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碎金录:关节扭伤良方

[组成]:生川乌15g、生草乌15g、积雪草10g、六轴子10g、红花15g、桑枝15g、伸筋草15g、乳香10g、没药10g、白芥子10g、栀子10g、当归尾10g。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止痛。
[主治]:关节扭伤。
[用法]:煎水外洗,每日早晚熏洗患处各一次。
[注意点]:此方切忌内服。
[效果]:一般3~5剂即愈。
[案例1]:徐某,男,25岁。打篮球时不慎扭伤手腕,关节活动受限,肿胀疼痛。使用上方3剂外洗后,肿痛全消。
[案例2]:高某,女,45岁。爬楼梯时不慎扭伤踝关节,自用云南白药喷剂、三七片等药治疗后,肿痛加剧。使用上方5剂外洗后,痊愈。

[解析]:乌头分为川乌和草乌,二者虽同属一种系,但为不同植物。川乌茎直立,一般高约一米,开紫色花;根呈团块状。草乌茎蔓生攀援状,一般长约三米;根呈长块形。两者均辛热且有毒,其中生草乌药效较强,但草乌毒性更大。川乌对寒痛有良好疗效。治疗风湿痹证和寒邪重者,川乌效果佳;寒湿痹重者则川草乌同用。
用量一般从3~5g开始,逐渐加量至30g为宜。同时与甘草、蜂蜜同煎,可祛乌头毒性。外洗相对安全。
朱良春老师的止痛搽剂,由生川乌、生草乌、生半夏、生南星各30g组成,用90%乙醇300ml浸泡一周后外搽,对痹证疼痛有明显缓解作用。
积雪草既活血消肿止痛,又清热解毒利水,有助于受损组织的修复。
六轴子,苦、温,有毒。功效为行气止痛、散瘀消肿。尤其善于止痛,常用于风湿痹证和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坐骨神经痛。内服剂量为1g,与诸药同煎;外用则需加大剂量,一般为10~15g。
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经。具有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热病烦热、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疮疡肿毒、跌打损伤等。栀子能治疗三焦之热,焦栀子常用于治疗血证。栀子治疗跌打损伤的方法在民间验方中常见。例如,江苏苏南一带的配方为:栀子10g、红花10g、葱须10根、酒10ml、面粉20g。将栀子、红花打粉后与酒、葱、面调成糊状外敷患处,一般24小时换药一次,轻症也有明显效果。
当归、乳香、没药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桑枝、伸筋草则能疏筋活络。诸药合用,可活血止痛消肿。
[临床心得]:“水无热不沸,血无热不行”,这是山西高允旺老师的一句名言。关节扭伤时,瘀血阻络导致局部肿胀疼痛。应用温热药能快速消肿止痛,达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效果。此方对急性关节扭伤有良好疗效,对慢性关节扭伤同样有效。
此外,对于关节扭伤的治疗,除了药物外,还可以配合一些物理疗法,如热敷、按摩等,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