铜片上。
第五步便是将这些铜片固定好后,匠人们会选择合适的錾子进行錾刻。此步骤比较考验匠人的听力,在敲打錾子的时候必须要保证力度和节奏。
在这些都完成以后,第六步便是这项工艺最重要的步骤之一——走银。首先用硼砂水清洗一下沟壑,然后在乌铜片上放上上等的银料,进行加热。等银料化为银水的时候,便可以随着錾刻的沟槽流动,以纹样刻痕沟槽走满为度。
剩下的便是敲形、组装焊接、打磨抛光以及捂黑等工序。最后一个工序捂黑就是要求匠人手掌的汗液为酸性才行。
这十道工序缺一不可,这样才能制造出一个完美的“乌铜走银”的艺术品。
挽救濒危的传统工艺可以看出这道工艺不仅流程复杂,而且所耗费的时间也是十分多的。
再加上这项工艺有个十分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传男不传女。这种封建的思想也让这项工艺打上了“腐朽”的标签。
再从制品本身来看,无论是外观还是实用性,确实并不符合当今的消费需求,很少有年轻人还喜好这种十分“古老”的玩意儿。
当然了,“乌铜走银”的市场价格也是十分昂贵的,那么它的受众又再次少了很多。
既然没有市场,那么也就没有利润,这也导致了学习这个手艺的人少之又少。
但是“乌铜走银”毕竟是老祖宗传下的精巧技术,自然不能无人可传。
对于这个问题不仅是国家需要对其进行保护和宣传,这项技术本身也应该要自我创新。
“乌铜走银”这项传统工艺,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的,因此要加大对于这项工艺的宣传。这里面便可以借助互联网、网络媒体的报道。
其次,对于它传承人的苛刻要求确实需要修改一下,应该摒弃那种“子承父业”、“手手相传”这种传统家族作坊式运作,将这种工艺真正地传承给喜爱它的人手中。
最后便是在这种日新月异的大环境里,“乌铜走银”不应该只是盯着那些老旧的传统款式,而是要关注当下时新,利用好网络信息,将传统和创新有效结合。
既让当代人能感受到这种传统文化的魅力,也能让追求时髦的年轻人喜欢上这种传统手艺制作出来的工艺品。
结语“乌铜走银”在我国流传了百年,见证了我国由衰转盛的历史。
作为中华绝学,“乌铜走银”集中展现了中华传统工艺的的精髓。它是我国能工巧匠智慧和勤劳的结晶。
我们现在的当务之急,便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让这项传统手工艺能永远地流传下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伟大和神奇之处。
作者:楠木编辑:二爻参考资料:黄庆圆,陈岸瑛.云南乌铜走银技艺及其当代发展[J].民艺,2020,(02):81-87.黄丽君.对乌铜走银传承发展的思考[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8,(08):194-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