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撕毁“双十协定”。悍然派出大量兵力向解放区发起进攻,速度之快让人难以想象。内战就此爆发。我党马上作出反应,以沉着冷静的姿态迅速进行着调整。
后来更在占据优势地位的态势下主动发起决战:辽沈战役打响第一枪;淮海战役奠定胜局;平津战役留下了一段佳话......三大战役后,腐朽的国民党在大陆地区的统治基础基本被推翻。
内战三大战役是以弱胜强的由衷壮举。殊不知,这只是国共两党明面上实力变化的直接体现而已。深藏其后的激烈争斗不仅更加多而且激烈程度相比惊心动魄的三大战役少不到哪里去。
比如说我党的一众地下党工作者们就需要继续执行潜伏在敌人内部的艰巨任务,而且要尽可能地做到不暴露自己。因为每暴露一名同志,就意味着整个地下党联络网可能会被连根拔起。
曾早早加入我党却在暴露后选择投敌叛变供出所有地下党名单的蔡孝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蔡孝乾叛变后虽然没有得到蒋介石的中用,可他却仍然可以在台湾安享晚年、自然病逝。
这如何不让人气愤不已!要知道,被蔡孝乾供出随后便遭遇逮捕的包括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在内的400多名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结局绝大部分都是英勇就义,而且是满怀不甘。
如果蔡孝乾没有选择投敌叛变,站到蒋介石那边去,兴许台湾工委下属组织不会遭遇这次重大打击而后被破坏殆尽。解放台湾、让台湾真正回归也就同理不会成为一个遗留的历史问题。
如果蔡孝乾没有暴露......可惜没如果!但没有暴露的地下党也是有的,例如淮海战役时期国军第三绥靖区的两位副司令张克侠、何基沣就是早早加入我党并潜伏在国民党内部的地下党。
何基沣是在1938年秘密前往延安,受到我党一众领导人的接见,而后成为地下党工作者的。当时的我党考虑到何基沣是一位老革命而且在卢沟桥事变当中成为了抗击日军的重要力量。
于是就没有让何基沣加入八路军新四军,反而是让他回到原部队继续工作。只是要在适时的时候传递情报和联络其他地下党同志。但何基沣也曾遭遇危险,一次何基沣的交通员叛变了。
何基沣是地下党的证据落到了李宗仁的手里。李宗仁马上便将何基沣是我党地下党工作者的情报告知给了蒋介石。蒋介石得知后大吃一惊,立马派人潜入到何基沣的家里进行秘密搜查。
结果是在何基沣的家中并没有找到半点与“通共”有关的物证。蒋介石由此认为李宗仁是在挑拨离间,目的是削弱“校长派”也就是尊蒋、顺蒋和忠蒋的力量,最终好让自己成功上位。
但蒋介石没有想到的是,李宗仁是对的。张克侠则是于1927年来到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后不久便辗转找到冯玉祥随从副官、当时已经是我党地下党员的张振亚提出了加入我党的请求。
后来国民党公开叛变了国民大革命,张克侠的入党也就此被迫延后。直到1929年张克侠才在张存实和李翔梧的介绍下加入我党。但由于特殊身份的缘故,张克侠最终成为一名地下党。
张克侠、何基沣于1948年11月8日率军起义,此举让淮海东线的国军防线出现了一个大缺口,给解放军制造了大好良机。这次起义后,张克侠和何基沣才互相知道了对方的真实身份。
然而,我党的革命叛徒不只有蔡孝乾这一位。还有一些叛徒也曾动摇了革命信念和信仰,想要反水投靠到国民党那边去享受荣华富贵。只是其中一些叛徒的下场并没有蔡孝乾那般幸运。
有一个已经打入中统内部成为特务的地下党工作者就曾向时任国民党中统淮阴区室主任的郑连魁自首,交代自己是卧底。郑连魁表面上流露出了大吃一惊的表情,马上问了很多问题。
在确认这位部下确实是我党的地下党工作者后,郑连魁抛出了一个死亡之问:还有其他人知道你的情况吗?这个叛徒听到这一问后并未多想,只是觉得郑连魁可能要独占这件事的功劳。
便回答道:“再无他人知晓!”可这名叛徒不知道的是,郑连魁早就同他一样是我党的地下工作者了。只是表面上的身份还是国民党的人而已。郑连魁知道这件事干系重大并且情况紧急。
于是就顾不上汇报而是自作主张诛杀了这名叛徒。郑连魁在得到叛徒的回答后,马上就说:“那你先回去,除了我以外,谁都别告诉。”可就在这名叛徒转头时,一声枪响打破了寂静。
原来是郑连魁开的枪,他要杀的人就是眼前刚刚泄露自己的身份,想要反水投敌的我党革命叛徒。其实郑连魁从知道叛徒的真实身份并做出开枪决定的时长没有多久,但他却非常果决。
据说,郑连魁在击毙叛徒后还一直盯着叛徒的尸首不放。仿佛说了这样一句话:其实你不知道的是,我也是地下党工作者。而且在我党那边也可以做你的上司。眼神当中似有嘲弄之意。
郑连魁击毙叛徒后,没人知道这件事是怎样被抹平的。但细细想来,郑连魁肯定是拿着叛徒自曝出来的一些证据,将他打成了我党地下工作者,而后借口说发现地下党后情况很是紧急。
来不及禀报就将其诛杀了。可少有人知的是,郑连魁并非潜伏时间非常长的老地下党。反而他是在两淮战役当中被捕而后受到我党感召教化,才做了一名甘愿潜伏在国军内部的地下党。
两淮战役指的是于1945年8月15日发生的、新四军为歼灭拒绝向抗日武装投降的日伪军特地攻击了位于苏北地区的淮安、淮阴。两淮解放后,整个淮北解放区的范围得到了极大扩大。
我党在解放区推行的土改等政策也得到了当地百姓的大力支持。郑连魁看到我党才是真正站在人民老百姓的一方,而国民党自始至终只是帝国主义的代言人之后便甘愿成为地下工作者。
其实在内战时期,类似于郑连魁这样的人非常之多。他们都真正认识到了国民党的腐败反动和我党代表着进步力量。这也映照了那句话:“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参考资料:文汇网 [中共卧底叛变,投诚对象竟也是中共卧底,转头就被毙了]
东北网 [揭秘:中国共产党最著名16位卧底的最后结局]
人民网 [蒋介石身边的潜伏将军:国军中将竟是中共老党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