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VS大冰,中年爹味男的强强碰撞。
一个是喋喋不休的黄老师,另一个则是身份各异的伪文青,两者之间的评价截然相反。
两个毫不相关的人,是如何通过互联网实现远程互动的呢?这要从他们二人走红的方式谈起。
黄磊是北京电影学院的一位资深教师,他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许多明星都曾向他学习,因此大家亲切地称呼他为黄老师。
从上大学开始,我便对烹饪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早期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曾自曝自己在宿舍做饭后,会让身边的人称呼他为爸爸。
每个人站在他跟前挨个叫个爸爸,他答应了才能吃他做的饭,爱当爹的称号由此而来。
毕业那天,他请同班同学一起吃饭,使用自己的洗脸盆和洗脚盆装满了两大盆沙拉,徒手搅拌,并表示自己已经将这两个盆彻底清洗过,保证卫生。
这些都是网友在黄磊“塌房”后挖掘出的新“资料”,用来证明他缺乏自知之明,做着大家都不赞同的事情,却依然感到得意。
当前的考古领域逐渐呈现出众人推波助澜的局面,经过多次在网络上的讨论和演变后,黄磊对于近期出现的塌方问题也发表了新的看法。
在浙江乌镇戏剧节期间,他对近期的舆论波动作出了回应:“如果这些舆论能够为他人带来一些娱乐,那也是不错的,我只需努力善良地工作。”
这个回应的核心在于,他没有对舆论中提到的那些“爹味”作出反应,认为公众对他的烹饪水平进行娱乐是一种取乐方式。
他的自我认知是一个努力且善良的艺术家,这与网友们实际在意的焦点正好出现了错位。
虽然网上经常有人拿黄磊做饭的味道开玩笑,但实际上,他的问题并不在于厨艺,而在于他喜欢不断教育别人和展示自己,这就是所谓的“爹味”。
所有事情都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即使大家听得很不耐烦,他们仍然继续说下去。
这样的个体往往具备某种身份或者年纪相对较大。无论出于职业发展还是人品修养的考虑,大家通常都会默默忍受这种人的精神压迫。
这种毫无争议的权威,自古以来就让人感到厌烦,人们无不希望看到此类人物的幻想破灭。
玩梗的乐趣在于期待他被击中,那些口出违心之言的人所流露出的微表情,更是让网友们找到了一种发泄情绪的出口。
否则,仅仅是人设崩塌,又怎会在短视频上引发一夜被骂3万次的热度?人设崩塌的例子多了去了,何止他一个。
生活中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固执己见,不愿意改变,即使你直言不讳地告诉他们,你就是目中无人,自以为是,无法认识到自己的真实境况。
他们可以用一句话:“你还年轻,根本不了解其中的奥妙”,让你气得脸红耳热,让你的意志和感受变得不被重视。
当这样的情绪经历过度积累后,人们自然会对这种类型的人产生厌恶,而黄磊正是那种喜欢对所有人和各个行业进行评论的人。
大家希望借助集体的力量,来证明黄磊确实是错的,他对自己做饭水平和乒乓球教学能力的自信纯属自我认知上的误区。
如果观众的体验是对事情一无所知,那么那些在同一圈子里的参与者又会如何呢?他们的感受肯定更具影响力吧。
因此,邪恶的栀子花、刘宪华的吹捧团、宋丹丹经历的食物中毒,以及黄磊所做的印度手抓饭,都成为网友们试图唤醒黄磊认知的一种幻想,这也反映了他们对以往被剥削情感体验的不甘。
遗憾的是,这种尝试注定无法取得成功,他们不会正视实际问题。
无论你展示多少证据,他们只会相信自己愿意接受的部分。就像黄磊认为,大家对他的调侃是为了抨击他没有烹饪能力一样。
他做了这么多年的饭,不可能每一道菜都糟糕透顶,因此他完全可以理解地认为大家的评价并不公正,确实有人觉得他的厨艺不错。
因此,自我认知无需修改。
不止黄磊一人扭曲网友的真实意愿,之前广受关注的“大如传”事件就是一个例子。
将所有责任归咎于网友缺乏欣赏能力,她对此并不在意。
这些情况只会使网友的愤怒加剧,他们两人所犯的错误是相同的,即“无可辩驳的权威”。
观众有自己的视角和感受,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当你表达观点时,往往会涌现出许多模仿的追随者来淹没你的声音。
如果你坚持要表达自己的观点,那就必须承受随之而来的粉丝辱骂、恶意攻击以及舆论的严酷压制。
在众多赞美的声音中,确实会让人感到困惑和恐惧,不清楚究竟是自己的情绪出现了问题,还是外界存在问题。
一百年前,安徒生的童话中那个小孩竟然预测了如今的局面。
小时候看《皇帝的新装》,我觉得很幼稚,明明什么都没穿,为何大家却说衣服多么美丽。
年幼的孩子不懂,大人可能发现了,但人们害怕说出答案随之而来的砍头、入狱、鞭打,于是都质疑自己的感受,选择了沉默。
长大后的我们,受到童话故事的影响。
不愿意扮演迎合虚假言辞的角色,高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瞧,那个皇帝是赤身裸体。”
这怎么能不视为自由意志呢?
这是黄磊的故事,而大冰则代表了另一种带有父亲气息的中年男性形象。经过多年的调侃,他以不同于以往的方式赢得了公众的认可。
他最初学会的一件事,就是坦然接受和直面网友的评论。这些年,这位身份多元的大冰老师因被贴上伪文青和假文艺的标签,遭到了许多人的质疑。
最著名的作家身份,起初被曝出有人代笔,随后又受到质疑称他从未到过某些地方,全是一派胡言。最后,他的作品被贬得一文不值。
他是在质疑的声音中走来的,想要在众多骂声中坚持自己的真实追求并不简单,因为无数双眼睛都在注意着你的举动。
如果你不真实,你的粉丝很快就会完全抛弃你。
不断丰富生活、增加阅历和锤炼心智,才能承接这股文艺青年的关注,因为他们的热情远比普通网友来得强烈。
情感强烈分明。
最近,大冰老师在抖音平台注册,开始了他的网红直播生涯,经常与网友互动,解答各种问题。
他的直播让网友一次又一次地感到震惊。
首先,在直播中回应了网友提出的疑问:你怎么能确定你的提醒是出于善意呢?
他举了一个例子,手里正在吃的是西梅,但有不少网友一直劝他别吃槟榔。
这种反差喜剧使得大冰的抽象乐子人形象立刻鲜明起来。
人们并不真正害怕名人自认为拥有权威,而是对那种沟通时无法达到平等的权力差异感到畏惧。
大冰的回复方式恰好体现了他站在广大人民的立场上。他能够理解他人在道德压力下的感受,并对此做出幽默的反应。
他在直播时并没有表现出想用道德来压制人性的态度,这正是“爹味男”最应具备的一个优点。
爹味,实际上可以被理解为一个褒义词,也可能是个贬义词。
有一位只会说教且固执己见的父亲;也有一位耐心教育、心胸宽广的父亲,一切取决于你在实践中坚持哪种方式。
如果你始终将自己的自尊和优越感置于首位,那么即使是在帮助他人时,也只会让对方感到心理不适,因为别人的困境不过是满足你的道德优越感的工具。
好爹味的第一步是放下自己的身份,以平等的态度进行沟通,站在他人的立场上思考他们真正需要什么,以对方为中心,树立服务意识。
真正的爱是能够奉献出去的,而索取他人所拥有的则被称为剥削。
这件事如果只能说明大冰不属于用道德来压制他人的那类人,那么他对装修的深厚知识则更加改变了公众对中老年人的看法。
许多年轻人对父母的教导感到厌烦,主要原因之一是父母往往无法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
大部分都是陈旧的人格创伤,将其误认为世界的现实,迫使孩子们去接受。
与大冰连线的网友询问装修相关问题时,他能提供最切实、最有帮助的建议,这些建议能够有效帮助连麦网友避免许多潜在的陷阱。
难怪网友在评论黄磊和大冰时,常用“一个是样样通,样样松”,而另一个则是“样样通,样样精”来形容。
黄磊希望能够实现这样的效果,他在《向往的生活》中提到,何炅和刘宪华一天辛勤劳作后,把玉米杆都踩碎了,并且还举例说明了水土流失的问题。
他可以想到环保,意识到工作虽然还没做到完美,但却看不到眼前的两个人已经疲惫得睁不开眼,忽视了现实状况。
大冰的专属装修方案彻底揭开了黄磊的伪装。
大冰对那个在直播间中有轻生念头的孩子进行了果断、有效的干预,充分体现了他的条理性和义气。
两种不同的选择,塑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中年父亲形象。
【免责声明】:本文所描述的过程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目的在于传递社会正能量,不包含低俗或有害引导。如涉及版权或人物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相关内容!如有任何争议部分,请在联系后立刻进行删除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