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新华社、环球网等多家官媒一连多篇报道,事实证明,已经46岁的海清,已经走向了另外一条康庄大道。
根据,新华社等官媒发文,由海清主演的电影《我本是高山》定档11月24日上映。
该电影改编自张桂梅的真实事迹,讲述了她在山村教书的故事。
张桂梅在偏远山村教书30多年,用知识点亮了孩子们的人生道路,她的精神永远值得学习和传承。
为了准确塑造张桂梅这个角色,海清下足了功夫。
她多次拜访张桂梅,请教对方意见,甚至跟着张桂梅生活了一段时间,学习她的生活习惯、走路姿势、说话神态等,重走了她的人生道路。
海清不仅对张桂梅的工作非常了解,甚至对她个人喜好和生活细节都研究透彻,以便在电影中准确还原这个人物。
从电影海报来看,海清成功还原了张桂梅的外形和神态,两者高达100%的相似。
这不仅体现在容貌上,还体现在张桂梅工作时那种专注和仁爱的眼神。
表现手法细腻入微,深入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张桂梅形象。
观众和网友对海清的演技和还原度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家认为导演选择海清来演绎张桂梅形象非常合适,其他演员未必能达到这样的还原效果。
海清扎实的演技功底与对角色的精准把握,让她有信心和实力渲染这个朴素无华而闪光的角色。
在过去的作品中,海清曾用八个月时间全身心投入一个角色,用极高的敬业精神诠释人物内心世界。
如今,她再次以两年时间完美演绎张桂梅,展现了演员精湛的演技与对角色的深刻理解。
《我本是高山》将讲述一段温暖感人的故事,海清出色的演绎也将为影片增色不少。
相信通过这部电影,张桂梅报国教书的精神将得到积极的传播和弘扬。
而海清也将因为成功塑造这个角色,在演技上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除了海清的精彩演绎,这部电影的取景地也十分考究。
导演组去到张桂梅工作过的真实地点,在具体的场景中拍摄,这对重建当年环境非常有利。
山村的景色、校舍的布置都原原本本,没有任何艺术夸张。
真实的场景为观众更深入地感受张桂梅的教育状况提供了便利。
为什么选择海清
海清,一个1978年出生于江苏南京的名门之后,她拥有与常人不同的成长经历。
5岁便开始学习舞蹈的海清,在舞蹈方面展现出惊人的天赋,17岁获江苏省歌舞团录取,19岁又在全国比赛中获奖,被视为未来舞蹈家的希望。
然而,一次意外的滑倒造成严重受伤,迫使海清放弃多年的舞蹈事业,转而踏上表演之路。
面对考试的艰难,海清没有退缩,反而发挥出强大的毅力,最终通过艺考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
大学期间,海清克服体重增加的困扰,坚持锻炼控制体形。
在漫长的无戏可拍日子里,海清也没有懈怠,而是在操场练习台词,强化表演技巧。
直到2006年,在导演黄磊的推荐下,海清终于在《双面胶》一剧中崭露头角,一举成名。
海清在多部作品中塑造家庭主妇形象,尤其是《媳妇的美好时代》中的“毛豆豆”为她赢得“国民媳妇”的称号。
在此后的年华里,海清持续用汗水浇灌演技,先后在谍战、医疗等题材作品中挑战自我,逐渐打破先前定位的框架。
接下来的岁月里,海清不断突破自我,先是在电影《蜗居》中诠释中产阶级女性的焦虑,然后又在《心居》中饰演城市白领,用细腻演绎讲述都市女性的故事。
时光荏苒,海清用了十余载光阴,从一个舞蹈爱好者成长为银幕电视圈公认的实力演员。
她不因出身高贵而骄纵,也不因成名晚而灰心,只以谦逊专注的心态,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最终在演艺的道路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海清的故事,向我们诠释了什么叫做百折不挠和大器晚成。
为什么官方如此尊重张桂梅老师
我们首先需要明白一点的就是,多家官媒联合为电影造势,只是因为海清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深究原因的背后,只因为海清扮演的人物名字叫做张桂梅。
海清是因为沾了角色的光。
1957年出生在黑龙江省的张桂梅,17岁那年跟随姐姐来到云南支教。
命运的齿轮就在此刻开始转动。
1990年,她在大理县与丈夫结婚,两人在喜洲镇一中任教,可是,命运是如此的无情。1995年,丈夫因患胃癌早逝。
幼年丧母、青年丧父、结婚五年,丈夫又离她而去
张桂梅带着悲痛来到贫困山区的华坪县中心中学。
她主动承担了4个毕业班的政治课。
在教书育人的这段时间里,她获得了浴火重生,实现了凤凰涅槃。
1997年检查发现张桂梅腹内长了个像5个月大婴儿般大小的肿瘤。
尽管医生敦促立即住院治疗,但张桂梅还是支撑着病痛,等学生中考完才做手术。
因为他知道,读书才是大山里孩子们唯一的出口路。
此时的张桂梅已经下定决心,她决定要帮助这群困难的孩子逆天改命。
张桂梅是那么的善良,但是老天爷还是把不幸再一次降临在她的身上。
1997年4月,张桂梅忽然身体消瘦,脸也变得特别黑,肚子却越来越大,疼痛难忍。
去医院检查后,她吓了一大跳,肚子里竟长了个有五个月娃娃那么大的一个肿瘤!
“老天啊,为何这样不公平”她曾一度绝望。
然而,县里群众听说她的遭遇后自发捐款,有贫困妇女将仅剩5元路费全数捐出,让张桂梅感动不已。
“华坪老百姓的温暖,我会永远记住。”张桂梅决心用生命回报这片土地。
出院后,张桂梅继续教学,还担任了华坪儿童之家院长,收养过30多个孤儿,成为他们的“妈妈”。
这里收养着许多被遗弃的女婴,张桂梅为她们的悲惨命运感到心酸。
这使她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女孩子来说,教育可以改变她们的命运。
于是,张桂梅产生了创建一所公益女子高中的想法。这对一个普通教师来说难度很大,但张桂梅没有放弃。
张桂梅四处筹款,遭受了很多不解和误解。
有人把她当成骗子,还有人放狗追咬她。
但是张桂梅没有气馁,继续为筹建女子高中奔波呼吁。
终于,在各界人士的帮助下,第一所公益女子高中在华坪县建成了。
新学校条件很差,没有好的教学设施。
第一届高中生中,许多女孩子的文化课基础很差,张桂梅和教师们非常心疼她们。
为了让她们都能上大学,改变命运,老师们开始了“分秒必争”的教学模式,课余时间全部用于辅导。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第一届高考中96名女生全部考上了大学,完成了一次教育奇迹。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
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
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
这就是张桂梅创办的云南省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校训。
在办学十几年时间里,张桂梅用无私奉献,让1804名贫困山区女孩走出大山踏上求学之路。
每天至深夜指导学生学习,亲自护送夜归,只为让她们看到希望。正如她说的:“女孩子受教育,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命运。”
张桂梅用双手铸就了一所高中,用毕生梦想点燃了无数山区女孩的人生。
尽管她只是一名普通教师,但她用自己微薄的生命,播撒下改变命运的希望种子。
这份坚守本土、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由衷尊敬。
看到我泪如泉涌,中国有这样的大爱老师,是我华夏之幸!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