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去年国产独立游戏界的黑马,《饿殍:明末千里行》的表现应该超出了许多玩家的预期。在游戏发售近1年之后,本作在Steam上获得了超过4万条用户评论,总体好评率高达96%。截止至今年1月,游戏销量已顺利突破百万大关,制作与发行团队也趁热打铁,在3月13日发行了NS版本,将这部作品带到了主机平台。
然而,在《饿殍:明末千里行》上架NS平台的第4天,游戏在日本地区的商店页面突然无法正常访问。根据当地发行商2PGames的说法来看,本作NS版本的评级发生了变化,因此无法在日本的NS商店中继续销售。
针对此次事件,我们联系上了本作的制作人嵇零,对方表示自己也没尚未得知具体原因究竟是什么,上架前的邮件沟通也都比较顺利,直到近几天才不知为何突然受到了严格的对待,只能猜测这次下架可能是由于游戏的剧情比较黑暗,在NS的选品标准中被认定为不适合推荐的R18分级。
《饿殍:明末千里行》的整体氛围确实较为黑暗,背景故事设定于“岁大饥,人相食”的年代,并且着重描写了明朝末年饥荒爆发时的吃人惨状。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分级制度面前,这样的剧本往往会面临更为严苛的审查。但游戏明明过审上架了,却又旋即被下架,这样的做法显然很难让人接受。
另一个潜在的原因,则可能是由于《饿殍:明末千里行》所选择的年龄分级标准。
在日本游戏市场当中,常见的年龄分级标准有两种,一种是日本当地的特定非营利法人活动机构CERO,另一种则是由全球多家游戏分级机构共同管理的国际年龄分级联盟IARC。《饿殍:明末千里行》NS版本申请到的是IARC的16+评级,即16岁以上的玩家能游玩,考虑到游戏的剧情基调,这样的评级倒也还算妥当。
至于《饿殍:明末千里行》为何选择了IARC标准,原因也很容易理解。CERO主要面向日本市场,需要缴纳20万日元的入会费成为CERO会员,否则你想要发行的每款游戏都需要支付20万日元的审核费才能经由其验证;IARC面向全球,且没有审核费用,因此那些无力承担风险的独立游戏制作人或是放眼国际市场的发行商通常会倾向于IARC。
当然了,CERO这20万日元的钱肯定也不是白收的——他们深耕日本市场20余年,对当地的题材敏感程度了如指掌。在2023年接受日本媒体4Gamers的采访时,CERO就曾提到:“由于IARC评级系统的特性,其评级在授予后仍有可能被修改,具有可逆性”,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预言了《饿殍:明末千里行》如今的现状。
如果任天堂坚持认为《饿殍:明末千里行》的实际内容与年龄分级不符的话,那么本作要想继续在日本地区的NS平台上销售,就必须得将自己的IARC评级往上抬高一级。IARC 16+的下一级为IARC 18+,这意味着这款游戏将很有可能成为日本地区独占的R18作品。
原则上来说,这倒也不是任天堂故意刁难独立游戏开发者。因为在日本游戏市场里,CERO是更加普遍、更加本地化的分级标准。IARC 16+对应的是对象年龄15岁以上的CERO C,而CERO C下面还有个对象年龄17岁的CERO D为那些表现过激的作品兜个底,让它们不至于沦为宣传受限的R18游戏,只可惜走IARC标准的《饿殍:明末千里行》吃不到这份红利。
嵇零也提到,从这一点来说,Steam确实对开发者更加友好:除非是进行刷好评等数据破坏平台公平性的行为,不然steam基本不会在游戏过审上架后,再因为举报或者其他原因而对游戏内容进行再审查和清算。
毕竟这样的无常反复,对于那些押宝在一部作品上、根据游戏上架时机进行了许多宣传的开发者和发行商而言,很可能会成为致命的打击。
是不是露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