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
在两会各种提案和行业市场现象中,我们也看到了接下来租赁市场,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变化
这关系到行业未来发展,当然也更关系到作为租客和房东的每一个人
这些不管是宏观顶层的,或是企业端的信号
让我们一个个来说
01
先来看看这些年,两会关于租赁市场,都怎么说的
首先了解一下如今租赁市场的背景
很多人都有过租房的经历或者正在租房,但是各位可能想象不到现在全国的租房需求有多大,且依然存在较大缺口
据统计,目前我国租赁居住人口超 2 亿人
并且在《2021 中国城市租住生活蓝皮书》中显示,预计在 2030 年中国租房人口将达到 2.6 亿
这个数字背后也说明,如今我们国家的租房人群不仅规模庞大,未来还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这种租房现象在大城市尤其夸张,据住建部统计数据,在大城市将近70%的新市民和青年人是租房居住
在高房价的压力之下,租房群体中年轻人的比例大概率会越来越高,很多年轻人来到城市中打拼的第一站可能就是租房
面对这样的租房需求,2023 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这样一句话
" 加强住房保障性体系建设,支持刚性和改善性租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租房问题 "
围绕着这个关键性的问题,我们关注到两位代表人物重点提到的一些内容
首先是住建部长倪虹,提到 " 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和长租房建设,重点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问题。"
并且政协委员陈霞提到,分散式个人租赁房源作为主要供给模式占比约 90%,应鼓励专业机构参与分散式租赁住房经营
现在看来,这些内容几乎都是围绕着租房供给侧进行解读的
值得注意的是,全国人大代表张水波给出了更具体的建议,条条都直戳当下租赁市场的痛点
→ 第一条,发展专业化长租机构
→ 第二条,鼓励专业长租机构向房东设置 " 房屋出租保底收益 " 机制, 长效维持租房市场供给端的稳定
→ 第三条,鼓励专业长租机构为租客免除租房押金
关于这三点,该如何去解读呢
对于第一点,我们可以想一想,为什么要强调专业化长租机构这件事
现在租房市场有超 90% 的房源长期散落在个人房东或者中介手中,真正专业化的长租机构并不多
不仅租房的环境没办法保证,还要担心房东会不会提前收房将其赶出去,又或者房东突然涨租被迫搬家
所以对于租赁市场来说,为租客提供稳定的居住环境,很有必要
第二点是面向房东的,鼓励专业长租机构向房东提供" 保底收益 "
这件事对于房东来说是很重要的,一般房东房屋出租都会面临一个空置期,尤其是在这两年租赁市场下行的时候
很多不确定因素,加上现在年轻租客对于租房生活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很多老旧房子很难租出去
一旦房子空置下来,就意味着没有租金收益,可能面临亏损
如果长租机构能够保障房东在房屋空置期有一定的保底收益,不仅可以为房东降低风险,也能够持续稳定地选择长租模式,为市场提供长租房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