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先锋谷影视娱评
编辑|先锋谷影视娱评
曾经,全红婵在跳水赛场上犹如横空出世的超级新星。
东京奥运会上,她的“水花消失术”让全球观众为之惊叹。
巴黎奥运会上,她再度斩获单人10米跳台金牌,实现卫冕。
可如今,2025 年的跳水世界杯赛场,这位昔日霸主却连续两站输给了劲敌陈芋汐。
从无人能敌到接连失利,这巨大的反差背后究竟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
教练陈若琳的一番话,道出了实情。
两次奥运会击败陈芋汐
在“既生瑜何生亮”的竞技宿命里,到底藏着多少壮志未酬的遗憾?
10米跳台之上,全红婵与陈芋汐,既是携手并肩的队友,又是狭路相逢的劲敌。
双人跳台,她们默契无间,共逐荣耀。
单人赛场,两人却要冷酷竞争,唯有一人能登顶。
这也就意味着必须要“踩”着对方的梦想往前走了。
两人在大型赛事上的首次交锋,还要从2020年全国跳水冠军赛暨东京奥运会选拔赛说起。
全红婵在第一跳时,解说员还称“以前没见过这位选手”。
可随着她一次次稳定入水,解说词就立马变成了“可能是今天杀出来的一匹黑马”。
最后更是变成了“没有任何悬念以超第二名28分的成绩夺冠”。
陈芋汐则是当场比赛的第三名。
这就是用实力说话。
全红婵也借此拿到了国家跳水队的“入场券”。
这也意味着在本来就激烈的10米跳台上,更加“硝烟弥漫”了。
值得一提的是,东京奥运会的延期,反倒给了全红婵机会。
她也的确凭借着优异的成绩得到了10米单人跳台的资格。
陈芋汐也成功入围。
而满心期待在奥运舞台绽放光芒的张家齐,却遗憾无缘单人比赛。
而对于全红婵与陈芋汐来说,更大的残酷还在后面。
其实,不只是陈芋汐本人,还有不少关注跳水的观众都说过。
她是在最强的时候,遭遇了更强的对手。
一直以来,450分对女运动员来说都是一个“坎”。
可全红婵却在东京的赛场上拿到了466.20的分数,超第二名40.8分。
陈芋汐都不禁感叹:“这个成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这次的失利后,她也没有气馁,而是将目标放到了巴黎奥运会上。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的柏林世界杯后,她离大满贯仅差一枚奥运会金牌。
2024 年,两人再次站在 10 米跳台上。
双人项目,她们默契依旧,断层式夺冠,现场氛围极好。
可几天后的单人决赛,剧情反转。
全红婵以 425.60 分力压陈芋汐的 420.70 分。
再度摘银的陈芋汐哭成了泪人,全红婵则赶紧上前安慰。
领奖时,冠军也是满眼心疼看着亚军。
本该庆祝的时刻,这位 17 岁的小姑娘却笑不出来,那场面,让不少粉丝直呼心疼。
接连两站世界杯负于陈芋汐
巴黎之后,国乒队的各位成员忙得跟陀螺一样。
他们积极投身于2024年亚锦赛、2025年亚洲杯以及WTT的各项比赛中。
反倒是跳水、游泳等项目的运动员,在一段时间里享受着难得的调整。
一时间,不少粉丝都没有比赛看,也不能见证全红婵等人在赛场上的英姿。
终于在2025年4月,跳水队出征了世界杯。
这次比赛是全红婵时隔8个月后再次在大型赛事上的亮相、也是她成年后的首秀。
观众对这次比赛的期待值也是拉满了。
在4月4日举办的瓜达哈拉站预赛中,她以第一的成绩成功晋级。
陈芋汐也紧跟其后,强势排在第二位。
两人的成绩也与其他选手拉开了一大段距离。
对此,观众也都习惯了。
毫不夸张地说,只要她俩参赛,10 米单人跳台的铜牌基本成了其他选手的 “标配”。
与此同时,冠亚之争越发激烈了。
虽说陈芋汐两次奥运会都输给了全红婵。
她也一直都在肯定对方将女台标准线拉到430分的事迹。
然而,有这样一位强劲的对手,对她来说也是一种激励。
她也说过没有全红婵,她达不到那样高的水平。
与此同时,从全红婵的角度看,陈芋汐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连她自己都说巴黎前输得太多了。
而赢她的,多是陈芋汐。
这次的两站世界杯也是如此。
谁也没有想到,陈芋汐能顶住压力,在决赛环节完成反超,收获冠军。
全红婵则屈居第二。
赛后的采访中,她也明确表示了这样的结果在意料之中。
这样看,她也是很平静地面对了这次的失利。
而且,不管是采访还是颁奖环节,她都一直笑嘻嘻地。
赛后,她还分享了18宫格的照片,心态超稳。
刚刚结束的世界杯温莎站的比赛中,又上演了全红婵预赛第一,陈芋汐决赛第一的故事。
颁奖时,全红婵积极与观众互动,给陈芋汐鼓掌。
采访时,她一脸轻松,还分享喜欢用王楚钦表情包的趣事、
社交平台也再次晒出 18 宫格照片。
两次失利后如此乐观,粉丝们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
可大家还是好奇,蝉联奥运金牌的全红婵,为啥接连输给陈芋汐呢?
陈若琳道出失误真相
其实,一直以来不管是出征世界杯前的采访,还是赛后的采访。
全红婵一直都没有回避这样的问题。
她一直都有提到自己体重增加,动作变形的问题。
这就是常提到的生长发育期。
她的主管教练陈若琳对此也有自己的见解。
她是中国首位实现单人和双人项目大满贯的女选手。
24岁时已经收获了5枚奥运金牌。
还是蝉联两届奥运会的女子单人10米跳台的选手。
可辉煌的背后,总有些不为人知的辛苦。
现如今全红婵遭遇发育期困境,她统统都尝过,她也比谁都清楚这样的痛苦。
2021年年底,两人的师徒情谊正式结下了。
陈若琳清楚徒弟已经是奥运冠军了。
所以,在压力和外界的诱惑等方面,她都会比较注重和全红婵聊。
并且,从时间线上看,此时全红婵已经步入了发育期。
整个巴奥周期,她的身高增加了7厘米,体重也增加了7公斤。
这还只是入水前的,入水后,身体也会先碰到水,并且状态也不稳定。
陈若琳用身上像绑了沙袋来形容这种变化。
全红婵则用“身上有很多蚂蚁在爬”来形容摔了之后的感觉。
即便在这样的困境下,全红婵依然在巴黎成功卫冕。
这些,陈若琳都看在眼里。
一直以来,她都在思考如何在运动员状态不好时给予帮助。
也相信两人能共同克服发育难关。
更别说,在陈若琳的心中,全红婵既有天赋又肯努力。
她也一直都对徒弟充满信心!
结语
全红婵从初出茅庐便惊艳世界,到如今面临成长发育带来的困境,在赛场上遭遇挫折。
但她始终积极乐观,坦然面对体重增加、动作变形等问题。
陈若琳教练凭借自身丰富的经验,全力帮助她克服困难。
低谷,从来都是触底反弹的跳板。
而中国跳水的传奇,永远写在水花消失的下一瞬。
部分参考资料:
《环球人物》|陈若琳全红婵走的每一步她都经历过 20250413
《四川观察》|陈若琳回应全红婵生长发育期 20250413
《央视体育》|全红婵陈芋汐良性竞争 2025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