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叔是村子里的老手,一年四季,他家的院子里总是郁郁葱葱、硕果累累。
而他的邻居小李,每年却总是苦着脸,无论怎么精心照料,那些蔬菜和作物就是不见有个好收成。
王大叔一次聊天中透露出经验:“你一定要知道怎么浇水和施肥,不然种啥都白搭。
”很多人也许觉得种地只是个体力活,但其实,里面的门道可不少。
根据蔬菜类型和品种选择施肥你种叶类蔬菜还用的是通用肥料?
那可不行!
叶类蔬菜喜欢氮素肥料,比如菠菜、生菜,无论是底肥还是追肥,都要以氮肥为主,再适量搭配磷钾肥,才能让蔬菜茂盛生长。
而豆类作物则是喜欢磷钾肥,比如黄豆、豌豆,它们也对钼肥特别感兴趣。
施肥的时候要增施磷钾肥,叶面补施一点硼钼肥,结荚就会更多。
卷心菜、大白菜、萝卜这些作物不能缺硼肥,叶面补施硼肥,产量也会大大增加。
如果你种红薯、马铃薯、白菜,可要记住忌用含氯肥料,反之还会影响它们正常生长。
而且像大葱、大蒜这样喜欢根茎发达的作物,要避免使用含钼的肥料。
所以,施肥前一定要根据不同作物的特点选择适合的肥料。
根据作物长势调整施肥策略作物长势一好,很多人认为肥料就是多多益善。
其实不然。
你要看作物的长势来调节施肥。
如果作物的枝叶长得非常茂盛,但就是不开花或者结果少,这表示氮肥过多,磷钾肥不足,需要马上控制氮肥,加大磷钾肥的施用。
如果作物枝叶长势缓慢而瘦弱,则说明是缺氮,要赶紧追施高氮肥料。
要是看到果实出现开裂、脐腐病,大白菜干烧心,这些都是缺钙的现象,需要及时补充钙肥。
同时,如果作物长时间不见生长,一晒太阳就发蔫,根系肯定是发育不好,应增加生根肥料或生物菌肥。
如果叶片乌黑发卷,很可能是肥害或者药害,需要停止施肥,大水浇灌并补充有益菌。
在不同生长期施肥的技巧如果是作物的苗期,养分需求是很少的,这时候施肥要讲究薄肥勤施,不可大量施肥,以免烧根和出现僵苗。
在开花结果期,需求量大,但要注意在开花前和结果后分次追施,盛花期则不宜大量施肥,以免影响开花授粉和结果。
到生长中后期,肥料供应要跟得上,根部多施氮磷钾,叶面多补微量元素,以防枝叶早衰,保持作物旺盛生长。
如何根据天气条件调整浇水时间浇水也是个大学问,绝对不能随心所欲。
夏季温度高,正午不宜浇水,因为那样容易伤到根系。
最好的时候是早晚。
秋季温度高,病虫害多,傍晚浇水容易发生病虫害,最好选择早上或上午。
给蔬菜浇水要遵循冬春中午浇、夏秋早晨和上午浇的原则。
因为冬春季节地温低,早晚浇水温度会更低,影响根系发育。
夏秋季节中午到傍晚温度高,突然浇水会使地温急剧下降,降低根系吸收能力。
观察长势选择合适的浇水方法浇水不能盲目,一定要看长势。
定苗和移栽后的缓苗期要少浇水,这样才能蹲苗,让根系扎实,秧苗变得粗壮。
像豆角、辣椒、西红柿等作物在盛花期要少浇水,不然容易让土壤板结,还会导致落花落果。
不过结果后的需水量多,需要及时浇水。
有病害的秧苗不可多浇水,否则会让病害加重。
以上这些浇水和施肥的技巧,都是种植中的一些基本方法,更是必须要掌握的种植技能,是农业种植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总结来说,不管种植什么样的作物,水和肥的管理是非常关键的。
正如王大叔所说,浇水和施肥其实是一门艺术,一门科学。
掌握这些技巧,你就能像王大叔一样,种出郁郁葱葱的好作物。
而这不仅仅是技巧,也是心思的付出和对土地的热爱。
如果你把心思用在了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上,自然就会看到它们回报给你的丰收果实。
至于那些茂盛的作物,它们不仅是劳动成果的体现,更是生活的一部分,是我们与自然之间最直接、最亲密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