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中国云南,最终注入印度洋,它被誉为“自然地貌博物馆、民族文化大观园”。
在云南怒江的傈僳族自治州,这条江水虽赋予了这片土地壮丽的景色,但也给沿江而居的人们带来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来自怒江畔布腊村的余燕恰,从8岁开始“溜索”上学,即便脚下是汹涌波涛,但这条绳索她依然滑了近十年。
因为妈妈曾经说过:“再害怕也要溜索,不然上不了学......”
如今,17年过去了,当年溜索上学的小女孩余燕恰已经长大成人,危险陡峭的绳索也早已被希望之桥取代,那现在的她又过着怎样的生活?
飞索女孩马吉乡,坐落在怒江东岸,群山环绕、交通闭塞,怒江的激流把马吉乡和外界隔开了,这里就像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对于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傈僳族人民来说,出行是件极其困难的事情,没有桥梁、没有公路,只有一条条横跨怒江的溜索,成为他们连接外界的唯一通道。
溜索按照危险系数,分为“平溜”和“陡溜”。
“平溜”也称“单溜”,两头吊起稍高,过江的坡度较为平缓,相对安全。
那“陡溜”斜得厉害,跑得也快,两条钢绳一个上坡一个下坡,方向正好相反。
不过,即便是很稳妥的“平溜”也暗藏风险,因为江水无情,稍有不慎便可能坠入湍急的江流之中。
以前,只有身体强健的大人会用溜索过河,要么是去对面买东西,要么是去外地找工作,可当河对岸建起学校之后,孩子们就不得不学会走溜索。
2007年,记者的镜头捕捉到了一个小女孩“飞索过江”的画面,只见她熟练地将滑轮绑在钢索上,小小的身影挂在细细的钢索上,飞速滑向对岸。
这个小女孩名叫余燕恰,当时才只有8岁,“恰”,在傈僳族语言中是“老三”的意思,而余燕恰正是家中的老三,前面还有俩姐姐。
余燕恰家在布腊村,这里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但余燕恰的母亲却深知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她从小就教育孩子:“就算害怕也得去溜索,不然没法去上学。”
在妈妈的熏陶下,余燕恰从三岁多就开始跟随妈妈学溜索,虽然她的个头还没溜索高,却有勇气独自去求学。
因为在余燕恰幼小的认知里,溜索上学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她从未觉得这有多么困难和离奇,甚至认为“世界都是这样的”。
在余燕恰的求学过程中,她也曾遇到过危险,有一次因为力气不够,没绑好滑轮,结果在溜索上翻了,整个人被倒挂在江水正中间。
好在同行的小伙伴救下了余燕恰,而从那之后,余燕恰每次绑滑轮时,都会更加小心谨慎,但却从没想过放弃。
因为,余燕恰把溜索当成了通往学校的唯一途径,同时,也代表着她对抗命运的勇气。
爱心桥的修建与社会变迁在怒江的咆哮声中,余燕恰小小的身影显得格外坚韧,而那张“飞索过江”的照片,定格的不仅仅是余燕恰的身影,更是怒江地区贫困落后的现状。
所以,当这张照片在网上传播后,立刻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人们开始意识到,在偏远的山区,还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为了上学,每天都要冒着生命危险,在细细的钢索上穿梭。
于是在2007年,以江苏电视台为首,全国二十多家媒体联合发起了“用爱,架起希望之桥”的公益活动。
这场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短短两个月时间,就筹集到了140多万元善款。
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专门的工作小组成立了,他们来到马吉乡进行实地勘察,开始建造“人马吊桥”,以取代危险的溜索。
多年后,余燕恰再次踏上这座吊桥时回忆到,她每天早上溜索上学,都会遇到那些在怒江上空作业的工人们,他们同样挂着安全绳,在高空中忙碌着,并且也会亲切地称她为“溜索妹”。
在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下,“希望之桥”很快就建成了,而这座桥的出现,不仅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更体现了社会爱心的传递。
但对于余燕恰来说,希望之桥不仅是她走过的第一座桥,也开启了她对未来世界的新认知。
可生活总是充满着变数,就当希望之桥带来的便利,让余燕恰一家的日子越来越好时,她的父亲却因车祸去世了。
为了维持生计,余燕恰的大姐不得不进城务工,二姐初中毕业后也选择回家务农,帮助母亲料理家务。
学习成绩最好的余燕恰,成了家里唯一的希望,全家人都将所有的精力和资源,都投入到她的教育上。
2011年,余燕恰从河对岸的初中考入了怒江州的顶尖高中,之后又陆续踏上了更广阔的人生道路。
经过不懈的努力,被寄予厚望的余燕恰,在2018年以568分的成绩考入了昆明医科大学,成为全村近十年来第一个大学生。
而余燕恰的成功,不仅是个人的胜利,也是她家庭的希望,更是怒江地区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
在经过四年的大学生活后,从昆医毕业的余燕恰,毫不犹豫地回到了怒江州人民医院,成为了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
前些年在政府的帮助下,村里盖了新房子,余燕恰一家搬进了那栋二层小楼,这不禁让她感慨道:“刚搬家的时候,我特别高兴,因为我和姐姐终于有了各自的房间。”
除此之外,为了改善村里的经济情况,当地政府为他们提供了一条脱贫致富的新路子——种植草果。
草果非常适合在湿润山谷生长,产量高、销路好,有效地解决了当地很多人的温饱问题。
据余燕恰表示,她家里大约有十亩地,差不多有一千棵草果树,暑假她都会在自家的草果林里帮忙除草。
除了余燕恰之外,她过去的很多伙伴们,都在用自己的方法回馈着家乡。
余燕的好友霜晚秋,大三那会儿就拿到份摄像实习,去了云南拍纪录片。她用镜头记录家乡的风土人情,边走边和过去的自己和解。
还有和余燕恰一起溜索的余春花,她读完专科又考上了专升本,现在回到了马吉乡的卫生院当了一名护士。
总结:余燕恰的经历,反映了怒江地区发展的一个典型侧面,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越来越多的“溜索女孩”走出大山,接受更好的教育。
但她们最后都回到了家乡,为家乡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因为他们热爱家乡,喜欢春冬交替时不再凶猛的怒江,因为那时候的怒江显露出深沉平静的风采,跟家乡的山峦特别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