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相遇,是因为缘起;分离,是因为缘灭。
相遇而又分离,缘起而又缘灭,都是人生的必然,也都是一场天意。
这世上没有不死的人类,自然就没有永恒的缘分。缘分什么的,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寿的减损,而发生变化。
可以这样理解。这一生,是一场旅途;你我,都是旅途中的过客;缘分,则是所遇到的人与事儿。
我们,不会因为这些人与事儿,而停滞不前。这些人与事儿,也不会因为我们而停滞不前。告别,才是生活的常态。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老了,告别了这三段缘分,就离人生归途不远了。
第一段缘分:告别跟父母的缘分。
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道:“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江水和月亮,依旧没有什么变化,唯独人世间的人类,已经轮替了一代又一代了。
新一代人,目送着旧一代人离开。新一代人,也会成为旧一代人,被后人目送离开。如此,就形成了人世间的轮回。
说得直白一点:在我们小的时候,我们的父母,目送着我们的爷爷奶奶离开。随着我们长大,我们也会目送我们的父母离开。
在父母离开的那一刻,相信我们都会有一种感觉:下一个,就轮到我们自己了。
就像是“春夏秋冬”,上一年有春夏秋冬,今年有春夏秋冬,明年也有春夏秋冬。不断循环,不断轮转,不断更替,不断生生不息。
不要抱怨相聚短暂,只是好好珍惜眼前的缘分,足矣。
第二段缘分:告别跟伴侣、子女、过客的缘分。
弘一法师说过,你这辈子所放不下的伴侣、子女、亲人,都只是一场梦。
只要是梦,就肯定有醒来的那一天。醒来的那一刻,我们就会发现,一切都空空如也,一切都物是人非,消失不见了。
伴侣,只能陪伴我们一程,而无法陪伴我们走到最后。要么中途离婚,哪怕中途不离婚,也总有一个人会先离开。
子女,只能陪伴我们一程,而无法陪伴我们走到最后。我们目送着父母离开,子女目送着我们离开。由此形成了一个闭环。
至于其他的过客,更是擦肩而过,一下子就消失不见了。比如我们的同窗、同事、客户、合作伙伴、朋友、知己等等。
就像是坐火车,这一站上来了这些人,到了下一站,这些人都下车了。
不仅他们会到站下车,就连我们自己,也会到站下车。正因如此,所以每个人,都只是其他人眼中的匆匆过客。
第三段缘分:告别跟自己的缘分。
《水浒传》的鲁智深,在写下“今日方知我是我”之后,就圆寂了。
何谓“今日方知我是我”呢?说得肤浅一点,就是认清楚了自己。说得深刻一点,就是跟自己握手言和,跟这个世界握手言和,然后斩断了今生今世的缘分。
这个时候,肯定有人会说,我不想斩断,也不想离开,难道就做不到吗?
很遗憾地说,做不到。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你的本意,但你还是降生了;离开这个世界,也不是你的本意,但你还是离开了。
来,是因为不得不来;走,是因为不得不走。所有的“不得不”,都阐述了一个道理:人在尘世,身不由己。
历史上的大人物,比如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也不想离开,但他们还是需要跟自己告别,跟这个世界告别,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不必为此感觉到悲凉,因为告别跟自己的缘分,这是“人生九九八十一难”中的最后一关。超脱尘世,莫过于此。
写到最后
一年,可见春夏秋冬;十年,可见物是人非;
五十年,可见人间轮转;一百年,可见沧桑变幻;
一千年,可见万物更替;一万年,可见斗转星移。
身为凡人的我们,最多百年寿元,能够亲眼目睹人间轮转、沧桑变幻,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这一场人间轮转、沧桑变幻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缘分。
一开始,缘起,跟这些缘分相遇;到最后,缘灭,跟这些缘分挥手告别。相遇,是不得不相遇;告别,是不得不告别。你我皆身在局中。
文/舒山有鹿
缘起缘灭,人来人往,莫悲切,看淡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