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在贵州丹寨第一次见到杨世贵老人时,他身着蓝色工装、额头上纵横的皱纹略显憔悴,手上也满满都是油渍和老茧,旁边还有一只大鹅。
杨世贵就这样,拿着3000块的月薪,靠喝酒壮胆,和大鹅作伴,守护了这片深山矿区足足34年。
当记者问起他为何如此执着时?
他的回答却让所有人泪目......
昔日"中国汞都"的辉煌"这里曾经是全国重要的汞矿之一,我从小就生活在这里。"
杨老人指着周围残破的建筑陷入回忆。
从上世纪50年代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开办起步,到20世纪60、70年代的全盛时期,这座被誉为"中国汞都"的丹寨金汞矿曾是国家重要的外汇创汇大户,矿工及家属曾多达两万余人。
当时的矿区里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有医院、学校、商场等配套设施,是一座独立的小城市。
技术人员和工人住在优质的矿区房舍里,日子过得有声有色。
"那时候的生活质量很不错,我们完全不用为温饱操心。"杨老人回忆说。
矿区管理也十分严格有序,专业队伍精锐,各司其职。
开采作业时,专家们严格控制通风、排矿等关键环节,确保矿井安全高效运转。
一次次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采矿新纪录。
每当国家重大工程或重点科研项目需要大量的汞原料时,丹寨金汞矿总能第一时间回应,迅速供应。
这座偏远小镇靠着人们的勤劳和智慧,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和重要的战略资源。
在全国也享有盛誉,被誉为"中国汞都"。
那一度是这座小镇最骄傲的时刻,也是矿工们最自豪的记忆。
矿区衰落 大伙离散可惜好景不长,随着资源逐渐枯竭,2001年丹寨金汞矿被迫关闭大门,终止了近50年的辉煌历史。
"当时就剩我这最后一批工人了。"杨老说着说着,语气里隐含着一丝伤感和不舍。
矿区的衰落对当地经济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曾经繁华的小镇逐渐没落,大部分矿工和居民为了生计只能背井离乡,进城或到外地务工谋生。
一时间,昔日热火朝天的矿区变得萧条凄凉。
杨老的妻子刘阿莲也在此时离开了他,将年幼的儿子杨小丁留在丈夫身边。
"她是去城里找个好点的活计,好让小丁读个书。"杨老解释道,但话语里难掩惆怅。
一家家人相继离去后,杨老选择了独自留守。
他对这片土地怀有一种说不清的眷恋,舍不得就这样彻底抛下它。
"这里有我太多太多的回忆啊。"他摸着那些残破的旧屋几许自语。
独守故土 望重焕生机"她本来说要带孩子走,在这儿一辈子没出息。"回忆起当年的分居与离婚,杨老流露出一脸无奈。
最终儿子杨小丁被送到爷爷奶奶家生活,杨老独自一人守着这片曾经热闹的矿区。
日子并不好过,生活简陋拮据。
但他始终没有离开,执着地守护着这片熟悉的土地。
"这里生根一辈子了,哪也去不了。"杨老常这样说。
为了养家糊口,他曾一度外出到城里打临时工,可由于年老体衰、经验有限,很快就失去了那份糊口的工作。
幸运的是,矿区的老领导看到了他这个"矿区留守者"的处境,于是同情地让杨老担任起了矿区的看守员。
虽然只是一份微薄的工作,但对杨老来说却是生活的支柱。
从此,他成了这个曾经繁华"中国汞都"的守护者。
每天一遍遍巡视着那些荒芜的矿井、老旧的房舍,细数着这片土地上铭刻的岁月印记。
虽然现在已是一片死寂,但他依旧能感受到昔日矿区的阵阵回响。
狗伴鹅友 等待重生的希望一个人在这遍布断垣残壁的矿区生活,实在太过寂寞孤独。
为了打发长年累月的寂寞,杨老便养了一只忠实的狗和一只憨憨的鹅作伴。
它们成了他生活中的重要伙伴,每天和他一起穿梭在被野草重新覆盖的厂房与道路间漫步,欢快的模样偶尔也能给这片凄凉的土地带来一缕生气。
傍晚时分,当夕阳的余晖逐渐隐没,只有杨老那间简陋的宿舍里一盏昏黄的灯光,在黑暗中孤独地闪烁。
狗儿和鹅儿便会陪伴在他身边,用它们朴实无华的存在渡过漫漫长夜。
"当年大伙可都想来这矿上工作呢,现在连坟场都没几个人光顾了。"杨老自嘲着,但目光却投向了远方。
维系着他二十余年的顽强坚守,正是内心那份对这片土地的眷恋,以及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矿区重焕生机的期盼。
尽管现在这里只剩下满目疮痍,但杨老始终相信,只要他足够地等待和守护,总有一天这座曾经的"中国汞都"定能再现往日的辉煌。
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捍卫这片土地,直到有人能真正重视和珍惜它的价值。
夜幕笼罩下来,杨老独自端坐在矿区深处。
身边是那忠实的狗儿和憨态可掬的鹅伴,而遥远的天边有淡淡的灯火在闪烁,仿佛在对他-这个固守阵地的孤独卫士-永恒地致以温暖的希望。
遗产保护 老人讲解旧事如今,杨老多年来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经过当地政府多年的保护维修,当年那些苏式风情浓郁的矿区建筑群将被重新打造,作为工业遗产旅游景点对外开放。
杨老也被特聘为景区的讲解员,向前来参观的游客娓娓道来这座曾经的"中国汞都"的兴衰历程。
"孩子们,谁不希望自己的生活有出息呢?可我一辈子就扎根在这儿了,能把这段历史讲给你们听,也算是对得起祖上留给我的这片土地。"杨老笑着对游客们说。
他那略显苍老却透着豁达的神情,让人深深折服于这个普通老人对家园的那份执着。
杨老为游客们详细讲解着当年矿区的盛况:上世纪60年代,这里曾因丰富的汞资源而吸引了大批留学归国的专家来这里工作,被誉为"小香港"。
那时的矿区像个小城镇,有学校、医院、俱乐部,就连电影院也有…… 一砖一瓦,都凝聚着无数矿工的心血与汗水。
可好景不长,80年代后期,在资源逐渐枯竭、汞矿开采日趋没落的大环境下,这座小镇也渐渐没落。
年轻人纷纷离开,只留下像杨老这样的老人独自在此坚守。
如今通过政府的保护重现,这里将永载光辉岁月的记忆。
在这个时代,确实很少有人像杨老这般执着地守护一方土地、一段记忆。
但正是他们这些普通人的顽强不渝,才换来了这座小城的"重生"。
杨老的故事也将随着这处工业遗产被更多人所知晓和缅怀。
普通人的坚韧 足以战胜逆境离开时,我远远望去,只见杨老的身影静静地立在那片满目疮痍的矿区遗址中,和那只忠实的白狗一起凝视着天边渐暗的晚霞。
一代人的青春岁月就这样凝固在这矿区的每一个角落里,只为了祖祖辈辈生根发芽的这方热土。
走过那些曾经热火朝天的工厂大门,走过那些布满砖瓦碎屑的小径,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杨老讲述的一幕幕往事:
当年的矿工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建起一座座楼房工棚;
如何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与恒心,开掘出这里隐藏的丰富矿藏……
一代人的奋斗就这样化作眼前的断垣残壁,但他们的精神力量却永远镌刻在这片土地之上。
正是普通人对家园的那份执着和坚韧,才换来这方矿区曾经的辉煌;
也正是像杨老这样坚守岗位的普通人,才能让这份记忆与精神传承永不磨灭。
结语离开时,记者的内心久久难以平静。
一个普通人的坚韧与毅力足以战胜生活的重重逆境,这才是杨世贵给我们最大的启示。
不论身处何种环境,只要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执著,每个普通人都能超越自我、铸就非凡。
在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往往会被浮躁的生活节奏所裹挟,而忽视了生活本源的意义。
杨老用他爷爷辈的坚持提醒我们,最宝贵的力量就蕴藏在每个普通人的内心深处,只要我们愿意以朴实纯粹的心怀紧紧守护内心的家园与信念,就终将能穿过荆棘,抵达理想的彼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