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都很难
1989年的夏天一个令人窒息的消息在河北石家庄传开:
专业考试第一名、文化课成绩超出重点线50分的优等生康辉,竟然没能如愿收到北京广播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这位从小到大都是"别人家的孩子"的天之骄子,却在人生最重要的转折点遭遇不测。
而更让人意外的是,一个平凡的邮电工人父亲,是如何在这场关乎公平与正义的战役中,掀起惊天波澜的呢?
面对天津商学院寄来的录取通知书,康辉的父亲却皱起了眉头。
"不对劲这里面一定有问题!"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邮电工作者,他对这种反常的情况格外敏感。
毕竟自家儿子可是稳稳的专业第一,文化课成绩更是甩出重点线老远,怎么可能与广院失之交臂?
带着满腹疑云康父立即拨通了广院招生办的电话。
这一查不得了竟发现康辉的成绩确实超过了最终录取的两名考生!
"有猫腻!"康父的多年工作经验告诉他,问题一定出在录取名单的传递环节。
凭借着多年在邮电系统工作的人脉,他火速赶到当地电报局,请来了关系不错的老同事帮忙调取电报底稿。
果不其然在仔细核对后发现,康辉的名字压根就没出现在发往广院的电报中!
更离谱的是原本应该属于专业第一的录取名额,居然被调剂给了专业排名第三的考生。
"这不是明摆着有人在暗箱操作吗!"康父的怒火一下子就被点燃了。
经过深入调查真相大白于天下:那个顶替康辉的考生,竟是负责人的千金!
这位千金的文化课成绩不够理想,综合排名也只能屈居第三,却阴差阳错地占据了本该属于康辉的位置。
面对康父的质问,那位负责人支支吾吾,推说什么"工作失误"、"并非亲自经手"之类的托词。
看着对方心虚的表现,康父更加坚定了要讨回公道的决心。
当负责人想用"明天再补发电报"来搪塞时,康父一拍桌子坚决要求当场重发。
"要么现在就给我发,要么我就一路投诉到底!"康父的态度异常坚决。
在他的强硬施压下,负责人终于妥协,立即调人重新拍发了一份电报。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康父全程守在电报室,亲眼目睹电报发出的全过程。
这一仗总算是打出了真相,也打出了一个普通工人父亲捍卫孩子权益的决心。
说起康辉的求学经历,还真是一段传奇。
1971年这个注定不平凡的男孩降生在河北石家庄的一个普通家庭。
从小就是个妥妥的别人家的孩子,学习简直不要太优秀。
课堂上举手发言踊跃得像上了发条,课后作业完成得比闹钟还准时。
但最让老师和同学们佩服的是他那股子钻研劲儿,对每个知识点都要刨根问底。
升入高中后面临文理分科的抉择,康辉的选择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
在当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社会大环境下,这个成绩全优的学霸竟然选择了文科!
"学理科多好啊就业机会多,出路也广。"面对周围人的劝说,康辉只是淡定一笑。
谁能想到这个成天捧着课本的好学生,骨子里却是个"文艺青年"。
课余时间要么在写写画画,要么就泡在影视作品里。
1988年的一场文化艺术节,彻底点燃了他的梦想。
当时学校正好缺个配音员,康辉二话不说就报了名。
没想到一开嗓那字正腔圆的播音腔,直接惊艳了在场的所有人。
就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北京广播学院。
为了这个梦想康辉简直是"拼命三郎"上身。
每天晚上他都要等妈妈查完房才敢摸出课本继续学习。
躲在被窝里借着微弱的台灯光,一学就是大半夜。
那会儿他每天睡眠时间不到5个小时,硬是靠着一股子狠劲儿在拼。
就这样文化课考试他愣是考出了超出重点线50分的好成绩。
专业考试更是厉害,在河北省仅招收两名的名额中,稳稳拿下了第一名。
这简直就是教科书级别的"既要又要",文化课和专业课都拿捏得死死的。
所以说哪有什么天赋异禀,都是在看不见的时间里默默努力。
康辉的成功背后,离不开父母默默的付出和支持。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当上邮电工人可是令人羡慕的"铁饭碗"。
按理说这样的家庭背景,孩子就该循规蹈矩地报考重点大学。
可康爸康妈却完全不按"套路"来。
当看到儿子每晚挑灯苦读,睡眠严重不足的样子,他们心疼得不得了。
"孩子要不还是考清华吧?"妈妈心疼地劝说。
但当看到儿子眼中那份坚定的光芒,父母瞬间就心软了。
于是这对朴实的父母开启了他们的"地下工作"。
在外人眼里他们是循规蹈矩的体制内职工。
可为了儿子的梦想,他们硬是豁出去了。
托关系、找人脉,就为了请到文工团和电视台的专业人士给儿子补课。
这在当时可不是一般的难,人家凭啥要给你义务指导?
康父甚至托人搞到了一些专业训练的内部资料。
每天晚上他们都会偷偷地观察儿子的状态。
看到房间的灯光熄灭,才会轻手轻脚地去休息。
其实他们知道儿子肯定又是在被窝里继续看书。
但他们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默地支持着。
每天早上妈妈总会比儿子更早起床。
准备好可口的饭菜,生怕儿子因为睡眠不足而饿着。
这些艰辛他们从来不在儿子面前提起。
在康辉看来父母好像总是那么轻松自如。
殊不知他们为了找关系,没少受人白眼。
为了请到专业老师,没少跑断腿。
这哪是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
康辉的父亲在发现档案被调走后,立马开启了他的"三地连轴转"模式。
这一趟北京一趟天津,再回到河北简直比当代的快递小哥还忙。
先是马不停蹄地赶到北京,找到广院招生办,求得几天缓冲时间。
然后立马转战天津,那叫一个求爷爷告奶奶啊!
谁料天津商学院一开始压根不想放人,这么优秀的学生谁愿意往外推?
康父也是拼了愣是用真诚打动了对方。
那场面说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都不为过。
天津商学院被他的执着打动,终于同意退档。
但这事儿还没完,档案退回河北后还得转到北京去。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康父愣是一路"护送"档案。
从河北到北京那叫一个寸步不离,生怕再出什么岔子。
他的这股韧劲儿,让广院的老师都感动了。
最终康辉如愿收到了广院的录取通知书。
这场关于教育公平的战役,以一个普通父亲的胜利而告终。
回首这段经历真是感慨万千。
这哪是什么高考录取风波,简直就是一部"父爱如山"的现实版电影。
一个普通的邮电工人,硬是凭着一股子倔劲儿,撬动了整个录取系统。
这让我不禁想到,教育公平真的太重要了。
如果不是康父的坚持,或许就会有更多类似的不公平继续发生。
而这恰恰也印证了那句老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如今的康辉已经成为央视的金牌主播,但他从未忘记父亲的那场"抗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优秀的孩子固然可贵,但懂得坚持和奋斗的父母更让人敬佩。
在教育面前公平永远是最基本的底线。
无论是谁都不该为了一己私利去破坏这份公平。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