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丁伟和孔捷都已升任军级干部,然而,资历最高、战功最大的李云龙,却反倒只是师长,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李云龙是《亮剑》中独立团团长,和新一团团长丁伟、新二团团长孔捷同为晋西北抗日名将,而且相互之间配合相当默契,因而三人被称为晋西北铁三角。
在铁三角中,李云龙无疑是资历最高、战功最大的。论资历,李云龙比丁伟和孔捷入伍时间都早,按李云龙的说法,丁伟入伍的时候,他已经是入伍十个月的老兵;孔捷背汉阳造的时候,他已经背上了快慢机,孔捷和他比就是个新兵蛋子。
论战功,不要说孔捷和丁伟难以望其项背,即使整个晋西北,也少有人能与他的战绩相提并论。他曾硬抗坂田联队,击毙联队长坂田信哲;又曾伏击日军军官团,击败少将以下军官一百多人;平安城一战,击毙山本一木,解放平安城,更是让他名声大振。
但令人奇怪的是,尽管资历和战功都明显高于丁伟和孔捷,但解放战争时期,他的职务却不如两人。
丁伟早在解放战争爆发不久,就已经升任纵队司令员。纵队是军级编制,所以,丁伟当时相当于军级干部。顺便说句,按这一资历,其实丁伟可以授上将,因为在开国上将中,有相当部分担任过纵队司令员。
孔捷在解放战争时期也被调入四野,有没有担任过纵队司令员不得而知,但是,他后来率领一个军跟随大部队南下,可见他也已成为军级干部。
反观李云龙,解放战争时期他的职务是个华野二师师长。与丁伟和孔捷相比,差的不仅是一个等级,手下的人马也比两人少几万。
说到这里,大家想必很好奇,解放战争时期,为何晋西北铁三角唯独李云龙只是师长?
上级只让李云龙当师长,而没有让他和丁伟、孔捷一样成为一军之长,其实是个非常明智的选择。
孔捷为什么能当军长?他指挥作战的能力虽然不如李云龙,但颇有大将之风。他为人包容大度,善于倾听各方意见,而且能够择善而从,这是一个高级指挥员必备的宝贵素质,加上他本身军事水平也很高,故而上级会提拔他为军长。
丁伟又为什么能当军长?论指挥作战的能力,丁伟也稍逊一筹,但他的战略水平非常高,甚至已经达到元帅的境界。而军长作为高级指挥员,并不需要过于注重单纯的战术指挥,而更多的是领悟和执行上级的战略方针,从这点上看,丁伟显然完全能够胜任,故而他也能当军长。
反观李云龙,论格局,他带兵作风强势,独断专行,一贯不喜欢倾听他人意见;论战略水平,他担任二师师长后,还带着警卫连深入敌阵,把自己当作敢死队长,显然是摆不清地位,与丁伟的战略水平存在明显差距。
试想,这样的李云龙,上级敢把一个几万人的军交给他指挥吗?诚然,李云龙也会进步,让他适应军长的身份后,他未必不能胜任,后来不也担任了代理军长,但那是和平年代,战争年代上级可不敢冒这个险,故而只是让他担任二师师长。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