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车圈又爆猛料!蔚来董事长李斌公开承认:已经“送走”了20多个副总裁!
我的天!20多个副总裁(VP)啊!这可不是小数目。消息一出,立刻在网上炸开了锅!很多人都在问:蔚来这是怎么了?是公司内部出了问题,还是在下一盘大棋?
李斌为何要“动刀”高层?
虽然具体细节没有完全披露,但结合蔚来近期的动作和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背景,我们可以猜想几个可能的原因:
降本增效,优化结构? 新能源汽车行业现在卷得不行,烧钱速度快,盈利压力大。砍掉一些高薪但可能层级重叠、效率不高的VP岗位,无疑是削减成本、提高决策效率的直接手段。李斌可能觉得公司“机构臃肿”,需要“瘦身”了。战略调整,换血换思想? 市场在变,竞争格局在变,公司战略也需要跟着调整。或许李斌认为,现有的某些高管团队已经跟不上公司发展的需要,需要引入新鲜血液,或者提拔更能打仗、更符合新战略方向的人才。释放信号,提振士气? 对内,这可能是一种姿态,表明公司要动真格解决问题、提升效率的决心。对外,也可能是在向市场和投资者展示变革的勇气。核心拷问:裁高管 VS 裁一线,哪个对公司更“伤筋动骨”?
李斌的这番话,也把一个经典的管理难题摆在了台面上:对于一家公司来说,裁掉高高在上的副总裁,和裁掉冲在一线的普通员工,到底哪个影响更大、更致命?

这事儿得分两面看:
裁高管(比如蔚来这次):
直接影响:省钱立竿见影: 高管薪酬高,裁掉几个就能省下不少成本。可能打断战略: VP通常负责关键业务或部门,突然离开可能导致战略方向迷失或执行中断。管理层动荡: 可能引发内部权力斗争或人心不稳,影响中层管理者的信心。经验流失: 损失的是多年的行业经验和管理智慧。潜在影响:信号作用强: 向外界传递公司可能遇到困难或正在进行重大变革的信号。可能提升效率: 如果被裁的是冗余或不作为的高管,反而能减少官僚作风,提高决策速度。裁一线员工:
直接影响:运营受损: 直接影响生产、销售、服务等一线业务的执行力,可能导致产能下降、客户满意度降低。士气打击巨大: 一线员工被裁,会让留下的人人心惶惶,担心下一个是自己,工作积极性大减。短期成本未必最低: 裁员本身有补偿成本,且可能需要重新招聘和培训,隐性成本不低。潜在影响:口碑受损: 大规模裁减一线员工,容易被贴上“冷血”、“不负责任”的标签,损害公司形象。未来人才流失: 影响公司对未来人才的吸引力。哪个更伤?没有标准答案,看具体情况!
如果公司战略不清、管理混乱, 裁掉不称职的高管可能是刮骨疗毒,短期阵痛换长期健康。如果公司战略明确、但执行力不足或成本压力巨大, 裁减一线可能带来短期喘息,但长期看是饮鸩止渴,损伤根基。对于像蔚来这样的创新驱动型企业, 既需要高瞻远瞩的战略领航(高管),也需要强大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执行(一线)。可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李斌这次“挥泪斩马谡”,究竟是明智之举还是无奈之策?裁掉20多个VP后,蔚来能否轻装上阵,迎来新的发展?这都有待时间的检验。
你怎么看蔚来裁减高管这事?你觉得裁高管和裁一线员工,哪个对公司的伤害更大?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