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三曹”故里,朱明王朝龙兴之地——安徽正成为中部经济崛起的新坐标。合肥常住人口突破1000万,成为全国第18座“双万”城市,在“新三样”领跑带动下,合肥及安徽的区域向心力不断增强。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安徽省电动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合计出口490.1亿元,增长23.6%。新能源产业方面,安徽省光伏电池片产量占全国比重约1/5,光伏玻璃产量占全国比重约1/2,光伏组件产量占全国比重约1/5,2024年全省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营收达到8290亿元。
早在2023年,安徽光伏制造业实现营收2967.4亿元,排名首次跃居全国第三位。晶科能源、天合光能、通威股份、晶澳科技、隆基绿能、协鑫集成等老牌知名光伏厂商,以及南玻股份、亚玛顿、福莱特、福斯特、国晟科技、亿晶光电、永臻股份、仕净科技等新、老玩家均落子安徽,打造“世界光伏之都”的滁州到2023年底拥有光伏产业链企业112家。
就在龙头厂商、新玩家争先恐后蜂拥而入时,安徽本土的光伏制造业也在产业协同大潮中脱颖而出,成为双碳新时代的弄潮儿。其中,较为杰出的代表是阳光电源(300274)。
士别刮目,定当刮目相看。经过28年的深耕细作,现在的阳光电源已非1997年合肥宣城路澡堂旁边的阳光电源,而是全球光储行业妥妥的龙头老大,沪深A股市场上市值“一哥”。
阳光电源最新市值为1493亿元,要高于隆基绿能、通威股份等头部厂商的市值,且阳光电源现在还是光伏板块最赚钱的上市公司。不难看出,之于合肥和安徽,阳光电源的贡献举足轻重。
目前,阳光电源旗下搞分布式光伏的子公司——阳光新能源已成功借壳泰禾智能。算下来,曹老师已经拥有2家A股上市公司,一家创业板,另一家科创板。
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曾几何时,阳光电源的一家独大,让人对安徽光伏的印象停留在只知阳光,而不熟其他厂商的地步。不过,三匹光伏“大黑马”的崛起,正在改变安徽本土光伏制造厂商少,外省厂商打天下的格局。
粗略数一下,安徽本土光伏制造商还真不少,就拿阳光电源所在的合肥来说,成立于2008年的中南光电,至今也有 17年发展历史,论资历也算是组件界的“前辈”了。
稍令人惋惜的是,捧不红的景甜,扶不起的阿斗。这些年,中南光电一直不温不火,“稳字诀”为要的它错失了做大做强的机会,已被安徽光伏“新绝代三骄”迎头赶上。
说到安徽本土光伏冉冉升起的新星,全球HJT电池、组件龙头必是绕不开的。这家成立于2020年7月21日的初创型企业,2021年以各0.7GW电池和组件产能起步,到现在已建成各20GW的HJT电池和组件产能,已向全球客户交付超过了10GW的HJT产品。
在被指成本高属于“窄门”的HJT环节,华晟新能源凭借对技术创新的专注和执着,拉低了电池和组件成本,提高了HJT电池、组件量产转换效率,在这个领域趟出了一条康庄大道。据Taiyang news发布的全球组件效率排行榜,华晟新能源的HJT组件排进了前五。
华晟新能源已完成了四轮融资,融资额度在50亿元+,这家总部位于宣城的HJT龙头,已成长为安徽省最年轻、成长最快、最具发展潜力“独角兽”企业,福布斯、胡润研究院发布的独角兽榜均有其位置。作为代表先进产能的HJT龙头厂商,华晟新能源估值已达130亿元,IPO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如果将独自勇闯HJT赛道的华晟比作是《绝代双骄》中一袭白衣、剑眉星目的花无缺的话,发迹于安徽天长市的英发睿能更像是灵活多变的小鱼儿。这家最初做PERC电池和电站建设的厂商,经过9年的低调潜行,于2024年迎来一发冲天的爆发。
在第三方统计的2024年全球电池片出货榜上,英发睿能首次冲到了全球第四的位置,一举夺得全球一线电池片龙头厂商席位。目前,英发睿能建成TOPCon电池片产能26GW,天长基地10GW PERC产能实施了技改。2024年12月,英发睿能与隆基绿能、宜宾高新区达成投建16GW HPBC电池项目合作协议,2025年首期HPBC电池产能将建成投产。
作为一家股份制公司,英发睿能完成了Pre-IPO轮融资,股东背景雄厚,宜宾市国资、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和厦门建发集团均已入驻。参照润阳股份谋化A股上市,钧达股份拟赴港IPO,英发睿能不可能对IPO无动于衷,坐怀而不乱。
说了“绝代双骄”搞HJT的华晟和TOPCon与BC都玩的华晟,谈到安徽本土光伏制造的“第三骄”与曹老师有一些渊源。曹仁贤老师还是非常看好这家企业的,并对其进行了注资。
它就是搞大屏、全面屏组件的大恒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恒能源”),阳光仁发碳中和持有其2.07961%股份,为第七大股东。
大恒能源成立于2009年,掌舵人为广告人谢申衡。截至2023年底,硅片、电池片和组件产能分别为2GW、3.5GW和5GW,建成了一体化产业链。大恒能源还计划在山西晋中投建7GW硅片项目。
广告人出身的谢申衡,搞技术创新的水准也是杠杠滴。大恒能源开发出了“满屏”组件,2024年还发布侵权声明进行了维权。在TOPCon组件效率方面,大恒能源是行业内首家宣布量产效率创26.05%世界纪录的企业。在2024年前三季度光伏组件出货榜上,大恒能源一度位列Top15。其还上榜“2024全球新能源企业500强”。
2023年大恒能源实现营收60亿元,同年8月28日,大恒能源由有限公司改制为股份公司,为IPO打好了前站。同年10月,大恒能源在安徽证监局办理辅导备案登记,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券商为国元证券。
梳理下来,华晟新能源、英发睿能和大恒能源皆有IPO的准备和计划。若这三家公司IPO成功,那么安徽本土培育的光伏上市公司将新增3家。借助融资渠道拓宽、品牌影响力的提升,3家公司的规模将一步扩大,拉动安徽“新三样”出口创汇,带动本地经济发展和就业。
安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黄山在这座大地上矗立,遥望着奔腾不息的黄河。黄梅戏始于斯,天仙配家喻户晓,徽文化、桐城派历久弥新。如今,在双碳战略驱动下,光伏正为这方土地注入全新血液。阳光电源之后,安徽光伏“新三骄”的厚积薄发,将为安徽光伏锦上添花。(草根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