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2023年的结婚率是多少吗?根据官方统计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三季度全国共有544.5万对新人办理结婚登记,由此趋势看来,全年预估只会有不到700万对新人结婚,比2023年的764万对还要少10%左右,2023年的结婚率为5.22%。
民政部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结婚登记数据为813.1万对,这是继2023年跌破1000万对大关后,再次跌破900万大关,这也是2003年以来的新低,仅为最高峰2013年的60%.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不愿意结婚了呢?其中的原因很多,比如经济压力、生活方式、心理问题等,缺乏长期的稳定关系,也许是根本原因。
结婚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其中牵扯到双方父母的协商,婚纱照、婚礼场地、摄影师、跟妆等等,还有各种地方的习俗等,让年轻人想一想就头大。当然,不少地方高额的彩礼就直接劝退了大多数想结婚的年轻人,所以说国家最近对彩礼的攀比风气严厉打击。
随着结婚率的降低,新生儿的出生率也就跟着急速下降。2023年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人口数据,2022年人口净增长为负85万人,也就是死亡人数超过了出生人数85万。
早在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就预测,人口将在2030年进入负增长,之后,又调整为2027年。
如今,这个时间又提前了5年。
可以说,当下我国的人口警报已经拉响,到了不得不出台相关干预措施的时候了。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以前一位教授关于催生话题的言论吗?有厦门教授提议对不生育的家庭进行惩罚。这种观点引起了争议,年轻人为何不愿意多生育的问题,是否只是因为生活压力,还是背后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为了理解这一现象,不妨来看一些数据:
2021年,中国净增人口48万,全年出生1062万,出生率为7.5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34‰,今年或迎来人口首次负增长。这些数据创下了1962年以来的历史新低,显示出中国人口和出生率的断崖式下跌。
在这背后,2020年我国人口出生率首次跌破10‰,为8.52‰,人口自然增长为1.45‰;2018年净增人口为530万,2019年为467万,而2020年仅为204万;2021年更是净增人口48万。这几年来,我国人口出生数据大幅下跌,几乎可以说是断崖式下跌。
那么,为什么大家都不愿意生孩子了?有人总结了几个原因:
大都市生活节奏太快,年轻人被高房价压得只能拼命工作,每天根本就没有时间考虑生孩子的事情。
女性的独立意识觉醒,成为社会的精英,为了更好的生活和更多的话语权,努力工作挣钱,甚至为了在婚前有钱买房,结婚后有一个安身之所。
孩子的养育成本太高,教育费用是一个巨大的负担,让很多父母望而却步。对此,11日,来自任泽平等多位专家的联合发文再次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文章中呼吁大力发放生育补贴,以期提振生育率、促进家庭成长,并借此推动内需扩大。据初步计算,预计需要1-3万亿左右的补贴。
专家们认为,当前最值得投资的是孩子,目前基建投资趋于饱和、制造业产能过剩、房地产供给总量平衡、教育出现过度竞争,但是在孩子数量上的投资是不够的。按照平均每孩每月补贴1500元计算,即平均每孩每年补贴1.8万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之前下发文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其中提到了住房政策支持,主要包括:
公租房分配倾斜;
有条件的城市可给予适当提高住房公积金贷款额度;
各地可结合实际,进一步研究制定根据养育未成年子女负担情况实施差异化租赁和购买房屋的优惠政策。
在这三条利好政策的加持下,父母们的经济压力有望相对减轻。虽然这些措施帮助有限,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父母的经济负担。
其实回过头我们想一想,人口红利的消失,也正是我们思考如何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想一想如何提高年轻人生活的幸福感,或许是催生最有效的方法。
不让专业人干专业事,此事无解。