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上世纪60、70年代的生活,那时候的人们真的是吃不饱、穿不暖吗?我想通过我所了解的生产队情况来给大家讲讲那个年代的真实面貌。
在我所知道的一个生产队里,这里有20户人家,总共135口人。听起来似乎不是很多,但在那个年代,生活确实不容易。在这片土地上,他们有80亩的水田和110亩的旱地,每家每户还有3分到6分的自留地,种点青菜、豆类和瓜果,甚至还养了两口鱼塘,专门放养草鱼和鲢鱼。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大家的生活靠这片土地支撑着。
水田早晚季种水稻,亩产每季大概650斤左右,冬季还能种小麦,亩产300斤左右。旱地则是按季节种植花生、黄豆、红薯、甘蔗等杂粮,听上去还是蛮丰富的吧?而且,他们的田地几乎没有闲置的现象,循环利用非常高效。你想,田里种什么都是经过精心安排的。
当然,尽管地里丰收了,但在那个年代,能不能吃饱,还真不是光靠这些粮食就能解决的。那个时候,国家政策、粮食配给和物价波动都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在一些时期,由于自然灾害,丰收的日子并不常见,很多家庭有时也会感受到饥饿的困扰。虽然自己种了很多东西,但有时候真的是无米下锅,吃到的东西也有限。
在那个年代,家庭的构成也比较特殊。大家庭一起生活,共同承担生活的重担。每家每户都要参与到劳动中,比如浇水、除草、收割等,而这些活动其实也拉近了邻里间的关系。有时候,大家一起合作,一起分享丰收的喜悦,那种团结的感觉还是挺温暖的。
说到穿,60、70年代的衣服真是简约得很。那时候物资匮乏,家里的衣服多半是用旧布缝补来的。即使有新衣服,也往往是政府统一发放的,没有多少选择。再加上天气变化无常,很多人常常是“走出门一身汗,进了门冷得瑟”,形成了“吃不饱,穿不暖”的窘境。尤其是冬天,家里只有薄薄的一层被子,晚上都得挤在一起取暖,别说舒舒服服地过冬了,连个安稳的睡觉都成了奢望。
但是,不得不说,在那样的环境中,人们锻炼出了极强的生存能力和团结意识。他们在困境中学会了节约、珍惜食物。虽然物质条件差,但精神世界却是丰富的。大家聚在一起唱歌、讲故事,互相鼓励,成了彼此的支柱。这样的情谊在艰苦岁月中显得尤为珍贵。
同时,那个年代的人们对于未来也充满希望。虽然吃的穿的都不算富裕,但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改变生活的现状。于是,在干活的时候,大家总是鼓励着对方,耕地、播种、收获,似乎每一把泥土都蕴藏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实,虽然我们常常听到上世纪60、70年代的艰辛回忆,但也不能否认,那是一段充满奋斗与希望的岁月。人们在逆境中成长,并把这种精神传递给了下一代。如今很多人都已经过上了不错的生活,但回忆起那个年代,依然能从中感受到一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力量。
总之,上世纪60、70年代的生活真的是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虽然没有现在的繁荣富裕,但那份人间的温情与团结的精神,却是我们今天无法忽视的财富。希望我们能珍惜现在的生活,同时也不要忘记那些经历过风雨的人们,他们的故事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希望通过今天的分享,能够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生活,以及人们所拥有的精神力量。
到了九十年代吃肉才频繁点。
温情、团结怎还那么多人冒死只身渡海逃港[笑着哭][得瑟]
但凡读过书的都懂,一般文盲才认为现在生活,现代工业随随便便简简单单啥也不用付出就自然而然的就能达到[笑着哭]
棉花受耕地数量限制,是不够全国人民穿衣的。化纤才能源源不断地生产,化纤工业发展起来才解决了穿衣问题
为了国防、工业,上个世纪的人们确实付出了很多!
百分之十的城里人没问题,最苦的是广大农民,在贫困线上挣扎。
我所在丘林地区,水田加上旱地,人均不足1亩,粮食亩产极低,还要交公粮。能吃饱吗?那年头,真不是人过的日子!
作者是明白人
交公粮年代
八十年代以后解决了没得吃的问题,基本上饿不死,,,,九十年代以后基本上解决吃不饱,因为粮票取消了,但是吃不好解决不了,,,这十年基本上解决了吃不好的问题,当然你非把龙虾鲍鱼算做吃的好也没办法
就两样东西,肉,糖
八十年代的时候一年到头也就过年能吃肉 平时极少能吃到肉腥
屁话。
普通农民吃少量粮食+野菜、糠……肉只能想想
这个小骗子该回六七十年代享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