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后发布剃发令,百姓必须留辫子,那秃头的人怎么办?

大林来说历史 2023-05-03 16:53:20

清朝入关后发布剃发令,百姓必须留辫子,那秃头的人怎么办?

剃发易服是清朝初期的一项残暴政策,清王朝入世以后,多尔衮以顺治大帝的名义发布了一道剃发易服的命令,要求所有的汉族都要剃掉头发,把自己的头发剪成满洲式的黄鼠狼,穿上满洲式的衣服,而且还制定了一条严格的法律,规定所有汉族都要遵守剃发易服的规定,那就是“留头发,不留头发”,也就是说,不遵守剃发易服的人,就会被砍掉脑袋。

清朝的理发法,就是让汉族按照满洲女真族的发式来打扮,女真族虽然是一个渔牧民族,但是她们的骑马生涯却丝毫不逊色于蒙古等游牧民族,如果长期的骑猎和打猎,长发会影响她们的战斗力,所以在宋朝的时候,她们就有了理发法。

事实上,不仅仅是女真,蒙古,契丹,党项等游牧民族也有剃头发的习惯,唐朝的时候,他们的思想非常开放,可以让他们在朝中做官,所以在唐朝的时候,汉人的文官都是留着长发,而游牧民族的文官却是留着自己的发型。

女真人的头发被称为“老鼠尾巴”,从她建立大金王朝开始,到了清代,满洲人还保留着这个头发。不过这头发,和我们在电影里见过的,有些不同。

金国和清朝的时候,都是把头发剃得干干净净,只留下两条辫子,一上一下,因为辫子很细,可以从钱币的孔洞中钻出来,所以才被称为钱币。在近代影视作品中出现的“阴阳头”,也就是半秃半梳,半梳头发。

实际上,在金国攻下北宋的时候,他们也曾在自己的地盘上强制实行过剃头的政策,但随着他们的汉化,剃头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

剃头换装的目的,就是要让中国所有的汉族都变成满洲人,这是清朝皇帝的主意,皇帝虽然在皇帝的统治下,一直致力于满洲人的汉化,但是皇帝的思想,却是半汉人的。

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11月,皇太极在召见满洲王公大臣的时候,曾说:“我认为,金太祖太宗的律法,是最好的,是最好的。到了熙宗哈喇、完颜亮这两个皇帝的时代,他耽于享乐,沉迷于享乐,学着汉人的恶行。世宗登基后,竭力效法先人,竭力治国,生怕后人效法汉人,所以立下了禁令,一再告诫后人,不可忘记先人,衣着用语,一切照旧,时时操练骑术,练武。虽有训诫,却是渐渐松懈,忘记了骑术。到了哀宗,国破家亡,国破家亡。”

皇太极的意思是,在女真人刚刚建立金国的时候,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和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对女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改造,可是到了后面,金国的皇帝却因为对汉人的崇拜,而变得花天酒地,放纵自己,这才让金国覆灭。

因此,他并没有彻底的汉化,而是半汉化。在皇太极统治下,所有的投降将领都要梳成满洲人的打扮,剃光了头发,穿上了长袍。在最初的清朝统治关外的时候,并不能要求所有的汉民都遵守剃发易服令,只有那些投靠了清廷的汉人,或者是投靠了清廷的汉人,才必须遵守剃发易服令。

在皇太极登基的时候,他逼迫辽东所有的汉人都接受了剃头的命令,但是这个命令一出,立刻就有大量的汉人造反,袭击了朝廷,杀死了辽东所有的汉人,这也是皇太极没有料到这些汉人会这么顽强的原因,当然,这个命令也只是试探而已,因为那个时候,满清还没有站稳脚跟,明朝的崇祯皇帝,蒙古的林丹,都在他的统治之下,他也不想得罪这些汉人,所以,在遇到了这些汉人的反抗之后,他也就放弃了这个命令,让这些汉人继续留着他们的头发和衣服。

不过,在皇太极正式改名为“大清”后,又在皇太极的带领下,击败了林丹汗,又在皇太极的带领下,大明王朝在辽东一带建立了稳固的统治。崇德三年,皇太极对辽东汉族实行了满洲“剃发易服”的法令。

对此,皇太极下了一道诏书,说:“凡给其他国家穿衣服,给妇女包扎头发,包扎脚踝的,都是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心却是自己的国家。从现在开始,谁敢违抗我的命令,谁就会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皇太极死后,皇兄多尔衮又扶持自己最小的儿子顺治登上皇位,多尔衮成为了辽东的摄政王。同时,多尔衮也继承了皇太极一半的汉化理念,所以多尔衮虽然也能接受,但也有一个极限,那就是多尔衮带着军队进城的时候,他就下令让所有的汉人都必须剪掉头发,换掉衣服。

顺治元年(1644年),顺治在多尔衮的帮助下,击败了李自成的叛乱,占领了首都,没过多久,多尔衮就以顺治的名义,下达了一道命令,让所有的汉族都必须按照这道命令行事。

刚开始的时候,无论是百姓还是官员,对清军的态度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清军进入了关内,百姓和官员的生活都没有太大的变化。

可是这一条,却让所有人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孝经》上说过,汉人对自己的头发很在意,所以他们从来没有剃过头,只是将头发盘成了一个丸子头。

在古代,剃头是一种惩罚,在明朝,剃头是一种很严重的惩罚。于是,当清政府宣布剃发易服的时候,汉族官员和贵族们纷纷抗议,要求清政府废除汉人的风俗习惯。

因为满清刚刚统一,南明还在南京,所以多尔衮一开始提出剃发易服的要求,但是考虑到满清刚刚统一,民心所向,再加上南明的威胁,多尔衮也就暂时搁置了这个要求。

顺治二年(一六四五年)六月五日,多尔衮的兄弟,豫亲王王多铎攻陷了南京,南明国力日渐衰弱,多尔衮以为大清已经统一了整个国家,便以顺治之名,发布了一道命令,要求全国上下所有人都必须剃头,违者严惩。

当然,如果多尔衮继续实行剃头换装的话,肯定会引起汉人的抗议,但多尔衮并不惧怕这些汉人的抗议,毕竟现在的南明已经没有什么威胁了,再加上满清一统中国,多尔衮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实行剃头换装了。

多尔衮在汉人叛乱的时候,下达了残忍的命令,在江南,也就是剃发运动最激烈的地方,被清军屠杀了不知道多少次。

江阴八十一号事件,就是因为江阴县的官员和民众抗议剃发易服,最终在多铎的命令下,发生了一场屠杀。江阴县数十万百姓,在阎应元的率领下,坚决反对清朝的剃度,表示可以砍掉脑袋,但不能剃头发,以维护汉族的尊严,最后江阴百姓和清军浴血奋战了八十一天,城池失守后,多铎下令屠戮百姓,整个县城十几万人被屠戮一空,只剩下五十三个躲在寺院里的老人和妇女。

再比如嘉定三屠,嘉定城也拒绝接受清政府的剃发易服令,当地乡绅豪族联合起来造反,清军汉将李成栋下令,对那些不愿意接受剃发易服令的平民进行屠戮,这两个月来,嘉定城连续发生了三次叛乱,李成栋又三次下令将那些不愿意接受剃发易服令的人斩尽杀绝,所以被称为嘉定城三屠。

因为清朝对剃发易服的残忍统治,导致了江阴八十一天,嘉定三天,大量的汉族官员、地主、贵族被吓破了胆,纷纷选择了剃发易服,因为他们在汉人当中的声望和权势都很高,在他们的带领下,其他的汉人也都纷纷的选择了剃发易服。

其实剃发易服的命令,也是因为皇太极的理念,他认为满洲人不应该被彻底的汉化,应该保留他们的传统,保留他们的武勇,免得步了金国的后尘。

可是,为什么满洲人会坚持他们的传统,而不是强迫汉人接受他们的传统?汉族统治满洲的时候,并没有要求满洲人留长发,满洲人之所以保留这种风俗,就是因为他们想要让汉人变得更好。

清朝的掌权者自然不愿意看到汉人变得更好,他们最怕的就是汉人的崛起,所以才会逼迫汉人剃头,让他们服从少数民族的统治。

在清朝的严刑拷打下,汉民们不得不接受了剃发易服的命令,不过即便如此,他们依旧怀念着以前穿着的汉服。

根据朝鲜的历史记载,康熙六年,朝鲜使节从京城返回朝鲜后,向当时的朝鲜王李棩讲述,京城里的百姓,在大街上看到他的服饰,都会低下头去,对孩子们说,他穿的是明朝的汉族服饰,朝鲜使节还对李棩感慨:“汉仪不见了,何时才能变成中华?”

很显然,自从大清实行了剃发易服以后,汉人对大清的汉族服装念念不忘,就算是朝鲜人继承了大清的汉人服装,也会对大清的汉人产生一种莫名的眷恋,可是大清却不得不向大清低头,显然,大清想要用剃发易服来征服汉人,让汉人臣服。

因此,满清对汉族剃头和留辫子的要求很严格,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剃头,而不是留辫子。

在古代,秃顶的人很多,有些人是因为生理原因而秃顶的,所以不能留辫子,所以清朝的统治者很仁慈,只要是被官方认定为生理原因的人,都可以不留辫子。

而且,在中国,佛教的和尚都是秃顶的,因为清朝对佛教非常的重视,在顺治年间,佛教还是国家的宗教,所以清朝也允许和尚们剃光头,而不是扎着马尾。

所以,从清政府对光头和尚的态度来看,清政府只希望汉人能剃掉头发,至于头发有没有辫子,那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改变汉人的发型。

但汉人并不想剃光头,随着大清王朝的巩固,他们对剃光头的管制也变得松懈了起来,大清时期,他们并不想经常剃光头。

汉族的文化传承了数千年,从来没有停止过,满族的统治者试图改变汉族的风俗习惯,但最后都没有成功,因为皇太极想要保持满族的风俗习惯,最后也没有成功,所以满族的风俗习惯,大部分都已经失传了,但是满族的风俗习惯,却更接近于汉人。

0 阅读:104
评论列表
  • 2023-05-04 15:24

    满清入关和日本侵略没有任何区别

  • 闽c 2
    2023-05-03 21:51

    这猪尾巴历史最难看的发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