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东:巴菲特先生,在今年的致股东信中,回忆伯克希尔走过的历程,您提到了几个关键字,包括“持续储蓄”、“复利的威力”、“美国上升的国运”以及“避免严重的错误”。您一直很谦虚,您以前讲过,您犯过很多错误。
但这还是我第一次看您提到“严重的错误”。请您告诉我们,在投资中,在生活中,如何才能避免严重的错误?也请芒格先生谈一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谢谢!
巴菲特:出生在美国的人是幸运的。放眼世界,在有些地方,人们没什么选择。
按照查理讲的,你要想想,别人会在你的讣告中写些什么,你想让别人怎么写,你就应该过怎样的生活。这个道理,随着你的阅历增加,你会有更深的领悟。
至于投资方面的错误,有一种错千万不能犯:就是你一旦犯了这种错,你就要离开牌桌了,或者元气大伤。你年纪还小,等你大了,有钱做投资的时候,应该做到夜夜安枕,从来不会因为投资而愁得睡不着。
另外,量入为出,把自己的消费控制在自己的收入以内。养成了消费高于收入的习惯,总是入不敷出,久而久之,容易被债务压得难以翻身。
有一种情况是例外,贷款买房不算,透支信用卡可不行。伯克希尔旗下有信用卡业务,而且规模很大,我们会一直做下去。
年轻人应该意识到,信用卡负债是沉重的负担。信用卡的实际年利率高达12%、14%。透支信用卡的时候,年轻人应该动脑想想,自己有本事每年赚12%、14%吗?伯克希尔都不敢说自己有这个本事。
我说的这些,本·富兰克林早就讲过。在查理面前谈富兰克林,我班门弄斧了。其实,真不是多复杂的东西。我再给年轻人讲几个道理。
汤姆·墨菲(Tom Murphy),我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他说的两句话,我一直记得。第一句:“想发火的话,明天再发也无妨。”(You can always tell someone to go to hell tomorrow.)他的这句话,对我很有启发。
我想现在的年轻人也会从中受益。现在的年轻人,互联网触手可及,一时头脑发热,就把不该说的话发出去了,想撤回已经晚了,一下子惹上大麻烦。记住墨菲的这句话,就不会上头了。不是不让你发火,想发火的话,等明天气消了再发。
第二句:“表扬点名,批评不点名。”(Praise by name,criticize by category.)这话多有道理啊!谁愿意被人指名道姓地批评啊?把话说清楚就得了,何必把别人拉出来痛批一顿?
我再说一条人生建议。我这辈子见过很多人。有的人心地善良,他们去世的时候,总是有很多人怀念他们。有的人很有钱,但他们众叛亲离,孤零零地死去。还是以汤姆·墨菲为例,我和他交往50年,从来没见到他做过一次亏心事。
墨菲不做亏心事,也不做蠢事。墨菲不是“老好人”,他只是从理智的角度出发,认为应该做一个善良的人。善与不善,人生截然不同。查理,你再补充几句?
芒格:量入为出,理智地投资,远离有害的人、远离有害的事,终身学习,延迟满足。这些都做到了,人生一定成功。这些做不到,那就要看你的运气了。
不能把自己的命运交给运气。最好还是不依靠运气,把命运掌控在自己手里。
巴菲特:我又想到了一点。你要知道,有的人,他们会使一些手段操纵别人。这些手段,你要知道,但你自己不要去用。
芒格:是的,有的人有毒,他们想愚弄你,欺骗你,他们说话不算数。这种有毒的人,让他们从你的生活中滚得远远的。
遇上了这样的人,千万别犹豫,赶紧把他们踢到一边去。(掌声)
巴菲特:我补充一句,查理一定会同意我说的。遇到坏人,是要把他们赶走,但别太冒失,尽可能做得巧妙一些。
芒格:确实,我同意,该用计就用计,该花钱就花钱。总之,要把坏人尽快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