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再次道歉!造假44年,获利8.2万亿,松下董事长鞠个躬就算了

拾光匆匆体育啊 2024-11-09 02:13:47

 

44年,93起案件,5200款产品,松下用近半个世纪编织了“诚信的幻影”,堪称一场超长剧集。直到利益搅动人心,这场闹剧才被揭开,而董事长的90°鞠躬,真能还回去那8万亿吗?

松下的“传奇”成就:44年造假!谁都没看见?

让我们来掰扯一下松下集团这个44年造假案,光是时间跨度就让人觉得匪夷所思。44年意味着什么?从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从录像带到智能家电,这家公司一路“作假到底”,真是一部励志“纪录片”。93起造假案件、5200款问题产品,还总共“赚”了8万亿日元,这家伙要论“持之以恒”,松下是真下了大功夫!

这么大规模的“工程”,怎么就无人揭发?还不是日本终身雇佣制惹的祸。员工们知道公司“套路”,但因为是铁饭碗谁也不敢多嘴,生怕端了自家饭碗。

久而久之,大家对这些造假行为闭口不谈,反倒把这件事儿当成“理所当然”,甚至连管理层都默许这场表演。要不然怎么可能44年“风平浪静”?这就好像大家都在一辆开往悬崖的大巴上,司机还一脸淡定地猛踩油门呢。

造假终结篇:内讧、市场竞争,还有那谁都没想到的“举报”

企业文化再铁,也抵不过经济压力和人心浮动。松下这几年的日子不好过,面对中国家电制造业的崛起,全球竞争让这个“老大哥”开始走下坡路。收入一缩水,大家伙儿口袋里的工资、福利也都跟着缩水,这才激起了一帮新员工的不满,最终内讧升级,竟然举报了自家公司。

在这个举报故事里,新员工勇敢发声,老员工跟风响应,松下从上到下全被拎出来溜了一遍。要知道,这事儿一出,董事长再想打马虎眼已经不可能了。市场竞争是一把无情的刀,终于让这个企业神话“清醒”了,至少看上去是要改过自新。

鞠躬道歉VS八万亿:谁买账?

11月1日,松下控股社长带着工业社长召开了道歉发布会,面对镜头来了个标准的90°鞠躬。道歉是道歉了,可这8万亿的“假利润”又该怎么算?松下的道歉措辞看似严肃,其实就是一番模板化的自我检讨,承诺未来投入50亿日元做什么“防作弊自动化测试设备”。话说回来,50亿日元只相当于获利的0.6%,这可真是拿一片创可贴去盖骨折的伤口——糊弄谁呢?

再看看他们的整改措施,说要“未来4个月返还50%月薪”。好家伙,赔偿方式倒是新鲜,只是4个月返薪真的能平息这场风波吗?这又不是餐馆送菜错了返还代金券,这是44年真金白银的造假啊!

对于这个庞大的企业漏洞,这种程度的处理仿佛是“吃一堑不长一智”,你还指望能防范未来再出类似事件?怕是接下来3年内50亿日元的所谓投资防范,也不过是一场象征性表演。

“终身雇佣制”养出的“企业癌”

松下造假的背后,究其原因还是日本传统的企业文化。终身雇佣制曾是日本的骄傲,工作稳定带来员工忠诚度高,可这也让日本企业成了封闭、缺乏透明的“小天地”。员工再忠诚也挡不住利益诱惑,企业想“行歪道”大家自然就“随大流”。这种结构下,问题是“层层传递”,没有人愿意负责,没人敢说话,最后才搞出个跨越44年的惊人造假案。

不仅仅是松下,很多日企也面临这种体制的固化问题。这种模式让日本的企业在上世纪叱咤风云,可如今随着全球化浪潮席卷,它的弊端也暴露无遗。

企业管理层几乎没有监督机制,而员工因为怕丢饭碗更不敢揭发,最终形成一个“全员参与”的闷葫芦式企业文化。松下这次道歉,只是揭开了其中一角,不难想象在全球其他日企中,这类“内部猫腻”或许还不少。

“比起赚钱,良心才是良心”

看看这造假案的始末,忍不住想说一句——赚钱要有底线,不能光顾着往口袋里塞票子。松下44年靠造假“躺赚”,简直就是把良心扔到太平洋里当锚了。反观中国家电行业的崛起,我们见证了一群真正以产品为生命线的企业在崛起,松下就是活生生的反例,用44年表演一出“资本主义陷阱”。

松下的事件告诉我们,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守住底线才能走得长远。企业的品牌,不仅仅是个商标,它承载着消费者的信任。而这次事件,怕是要重创松下长达百年的信誉。

那么问题来了:44年造假、8万亿获利,这样的松下,真的只需要一个“鞠躬”就能还清账吗?我们不得不问,这样的态度,如何配得上百年品牌的承诺?对此你怎么看?

0 阅读:34

拾光匆匆体育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