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的“疫情”再一次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制造”的能力,仅仅耗时6天武汉方舱便落地建成,这就是中国速度!随后各国也开始重视起了本国的制造能力,开始逐步地构建自己的代工厂。
中国成为制造大国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当然了这里面有很多的历史因素,前期国内技术落后,只能通过这种“代工”来发展经济,而其他国家选择中国建立代工厂的最主要因素还是因为国内廉价的劳动力,人员成本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企业最大的支出。
再加上华为事件后,美国科技巨头苹果也想打造完全“去中化”的供应链,但是这谈何容易,中国制造可以说已经享誉全球,甚至有媒体曾经采访过美国普通用户是否用过中国制造的产品,该用户信誓旦旦的表示完全没有用过。
但是当记者向其展示平时用的产品上印着“Made in China”的字样时,该用户彻底震惊了,他并没有想到自己平时用的东西都是“中国制造”,甚至认为这样品质好的产品竟然是中国制造出来了,笔者只想说是他们“坐井观天”了。
苹果的“去中化”计划进行得可以说并不顺利,前期将欧菲光移出供应链之后,苹果的产能直接受到了影响,当然了欧菲光更不好过,毕竟欧菲光最大的客户就是为苹果代工,如今被苹果踢开后,最大的收入来源断了,公司一度陷入破产!
近日,苹果公司官宣了最新的供应商名单,有7家中国企业获得邀请进入其供应链产线当中,这7家中企有浙江水晶光电、干德电子、达鸣控股、北京中科三环、江苏康瑞成型技术、包头英斯特稀磁新材料、闻泰科技,从这份名单中可以看出苹果公司的“去中化”计划完全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闻泰科技作为大陆ODM龙头企业能够进入苹果供应链,已经足以说明苹果扶植大陆代工厂的策略其实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欧菲光的遭遇应该能够警醒到国内这些代工企业,那就是完全的“依赖苹果代工”存在着巨大的经营风险。
正如央妈提醒中国企业应该进行多元化的布局,减少对于苹果的过度依赖,更应该重视自主科技的研发,掌握核心关键技术,这样才能使企业获得长久的发展。所以鉴于欧菲光企业的遭遇,希望这些进入到苹果供应链的厂商切勿忘记央妈提醒,牢记经营多元化,努力发展自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