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雨欲来风满楼。
美国中期选举临近,为助力民主党,乌军准备发动一场大规模反攻的迹象相当明显。只是,让人好奇的是,乌军这次将主攻方向放在哪里。
随着俄军动员兵陆续参战,俄方似乎不太纠结乌军的主攻方向。乌军完全有可能同时在几个方向发动主攻,无论乌军在哪里得手,对俄军来说都是莫大的打击,且反攻艰难。俄罗斯需要的,是对新“公投入俄”的四个州都保持高度重视。
为此,俄总统普京宣布,卢甘斯克、顿涅茨克、扎波罗热、赫尔松这四个地区进入战时状态,在该地区实施戒严,同时建立领土防御总部。
对于俄罗斯的这一动态,基辅当局似乎有些不屑。当地时间19日,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顾问波多利亚克指出,俄乌处于全面战争状态已有8个月之久,对乌方而言,俄罗斯所谓的“战时状态”没有意义。
乌官员的评价也不算错误,所谓的战时状态,无非是交通、人员管制极为严格、人员和财产及时迁移以及中止国际组织的活动这类动作,对于“提升俄军战力、加强对乌军的威胁”确实没有作用。
但是,俄方这些动作表明,俄罗斯已经认识到,这场战争的烈度还将继续升级。俄罗斯不能再一厢情愿下去,务必做好应有的准备工作,以便俄军在接下来的大战中放开手脚。
在被认为将是大战重心的赫尔松地区,俄方早就开始疏散群众。与此同时,俄罗斯甚至打算在俄乌边境地区也进行居民疏散工作。普京19日下令,俄罗斯与乌克兰、新联邦主体接壤的边境地区居民将转移到安全区域。
俄乌开战之前,俄媒就一直宣称,乌军主动打击俄本土。开战之后,乌军对俄本土的打击力度也在不断升级,莫斯科不能再无动于衷下去。
俄罗斯目前的处境并不乐观,乌军仍然具有兵力优势,欧盟国家正在帮忙训练乌军士兵,西方站定援乌立场,依然在源源不绝地对乌提供支援,并不断升级对乌克兰供应的武器。
然而,俄罗斯需要保持克制,不能打个乌克兰就使出核武器,且与此同时,俄罗斯的动员兵投入并不多。乌方似乎有意抓住时机,利用优势兵力再打几场漂亮的反击战。
乌军希望在短期打出漂亮的战果,但俄罗斯却改变心态,不打算跟着乌军的节奏走。
新上任的俄军对乌行动总指挥苏罗维金表示,俄军已经调整战略,不追求快速推进,而是有条不紊地碾压敌人。应该说,苏罗维金选择的战略最适合当前的俄军。
俄军要是想打闪电战,那需求投入碾压敌人的资源,但毫无疑问,俄罗斯做不到。俄军手握有限的兵力,只能选择稳扎稳打,在局部制造优势发动进攻,一点点啃下乌军的据点,同时发挥防御优势,用积极防御的方式挫败乌军的攻势,尽可能消耗乌军的有生力量。
事实上,在苏罗维金上任后,俄军确实是采用这番打法。在顿涅茨克方向,俄方联军稳步推进,而在赫尔松这一焦点地区,按照俄方的说法,俄军击退了乌军“进犯”赫尔松的所有攻击。苏罗维金18日甚至宣称,乌军每天的损失为600到1000人。俄方的数字可能有夸大嫌疑,但乌军作为进攻方,伤亡较大也是合情合理。
但是,苏罗维金也释放出对俄军不妙的信号。乌军的进攻确实也给俄军造成不小的压力,苏罗维金不得不承认,在赫尔松地区俄军局势艰难,不排除会作出“艰难的决定”。苏罗维金发出警告,基辅当局很可能在赫尔松使用被禁止的战争手段。近几日来,俄媒也是忧心忡忡,担心乌军爆破卡霍夫卡水电站。
一旦卡霍夫卡水电站被摧毁,第聂伯河右岸的俄军只怕将被切断与左岸的联系,成为孤立之师,最终等待他们的命运是被乌军歼灭。俄乌开战至今,乌军还没打过一场像样的歼灭战,乌军面对这一诱惑颇具热情。
苏罗维金的指挥相当务实,面对这一风险,俄军很可能将右岸的俄军主动撤出。苏罗维金强调不寻求快速推进,或也是在暗示撤退的可能。当然,赫尔松之战走向如何,还需继续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