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级小学生打卡、作业现象:家长累成“超人”,意义究竟几何?

访谈故事 2025-01-24 16:18:47

作为一名小学二年级学生的家长,我最近真的感到非常困惑和无奈。孩子自上小学以来,各种打卡任务就如同潮水一般向我们涌来,让我有些应接不暇。

阅读打卡、跳绳打卡,这些原本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活动,起初我还觉得挺有意义的。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事情似乎有些变了味。现在又增加了劳动打卡,本想着这是锻炼孩子自理能力和责任感的好机会,可现实却并非如此。

如今,孩子好不容易放学了,本应是他们放松休息的时间,却还要被要求完成各种打卡任务。说是为了锻炼孩子的自律性和阅读能力,可我看到的却是,每天都是我在不停地催促、提醒孩子去完成这些任务,稍有不顺,就会引发激烈的争吵。这样的坚持,真的能让孩子变得自律吗?从孩子的考试成绩来看,似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提升,还是那几分,这让我不禁怀疑,这些打卡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回想起我们小时候,上学就是上学,放学后就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从来不会有什么额外的麻烦事。可现在呢,从幼儿园开始,各种手工、亲子活动、植树节活动等等,就已经让我们家长忙得不可开交。到了小学,更是每天都要盯着孩子写字,检查作业,甚至还要帮孩子出题。我感觉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学生时代,为了孩子的学习操碎了心。

就拿这次老师布置的用废纸箱做手工的任务来说吧。开学就要拿作品,今天就要求孩子完成。可对于小学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毕竟有限,这样的任务对于他们来说难度太大。结果呢,最后还是我在帮忙完成,这难道就是老师布置作业的初衷吗?我不禁想问,老师是不是觉得给孩子布置作业太轻松了,所以才把这些任务都转嫁到家长身上呢?

我知道,学校和老师布置这些任务的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好,希望他们能够全面发展。但过度的打卡和繁重的作业,不仅让孩子失去了休息和玩耍的时间,也让我们家长感到无比的疲惫和压力。我们希望能够有一个更加合理、科学的教育方式,既能够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又能够让他们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我希望学校和老师能够多考虑一下我们的实际情况,适当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打卡和作业,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成长。同时,也希望其他家长能够和我一起,共同探讨这个问题,看看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0 阅读:0

访谈故事

简介:分析那些没分析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